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吸烟。烟碱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中的突触接合部,引起内耳小动脉痉挛。并引起内耳感觉上皮发生病变。其次是噪音刺激。在过分强大的噪音(90分贝以上)长期影响下,内耳的螺旋神经即可发生退变,从而引起耳聋。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颈椎骨质增生等,这些疾病均可导致内耳血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耳蜗萎缩,使听力下降。所以,不抽烟、不喝酒、注意饮食卫生、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避免噪音刺激和爆震引起内耳受伤、防治全身性疾病,就有可能延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老年妇女首先应注意避免药物中毒性耳聋。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抗菌素以及奎宁、水杨酸等化学药物的长期使用或一次大量使用,或病人对这些药物高度敏感。均可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根据近期用药历史,如果伴随出现耳鸣、面部麻木、眩晕、不稳感等,则可考虑为药物中毒性耳聋。引起单侧性耳聋的疾病有美尼尔氏症,除耳聋外还同时出现耳鸣、眩晕。听神经瘤是发生于一侧的缓慢进行性耳聋,同时伴有耳鸣。早期可能找不到任何病因,但逐渐会出现神经症状如疼痛、视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此外,还有传染病引起的耳聋,但都有明显的病史可寻。
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下标)、维生素B(6下标),烟草酸、辅酶A等,对于早期耳聋均有效,到了晚期却很难奏效。对尚有一定听力的老年性耳聋,可以配戴助听器。但有些老年妇女对放大了的声音不能耐受。对语言的理解力差,戴上助听器也收效不大。
34.耳鸣多见于哪些疾病?如何治疗呢?
耳朵听不到声音时,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但当外界环境根本没有声音而主观上却总觉得有声音,同样令人心神不宁。这种症状就是耳鸣。耳鸣的发病率很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年龄多在41~70岁,85%的病人为老年患者。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都可引起的一种症状。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哪些疾病会引起耳鸣呢?
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所产生的耳鸣,是由于中耳传声机构发生病变而产生的,若呈嗡嗡声,称为低音调性耳鸣。而由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水杨酸等耳毒性药物中毒,噪音性耳聋,爆震性耳聋(即由于爆炸物爆炸时,引起空气猛烈震动所造成的听觉损伤),美尼尔氏症和突发性耳鸣等。可使内耳毛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疾病所引起的耳鸣为蝉鸣声,称为高音调性耳鸣。颅内炎症、肿瘤压迫(常见的是听神经瘤)、脑外伤、酒精中毒、老年人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均可影响各神经中枢的血液供应,使局部营养失调而产生耳鸣。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贫血、肝炎、肾炎、内分泌功能紊乱、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胸腹腔慢性疾病,也都可引起耳鸣。颈椎病和椎间孔狭窄影响中枢供血,可出现耳鸣。老年人容易精神紧张,易受刺激。容易疲劳,血压容易波动,也都可以引起耳鸣。可见耳鸣的病因十分复杂。常常不限于耳鼻喉的疾病。
耳鸣发生的机制至今还不太清楚。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也可能存在着精神心理因素。传导性听觉障碍病变所引起的耳鸣,就像我们用手堵住耳朵一样。外界杂音不能传人,但血管内血液流动声和肌肉收缩声可通过骨传导变成可听见的耳鸣。它的程度不严重,患病时间久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而神经性耳鸣是由于内耳毛细胞受损和听神经末梢在病变的刺激下自行发生的病理信号所引起的耳鸣,这种耳鸣大多比较严重,需要治疗。
如何治疗耳鸣呢?前面已经提到,耳鸣的原因很多,所以首先要仔细寻找病因,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血压高就降压;如果有动脉硬化,就要服降血脂药和扩张血管药;对于耳硬化症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做手术治疗;对于神经性耳鸣,可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B群维生素(维生素B(1下标)、维生素B(6下标)等。烟草酸有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循环的作用。ATP是一种转酶,它对内耳组织的代谢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常被用于治疗耳鸣。睡前服用少量镇静剂以及用奴佛卡因耳穴注射,对精神紧张引起的耳鸣有效。中医学对耳鸣进行辩证施治;肝阳上亢可用泻肝丸;肾虚耳鸣可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它们均有一定疗效。
35.什么是梅核气?
咽异感症。中医称为梅核气。这种病在耳鼻喉科极为常见,身体疲劳、生气着急、精神创伤和妇女老年期,容易引发本病。患病后,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像有什么东西噎着。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还常感到随时移动,症状时好时坏,时轻时重,有时还可感到吞咽不太顺利,但这些症状并不越来越重,饮食可以下咽,只是在干咽唾液时感到难受。咽喉部检查正常,甚至做食道钡餐透视也无病变发现,但病人思想负担往往很重。总怀疑自己患了癌症。心情愉快和睡眠好时,症状就减轻;反之,症状加重。严重时,全身疲乏。自觉呼吸不畅。这种病并非癌症,而是咽喉部的神经感觉异常,又叫咽部神经官能症。
这种咽喉异常感觉来自恐癌情绪所引起的精神紧张,使体内的植物神经末梢异常兴奋,最后引起了咽喉部的异常感觉。但由于咽部神经末梢交织成网,构成神经网,这些神经又与食道、胃肠、气管等远处器官相连。所以,这些器官有了病变,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气管炎、贲门痉挛、缺铁性贫血等,都可以成为咽神经官能症的病因。
患了梅核气应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应当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为,这种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功能性疾病,是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其次是用药治疗,可使用调节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下标)等。对于咽部,可用多种含片或涂1%碘甘油。个别患者睡眠不好,可用小量的镇静药物。咽部若有轻度炎症,可用消炎的中药,如:穿心莲、金莲花等。中医辩证施治的疗效较好。可供借鉴咽堵伴有咽干、咳嗽、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宜用六味地黄丸;咽喉不利,似有物阻塞、时欲作呕之症状明显,舌暗红。则用半夏厚朴汤;再其次是要积极治疗全身其他慢性疾病,如贫血、胃溃疡、气管炎等。对于久治不愈的梅核气病人,应该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及早期癌症。
36.老年妇女为什么会出现骨质疏松。怎样防治?
老年妇女经常出现腰背疼痛、易于疲劳且身高随着年龄增长而缩短、背也变驼了,这主要是骨质疏松所造成的。简单来说骨质疏松症,就是骨骼密度减低、骨质变脆的疾病。所以它是老年妇女的一种严重隐患。
骨组织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两部分组成。有机质主要为胶质,它使骨头具有弹性。无机质主要是钙盐。它使骨头非常坚硬。骨头虽然硬,表面上看去是不变化的实体,实际上,它的生命力很强,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旧骨不断吸收,新骨不断生成。这种破骨与成骨的作用,在人体的生长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各个阶段中,不是平衡的。通常情况下,在生长期成骨占优势。表现为骨质坚硬、抗应力强;成年期则成骨与破骨保持相对平衡;到了老年期,则破骨占优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疏松、抗应力差。老年妇女由于骨组织中胶质减少,钙质“增多”,使骨的弹性、韧性减弱、骨质变脆,骨骼中出现多海绵状小孔。犹如朽木。
骨质疏松在刚开始时没有什么症状,称为隐性骨质疏松。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在X射线检查时,呈现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而且数量减少。病人自觉腰背酸痛,可因咳嗽、喷嚏、弯腰、负重而加重。若不加以治疗,就可能因轻微外伤而在胸椎、腰椎、股骨颈和粗隆间发生骨折。脊椎体也可因压缩而出现驼背。
为什么骨质会变得疏松?是由于缺钙,还是钙代谢紊乱?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但据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维持钙稳定状态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形成骨质代谢紊乱,其病因推测有以下几方面:
雌性激素缺乏在骨质疏松的致病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医生发现一些绝经后的妇女和不到45岁因病切除了两侧卵巢的妇女比正常妇女更早发生骨质疏松症。而应用雌性激素治疗常能产生良好效果。因此有人认为,老年妇女雌性激素水准下降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在四十岁以后甲状腺激素(PTH)分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尤为显著,PTH增高使骨质吸收活动增强。破骨作用加快。
体内维生素D的前体合成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因而造成肠道吸收钙的能力减弱。
若饮食中钙不足,则可使钙吸收呈负平衡。为了维持血钙安定。就必须从骨骼中动员钙。钙摄入不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所起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有力的证明就是。通过口服补充钙剂,可以防止骨质疏松。
在5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骨实体逐渐减少。骨质消失率估计男子每年为0,5%,女子每年为1%。衰老引起的骨质疏松,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运动是刺激成骨细胞活动的重要因素。长期不活动,可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动相对增强,结果是。负钙平衡和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呢?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大多无症状,往往骨折发生后才得到诊断。因此预防措施十分重要。预防的方法如下:
首先依靠含足量的钙的膳食。奶制品中含钙量最丰富,鱼虾类、蛋类、蔬菜类食物中,也都有钙质。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35岁以前就开始注意不要缺钙。人体钙的需要量每日约1000毫克,绝经后每日约1500毫克。钙主要从饮食中供给。老年妇女有挑食习惯的,可以口服钙片。
其次是戒除烟、酒。香烟之中含尼古丁,会加速钙的排出;酒也会加速钙的排出,并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
此外,体育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良方。不少长寿老人由于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所以能保持骨头坚硬、关节灵活、肌肉强劲,他们虽年近古稀,仍腰板挺直,腿脚利落。骨骼不负重就要萎缩、脱钙、疏松。所以要使骨骼强劲有力,营养固然要紧,但关键还在于锻炼。老年妇女可选择适合自己体力的运动形式,但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由于骨质疏松症与雌性激素的明显降低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认为雌性激素是治疗本病女性患者的主要药物。但雌性激素只能暂时控制或减慢病变的进展,不能治愈已经发生的骨质疏松病变,而且长期服用会引起子宫出血,还可导致子宫内膜增殖,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会。所以,用雌性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骨质疏松症患者要注意多晒太阳,加强营养,特别是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每天早、晚各喝一杯鲜牛奶,坚持2~3个月,会有一定成效。
腰背疼痛的患者要睡硬板床休息,不可睡弹簧床,一般铺8~10厘米厚的棉絮即可,这样能保持人体正常脊柱的生理弯曲度。
此外,还可在中医指导下。服用补肾和强筋壮骨的中药。
37.患慢性腰腿痛是不是肾虚
慢性腰腿痛大部是由于关节炎、风湿症、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这在老年妇女中是常见病症。不少患者用中医补肾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慢性腰腿痛还可因感受寒湿而引起。如坐卧冷湿之地、涉水冒雨、身劳汗出等,都可感受寒湿之邪而出现腰腿痛。这类腰腿痛的特点是有阴冷天气则痛加重,得温暖则疼痛减轻。可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杜仲、桑寄生、肉桂等治疗。
还有一些慢性腰腿痛主要表现是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转侧不利、常有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等症状。此症属于瘀血阻遏经脉、气血不通,常用当归、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治疗。为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还往往配以行气、温经、止痛的药物,如乳香、桂枝等。可见,慢性腰腿痛的病因大多是肾虚、寒湿内侵和瘀血阻络所致。治疗时应辩证施治,不能一概认作肾虚。但考虑到老年以后肾气逐渐衰退的生理变化,在治疗各类慢性腰腿痛时,加用补肾气、壮筋骨的药物也是合乎情理的。老年人要注意卫生保健,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避免房劳过度,保持肾精充足、筋骨强健、气血流通是预防慢性腰腿痛的根本措施。
38.什么疾病需作CT检查
什么叫CT?CT是英文的缩写,中文译名为“电脑断层扫描”,是电脑与X射线检查技术的结合体。它的基本方法是:对X射线管图绕所摄部位进行各个角度的扫描,同时用敏感的探测器记录。因身体各部组织的密度不同,而吸收程度也不同的X射线数据。经过电脑高速运算和图像重建,显示出被检测部位的断层影像,并由此进行各种诊断。
CT扫描的优点是:
(1)它是无创伤性检查技术,方便迅速,每次检查需多层扫描,但不超过钡与灌肠或肾盂造影时所接受的放射线量。
(2)CT扫描的密度分辨力高,比通常X射线片高10~20倍。
(3)CT扫描的图像清晰,角度关系明确,尤其对于肥胖者更是如此。
(4)CT扫描的提供没有组织重叠的横断面图像,根据层距、层数等可得出“立体”判断。
(5)可判断肿瘤的部位、来源、大小以及性质等。
但是CT扫描也有它的缺点和局限性:
(1)目前只能作横断面扫描,在定性诊断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
(2)心脏和胃肠等活动器官不适用。
(3)较小的病变(小于1厘米)难以显示。
(4)设备贵,费用高。
(5)只能显示静态图像。
因此,目前对CT的诊断能力尚不能估计过高,更不能迷信。它是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应与其他检查相互配合,严格把握,密切配合临床,才能发挥CT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疾病需作cT检查。
(1)急性脑血管疾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有时在临床上不易区分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而两者治疗措施是矛盾的,做CT检查即可作出鉴别。脑出血诊断准确率可达100%,且可明确显示脑内血肿的部位和范围,即使出血量少亦能检出。脑梗死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临床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一般发病后12~24小时检查最为适宜。
(2)颅脑损伤
头部外伤后,X线照片只能发现颅骨骨折,而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出血形成的血肿不能显示。但CT检查可迅速做鉴别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3)颅内占位病变
通过CT检查可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时对脑病的性质也可提供诊断依据。
(4)脑萎缩
可显示脑萎缩的程度,区别弥漫性萎缩还是局部萎缩。
(5)肝胆胰脾疾病
肝脏疾病的诊断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癌、肝囊肿、肝包虫病、肝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