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7483200000014

第14章 豪华卧室

《红楼梦》中最豪华的卧室是秦可卿的卧室。宝玉随贾母到宁府赏梅花,引出秦可卿的出场。因宝玉倦怠,可卿领其睡午觉,开始将其领进一间内室,宝玉见到室内贴有劝人向学的《燃藜图》,挂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教人了解世事人情的对联,先是“有些不快”,进而急着离开。这非常符合宝玉不愿接受世俗教育的叛逆性格,以他的“混世”性格,是不可能喜欢这样的环境的。这首先就从反面印证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之大,否则,宝玉是不会如此讨厌这样的环境的。

待宝玉进入可卿的卧室,见到的是“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可卿又为宝玉“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室内墙上挂着反映杨贵妃春睡的《海棠春睡图》,以及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嫩寒镇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这里如此细致的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分别是:武则天、赵飞燕、杨贵妃、西施和红娘。不论当今如何评价这几位人物,但从本质上讲,她们都是与“淫乱”有关的人物,更何况安禄山与杨贵妃的故事本身就包含着暧昧之意。无论是画作还是对联,无不蕴含着令男子心旌摇动的寓意,更何况对于宝玉这样的年轻男子,这一切对他的心灵的影响和诱惑可想而知。细数一下,这九样东西每一样都好像来历不小,我找了一些资料,从这几件东西的来历足见作者的苦心。

第一件:唐伯虎《海棠春睡图》。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又是一段帝王家的风流韵事。后经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典故,丰富了想象,就画了一幅这样的《海棠春睡图》。“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写这一物,是为了暗示可卿品性。

第二件:秦太虚写的对联。

秦可卿房中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就是秦观,《宋史·秦观传》:“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关于这对联是不是他写的无从考证,在秦观传世的作品中也未见此联,很有可能是作者的“杜撰”。我想其用意是暗指秦可卿乃太虚幻境中人物,所以借用“秦太虚”三字。

第三件: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

“镜殿青春秘戏多,玉肌相照影相摹。”君王多淫溢,喜欢用镜子来装饰内殿,闻说隋炀帝曾造了一个宫殿,里面十步一镜,也是为了秘戏之用。又据:

唐“高宗时,武后作镜殿,四壁皆安镜,为白昼秘戏之须。镜槛当是镜殿中栏槛耳”。此处用此一典,则秦可卿之品性亦可得知。

第四件: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

《汉成帝内传》曰:“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汉成帝后宫有赵家飞燕、合德姐妹俩,两人持宠生娇,两个自己不能生育,就容不下成帝和其他女人的孩子,逼着成帝自己弄死和其他妃子的孩子,两人不满成帝体虚而不举,四处求得奇药给成帝吃,最后汉成帝纵欲无度,透支而亡。此处用此一典,也是暗示秦可卿品性。

第五件: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许多野史都记载杨贵妃与安禄山有暧昧关系,但安禄山掷木瓜伤太真乳之事却不知是不是确有其事。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诃子(就是绣有图案的肚兜)”条云:“本自唐明皇杨贵妃作之,以为饰物。贵妃私安禄山,以后颇无礼,因狂悖,指爪伤贵妃胸乳间,遂作诃子之饰以蔽之,事见《唐宋遗史》。

(唐朝之前的肚兜均为一色,不作花样图文的,而杨贵妃作诃子以蔽之,率先用了图案来做修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项发明)”掷木瓜之事大概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又一件皇室风流案。

第六件: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寿昌公主就是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女。《太平御览》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关于这个公主的品性,没有记载,不得而知,但是一个偶然引发了一种时尚,就值得一表。这一物又是皇家之物,可能就是暗示秦可卿的身份来历与众不同。在刘心武《红楼三钗之迷》一书中,就有一说可卿是落难公主,其生父是皇帝政敌,可卿为贾府收留。

第七件: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同昌公主是唐懿宗李誛最疼爱的女儿。《杜阳杂编》载:“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嫁,宅于广化里,赐钱五百万贯,更罄内库珍宝,以实其宅。……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犀簟牙席,龙凤绣连珠帐。续真珠以成也。”可见,懿宗李誛疼爱这个同昌公主到了一种几乎病态的地步,为了同昌公主出嫁,不单选了一个绝世美男,还几乎把大唐王朝的国库翻了个遍,把所有他能看得上眼的东西都送进了同昌公主的新府里。

《太平广记》记录下了这些稀世珍宝中的一小部分。

纹布巾:洁白柔软的手巾,无论怎样用,用多少年,你在它上面都看不到一点脏腻的痕迹。

连珠帐:完全是用滚圆光亮的珍珠串起的帐子。

澄水帛:长约一丈,薄如蝉翼,但是假如将它淋上水再挂起,所有在场的人都会感觉到凉爽舒适,即使三伏夏日、拥挤不堪的场所,人们都能身轻无汗。

瑟瑟幕:轻薄柔软,透明得像空气一样,透过阳光,可以看见它上面有青绿色的纹路。但是即便天下大雨,它也不会湿一点,,更不可能渗过幕帘,幕中人可以放心安坐。

火蚕棉:用它絮棉衣,一件衣服用一两棉就足够了,如果用多了,穿衣服的人就好像被火蒸烤一样,即使数九寒冬,也热得无法忍受。

蠲忿犀:佩戴它,能令人烦恼忿怒尽消。

如意玉:小如桃核,但是其上有七孔,光线同时往复折射,璀璨无穷。

香烛:据说是由一种奇异的蛤蜊油所制,虽然长仅尺余,却能点很长时间。而且点的时候异香百步,烛烟缓缓上升,形成亭台楼阁的形状。

除此之外,还有金麦银米数斛、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龙脑香、辟尘犀等等。李誛为同昌公主营造的公主府,更是旷古未有的奢华,就连打扫用的簸箕,都是用金丝编织的。这个恐怕连安乐、太平公主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这里写这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其用意应该和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一样,点出可卿的身份不同。

第八件:西子浣过的纱衾。

西施,古时越国之美女。传说中有西施浣纱的故事,唐王维《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

第九件:红娘抱过的鸳枕。

按:《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红娘道白:“你接了衾枕者,小姐入来也。

张生,你怎么谢我?”这反映了崔莺莺到西厢与张生幽会时,是红娘抱着衾枕陪她去的。此处写这一物,就是暗示可卿与贾珍幽会。

现在再看这房间,这一画一联,这宝镜金盘木瓜,这香榻珠帐,这纱衾鸳枕怎能不令一个年轻的男子心旌摇动,不能自已。这样的环境描写实在是妙不可言,一来处处暗示可卿品性,一来方便引出下文的情传幻境。

昼有所见,夜有所梦。抛开红学家们关于这段描写的一切演绎和推理,单从作品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宝玉在梦中所谓“太虚幻境”所做的一切,无不受此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宝玉走向梦中幻境和做春梦的重要原因,进而导致了宝玉“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同时,这段描写也充分揭示了秦可卿荒淫的内心世界,她与其公爹之间存在苟且之事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