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7483200000105

第105章 人中之凤---王熙凤(6)

5.第二十二回中,元妃从官里派太监到荣府送谜语让大家猜;同时荣府的小姐、少爷们也都编了谜语让太监带给元春猜。到了晚上,元纪派太监来颁赐奖品,独贾环一人没得。

6.《秋窗风雨夕》是黛玉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的诗。

7.“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是史湘云三首咏月诗中的句子。

8.芦雪庵即景联句时,是李纨说的第一句诗。

9.薛宝钗曾作过《赤壁怀古》一首。

10.薛宝琴家是皇商,所以她从小就随其父母到处周游,“四山五岳都走遍了”,是大观园群芳中见世面最多的一个。

11.《广陵怀古》一诗吟咏的是南北大运河两岸的隋堤。

12.“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歌咏的是张生与崔莺莺死生不渝的爱情。

13.“只恐夜深花睡去”对应的花名签是海棠。

14.“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是《葬花吟》中的句子。

15.黛玉重建桃花诗社后,邢岫烟填了一首《如梦令》。

16.《柳絮词》一共有五首。

17.“欲洁何曾洁”的判词说的是黛玉。

18.“偶因济村妇”中的村妇指刘姥姥。

19.《枉凝眉》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20.秦可卿是其父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孤儿。

21.“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荣禧堂上的联语。

22.“二十年来辨是非”判词说的是贾敏。

23.“子系中山狼”指的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

24.《终身误》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25.“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是薄命司联语。

四、以下用两组数字将各题中的有关部分联结起来:

1.下列诗词的作者是:

A.《杏帘在望》B.《秋夜即事》C.《如梦令》D.《残菊》

a.宝玉b.黛玉c.探春d.湘云

2.下列别号和人物的关系:

A.蕉下客B.枕霞旧友C.绛洞花主D.藕榭a.宝玉b.惜春c.探春d.湘云3.下列诗的唱和方式:

A.菊花诗B.海棠诗C.中秋诗D.螃蟹诗

a.联句b.分题c.限韵d.奉和

4.下列对联挂在何处:

A.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B.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C.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D.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a.探春卧室b.贾府宗祠c.秦可卿上房d.太虚幻境5.下列诗句暗示何人命运:

A.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B.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C.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D.云散高唐,水涸湘江a.宝钗b.湘云c.元春d.探春6.下列谜面与谜底的关系:

A.黛玉小传B.红学

C.悍妇凤辣子D.宝二爷取了林姑娘

a.狮子王b.钻石c.语林d.玉如意

7.下列花名与花签的对应关系:

A.牡丹B.老梅C.海棠D.芙蓉

a.只恐夜深花睡去b.竹篱茅舍自甘心

c.任是无情也动人d.莫怨东风当自嗟

8.下列诗句与作者的关系:

A.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B.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C.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D.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a.林黛玉b.香菱c.薛宝钗d.史湘云

9.下列咏菊花诗与作者的关系:

A.种菊B.供菊C.画菊D.簪菊

a.枕霞旧友b.蘅芜君c.怡红公子d.蕉下客

10.下列芦雪庵即景联句诗与作者的关系:

A.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B.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C.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D.匝地惜琼瑶,有意怜枯草a.李绮b.邢岫烟c.香菱d.宝琴11.下列谜底与制谜者的关系:

A.竹夫人B.风筝C.爆竹D.镜子a.元春b.宝钗c.探春d.宝玉12.下列菊花诗诗题与韵的关系:

A.菊影B.访菊C.簪菊D.种菊

a.十一尤b.十灰c.七阳d.一冬

《红楼梦》知识四

一、以下各题用正确的字句填充:

1.曹雪芹善于以书中人物口气来评价《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在贾府仆人中,()和()对凤姐的评论尤为生动。

2.旧红学派因其研究方法和目的不同又分为两派,即()和()。

3.李纨自幼尊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她读的《女四书》指()四种书。

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字(),别号(),又号()、()。

5.《红楼梦》的版本现称两大系统,一个叫做()系统,一个叫做()系统。

6.最早的《红楼梦》排印本是在()年出版的,现在一般称作()本。

7.《红楼梦》在清代曾遭人禁毁,因此书商曾改名为()和()继续出版。

8.()曾说:“在轻视的眼光下,自从18世纪末的《红楼梦》以后,实在也没有产生什么较伟大的作品。”()曾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9.宝玉身边小厮从古代文人雅事上命名,颇为别致,如()茗、()药、()云、()鹤。

二、以下各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存放在前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的《红楼梦》抄本是哪种?

A.列藏本B.庚辰本C.舒元炜序本D.列藏本

2.《红楼梦》最早被译成哪种文字?

A.英文B.蒙文C.满文D.日文

3.最早在电影里扮演黛玉的演员是谁?

A.袁美云B.梅兰芳C.王文娟D.周璇

4.《红楼梦》曾在哪国被改编成歌剧上演?

A.苏联B.日本C.朝鲜D.新加坡

5.“红学”一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A.乾隆年间B.嘉庆年间C.清末D.“五四”前后6.“傲骨如君世已奇”是谁称赞曹雪芹的诗句?

A.敦诚B.敦敏C.张宜泉D.淳颖

7.第一个对《红楼梦》作出美学评价的是谁?

A.王国维B.鲁迅C.胡适D.俞平伯

8.第一次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是在什么地方召开的?

A.北京B.哈尔滨C.香港D.美国

9.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房中看到有唐伯虎画的一幅什么画?

A.《海棠美人图》B.《海棠春睡图》

C.《太极图》D.《为曹子清题唐寅美人图》

10.第二十八回谈到林黛玉的病,王夫人道:“前儿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我也忘了。”宝钗在旁边说了哪种药名?

A.天王补心丹B.金刚丸C.六味地黄丸D.菩萨散11.考证派红学的创始人是谁?

A.俞平伯B.吴世昌C.胡适D.周汝昌

12.第一回,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皮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其中“十二钗”的提法最早见于哪里?

A.《诗经》B.《河中之水歌》C.《不自弃文》D.《御制新书》

13.第四十二回写巧姐着了凉,发起热来。刘姥姥叫平儿拿出一本什么书来念?

A.《玉匣记》B.《玉剑尊闻》C.《山堂肆考》D.《烈女传》

14.俞平伯所著《红楼梦辨》中,上卷五篇都是关于《红楼梦》哪部分的内容的?

A.百二十回综述B.前八十回

C.前二十一回D.后四十回续书

15.谁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吴恩裕、吴世昌鼎足而三的著名红学家?

A.俞平伯B.周汝昌C.胡适D.曾次亮

16.《红楼梦》的版本可以分为抄本和印本两大系统。印本又被称为什么?

A.八十回本B.一百二十回本C.脂评本D.戚本17.曹雪芹的主要生活年代:

A.顺治至康熙中年B.康熙中年至雍正

C.雍正至乾隆中年D.乾隆中年至嘉庆初年

18.“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下列人物中最喜欢这两句诗的人是:

A.宝玉B.惜春C.妙玉D.黛玉

19.在第三十二回中,谁劝宝玉关心一点仕途经济,宝玉异常反感,以致下令逐客。

A.宝钗B.探春C.湘云D.贾雨村

20.大观园中有一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住在这里的是谁?

A.宝钗B.黛玉C.李纨D.惜春

21.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其中鸳鸯属于哪一册?

A.正册B.副册C.又副册D.未见其名

22.曹家祖孙三代有四人先后担任过江宁织造,其次序应是下面哪一个?

A.曹寅曹玺

C.曹寅曹玺

23.抄检大观园时,唯一没有被抄检的住房是:

曹寅曹淆曹

曹寅曹曹淆

A.潇湘馆B.蘅芜院C.怡红院D.稻香村

24.《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下列哪个不是《红楼梦》的别名?

A.情僧录B.风月宝鉴C.金陵十二钗D.金玉缘25.贾府中的奴仆一般情况下有三个来源,即买来的、家生子和陪房。下列奴仆中哪一个不是家生子?

A.袭人B.鸳鸯C.司棋D.金钏

三、以下判断各句正误,正确写“对”,错误写“错”。

1.脂批是指常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

2.《红楼梦》出版的第二年便有人改编为戏曲。

3.现存最早的抄本是在乾隆甲戌(1754年)抄录而成的,所以叫“甲戌本”。

4.索隐派红学的势力没有考证派红学大,但出现时间比考证派早。

5.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脂本有十四种。

6.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始提出曹雪芹卒于乾隆乙酉(1765年),在《跋红楼梦考证》里改为甲申(1764年);后来甲戌本出现,根据“壬午除夕”

的脂批,复主壬午(1762年)。

7.香菱并没有参加芦雪庵即景联句诗的活动。

8.薛宝琴曾作过十一首怀古诗。

9.香菱受了大观园女诗人们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并拜湘云为师。

10.第五十回书中写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并即景联句诗。

11.“一从二令三人木”指贾琏对王熙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始则听从,续则使令,最后休弃。

12.第四十九回宝玉用《牡丹亭》中的句子“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比喻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友情。

13.晚清时的毛庆臻写了一本《一手考古杂记》,书中表达了他对《红楼梦》的深恶痛绝。

14.道光十年(1830年),《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会刊》第二卷,载有英汉对照的《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两首《西江月》词。

15.英人波拉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翻译并出版了《红楼梦》,中间没有删节,这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英文译本。

16.据一位红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红楼梦》的译本总计17种文字,52种译本。

17.《红楼梦》早期抄本中,庚辰本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

18.索引派关于《红楼梦》写的是哪一家的家事的猜测,开始比较分散,有的说明珠家,有的说傅恒家,有的说张侯家。辗转相传,而为更多接受的是傅恒家事说。

19.索引派红学的大规模兴起是在清末民初,当时正是清王朝摇摇欲坠,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日益走向高潮的历史时刻。

20.脂砚斋作《红楼梦》全书的“凡例”,和章回前后的总评。

21.最早发现的脂批真本《红楼梦》有六部。

22.《红楼梦》前八十回书中,只有十八回没有脂批。

23.《红楼梦》全书前八十一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所作。

24.红学研究中有三个死结:一是脂砚何人;二是芹系谁子;三为续书作者。

25.蒙府本:原称王府本,也称脂蒙本,或脂府本。

26.庚辰本为北京大学所收藏。

四、以下用两组数字将各题中的有关部分联结起来:

1.下列《红楼梦》评点者的别名:

A.王希廉B.姚燮C.张新之

a.大某山民b.太平闲人c.护花主人

2.1962年关于曹雪芹卒年论战的作者与文章的关系A.朱南铣B.吴世昌C.邓允建D.周绍良a.《关于曹雪芹的卒年》b.《曹雪芹的生卒年》

c.《曹雪芹卒年壬午说质疑》d.《再谈曹雪芹的卒年问题》

3.下列对联与建筑的关系

A.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B.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C.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D.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a.宁国府上房b.智通寺c.宁府家庙d.荣禧堂4.下列文章与作者的关系:

A.《曹雪芹卒年辨》

B.《曹雪芹卒于壬千说质疑---答毓罴和邓允建同志》

C.《敦诚挽曹雪芹诗笺释》

D.《曹雪芹卒年问题再商榷》

a.吴恩裕b.陈毓罴c.吴世昌d.周汝昌

5.下列形容词与人物的关系:

A.慧B.敏C.酸D.呆

a.紫鹃b.凤姐c.香菱d.探春

6.下列描写用于何人:

A.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B.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C.呈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D.俊眼修眉,顾盼神飞a.宝玉b.探春c.迎春d.宝钗

7.下列脂本与别名的关系:

A.甲戍本B.已卯本C.庚辰本D.梦稿本a.脂戍本b.脂京本c.脂稿本d.脂怡本8.下列各处所藏版本与脂名本名称的关系:

A.乾隆时德清戚蓼生所藏

B.扬州靖氏所藏乾隆时的抄本《石头记》

C.前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石头记》

D.北京大学藏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a.列藏本b.靖臧本c.戚序本d.庚辰本

9.下列住所与人物的关系:

A.蓼风轩B.缀锦楼C.秋爽斋

a.迎春b.探春c.惜春

10.下列回目与人物的关系:

A.滴翠亭杨妃戏彩蝶B.秋爽斋偶结海棠社C.风雨夕闷制风雨词D.薛小妹新编怀古诗a.薛宝钗b.林黛玉c.薛宝琴d.探春11.下列俗语形容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