书城文学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7483200000093

第93章 倾国倾城的传奇艳冠群芳的闺秀

黛玉之死,则是理想的幻灭宝钗成婚,则是现实的遗憾黛玉是虚玉(灵代玉)象征着虚宝钗的金锁是实物,象征着传统幻,是浪漫精神恋爱现实、事实婚姻黛玉没有宝钗宽容,却拥有自己宝钗天姿聪慧,却不掐尖要强的真诚容貌端丽,却不扮媚邀宠没有袭人的贤淑,却拥有自己的博学多才,却不人前卖弄纯情家资富豪,却不夸财比富没有熙凤的精干,却拥有自己的灵性

不会像宝钗那样刻意朴素,朴素过分未免不解风情,圆润太也不会像凤姐那样满身珠翠,透甚;难脱藏奸之嫌。物极必反,过分着俗气完美反而会走到完美的反面。人人敬也没有宝钗深沉老练和湘云情窦他却无人真正懂得她。作者日日写宝未开不解风情钗美艳黛玉不及,又暗写黛玉风韵胜过宝钗,明褒于贬,褒贬相得,要骗读者上当,又怕读者上当。

她从第一眼就爱上宝玉,一生中宝钗一直为婚姻而努力,却从不没有一分钟摇摆,爱便是爱,不是他为爱情而努力,当她用尽全力终于靠的背景,他的前途,从无要求,劝近他的时候,他却把自己的心放在离诫。一起葬花看西厢,而不是像宝姐她最远的地方。

姐的教导两百年来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已敏探春、勇晴雯、俏平儿、烈金经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国人心目钊、呆香菱、中第一位美女形象。更成为中国男人贤袭人、慧紫鹃、酸凤姐、时宝心目中千古第一情人。病态、任性、钗、痴颦儿绝世才情和美貌。但完整是暂时的,残缺是永恒的,人永远在残缺中追求完整,但人心的渴求是无止境的。

(本文获全国中青年论文赛二等奖)

《红楼梦》中的“东风”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风”“东风”意象

《庄子·齐物论》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楚辞·招魂》中就有“光风转蕙”的描写。南唐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更是人们熟知的写景名句。《全唐诗》中共有386首运用到“东风”这个意象。

风有自然之东风和象征权贵之东风。“风”这一意象也往往具有显示季节特征的作用。风可以带来盎然的春意:“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风也可以营造萧瑟的秋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古人还把四季与四方相配,《礼记·乡饮酒义》说:“东方者春”,“南方者夏”,“西方者秋”,“北方者冬”,因此,描写不同方向的风可以暗示不同的季节。“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是说春天又到了。“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则表示春天即将过去。“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东风”与“秋”相对,显而易见指代的是“春”。“相送难相别,南风入夏初”(姚合《送右司薛员外赴处州》),“南风”正是“夏初”的特征之一。宋人晏殊词曰:“昨夜西风凋碧树”(《蝶恋花》),汪中诗云:“落叶西风独掩门”(《白门感旧》),能够“凋碧树”使之“落叶”的“西风”不言而喻当然就是指秋风。“北风其凉,雨雪其芳”(《诗·邶风·北风》)只能是严冬才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