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望族毒女
7461100000298

第298章 约定(2)

可是面对欧允呢,她真的是会手足无措啊。一次又一次的给他冷待,自己心头也不好过。可是,要她冒着生命危险跟他谈恋爱,她实在是没那个胆子啊!

无论从什么方面说,欧允都是绝对的天之骄子。也许自己当初并没有对他动心,可是时日长了还是被他的执着与深情打动了。只可惜,这样一份纯粹真挚的感情却只能遗憾的推开。希望他一生安好,寻到一个倾心相爱的人共度此生吧。

如果,能够和方子墨一起离开被皇权笼罩的天朝,无拘无束的游走于天地之间,那该是何等快事!再不用担心随时小命不保,不需要一再推开一个真诚喜欢自己的人,还能有方子墨在身边作伴。明晖说得对,方子墨的确是最合适的对象。

自己对他也不是没有感觉,以后漫漫人生,能有这个人一起,日子想必会非常精彩吧!她有些期待起来。好吧,趁着战事未定这段时期,好好的积累财富吧。

顾琰离开浣衣房回到柳城的住处,泡在大浴桶里解了乏,穿上浴衣躺在舒适的躺椅上。手旁小几上搁着水果糕点还有一壶果酒。顾琰舒展了一下身体,还是手头有银子的奢华日子过着舒服啊。

如今她屋里的摆设已经大改,坐卧的榻上铺着收来的最好的一张虎皮做褡子。旁边是一张四足小几,放着古朴的香炉、精致的香盒,檀香的味道正袅袅散开。侧面挂着幅八仙过海各具情态的画像,下头的长案左边供着个尺长的羊脂玉如意,使用一块整玉雕成的。右边供着个汝窑天青釉面的花觚……这些东西只要有银子,在边城的大商行都可以买到。

顾琰是个有条件就不会艰苦朴素的人,这些也是被太夫人的五年教养刻入骨子里的习惯了。不过,既然她要把生意做大,这样的做派也才是正常的。府里其他地方也都在逐步改动着。

接下来便是要准备施医赠药了。顾琰之前就托人在打听没有被招为军医,也没有被王家拢在手中的大夫,药材炮制师等等。可惜方才找绣坊里的人来问,这样的人真的不多,有也差不多被王家逼得背井离乡了。还有,那些采药人也全都被王家掌控着,药材都是卖给他们家,很多年了。自己贸然去收药材,他们怕是不敢卖。高价恐怕也收不到,他们怕卖给了自己,自己撑不了多久,以后王家不肯再收他们的药材了,那就是绝了生计。

顾琰是真的很不喜欢王家的做法,王家只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将她投入牢狱,还一直在丁嫂子这样的穷苦街坊身上赚取暴利,所以才会赔本赚吆喝都要跟他们过不去。可是,实施起来才发现难度不小。

这么想来,王家居然派王大奶奶来和自己拉关系,还要送上二十颗一样大小的珠子作为赔礼。还真是高看自己了!当然,那二十颗珠子顾琰没有收。所以,那天气氛虽然还不错,但王大奶奶气色还是有些勉强。王家肯定在关注着自己,那自己接下来的动作肯定会落在他们眼底,就更难了。

不过,这口恶气还是要出的!如果被人欺压了,有了底气还不能找回来,实在不符合顾琰的性子。她就是不宽容,怎么了?只是,这和找太夫人报复一样,急不得!

顾琰手下有四十个绣娘,五十个浣衣娘,还有打杂的人手二三十号。这些人吃五谷杂粮,也是要生病的。之前他们都是在回春堂柳城的分店看病抓药。顾琰便让小菊放出话去,她考过行医簿子了,自家人有什么,尽管去找她看,不收诊金。

大毛病不一定会有人找她,但头疼脑热这类小毛病还是渐渐有人找来。尤其是顾琰果然没有收诊金,而且给她们开的都是极便宜、大部分都能托采药人直接采到的草药就治好了。半个月后,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到此为止,顾琰都只是给自己人看病,既没有开药铺,也没有到外头去揽客。而且,她还有行医簿子。王家既找不到她的把柄,也没有办法说她言而无信。

想动她的绣坊,三月底她却把知府夫人从盐城请到柳城游玩,顺便看一看新的绣坊。刘知府夫人看到占地整整十五亩的绣坊,又听顾琰介绍了一下订单的情况,再收下了当季新款,脸上笑开了一朵花,“小颜妹妹,你可真是厉害!”

“小本生意,全靠刘夫人帮忙撑着!”

顾琰留刘夫人住了一晚,次日便有其它大商行和一些官吏夫人将刘夫人请了去。但这样一来,王家显然不能动这个绣坊了。虽然顾琰给刘夫人的干股只有一成,一年下来也就是一百多两银子,但是她每月都有最新款的衣服奉上,让刘夫人每每可以引领时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刘夫人都出了几回风头了,在绣坊上自然会挺她到底。当然,她其实同时也是给绣坊做了不费银子的模特儿。那些衣服顾琰只当是给模特儿的赞助了。

那么剩下的目标就只有她即将回到边城的车队了。至于那个浣衣房,就算给她烧光了她也没有什么损失。倒是车队,每趟都能让顾琰盈利两千两,这才是她最大的根基,动了便会大伤元气。

车队这个目标太明显了,顾琰又岂会没有防备。有琅琊山的人还有刘知府手下的衙役,官匪一家、明里暗里帮她看着。王家再是地头蛇,在这里经营几十年了,要雇人扮匪徒打劫可不容易。再说,为了以策万全,顾琰已经让琅琊山的人将货都换过了。

这一次,顾琰要出被王家坑了的恶气,一来是方子墨和她已经有了约定就不算外人了,她不会再像从前那么客气。二来嘛,聂山杨老虎还有翠儿对王家也是咬牙切齿的,一听说这事儿,杨、聂二人便从军中告假出来帮衬顾琰了。

王家柳城的药铺渐渐因为顾琰的作为流失了一些生意,因为她诊脉开方的人已经扩大到街坊四邻了。经过绣坊和浣衣房的女子宣扬,顾姑娘医术好、医德高,穷人找她看病从来不收诊金,开的药也全都是便宜的草药,并不需花费太多就能治好病的名声已经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