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农村常见病防治
7456900000037

第37章 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3)

八、儿童孤独症

1.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孤独症的孩子一般在3岁前就发病了,最主要的症状是不能和别人正常的交流,分不清亲人和其他人,对待谁都是一样的态度,不会对家人表达依恋,对父母和别人的关心爱抚没有正常的反应。正常儿童和父母分离时会哭闹,但是孤独症的孩子不会。不能和同年龄的孩子交朋友,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对一些集体活动兴趣,说话也比较晚,2、3岁了还不能说出句子,你我他分不清,说话也不管别人是否在听,好像自言自语,也不会和别人有眼神交流,经常重复说别人说过的话,活着反复询问一个问题,正常孩子喜欢的活动孤独症的孩子往往没有兴趣,但是却喜欢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一个纽扣、一个瓶盖等,并且有自己固定的程序,比如鞋子一定要放在什么地方,只用同一样东西等。大部分的孤独症孩子智力发育也落后,远远低于同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些患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能力,比如计数、音乐。

九、神经衰弱

大多数人的生活有正常的规律,白天工作学习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晚上睡觉时,大脑则处于抑制状态。正常人的这两种状态是平衡的,但是如果长期生活不规律,过度体力消耗,精神受刺激,忧虑过度,或者患有其他躯体疾病,如肝炎、结核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等,就会使大脑的活动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最终是我们的身体乱了套,产生神经衰弱,该有精神的时候没精神,该睡觉的时候睡不着,这就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症状有很多,可以表现在全身各个部位的各种症状。大脑过度兴奋时,就会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紧张不安,爱发脾气,怕光、怕声音,心慌气短,多汗,失眠,做噩梦等。大脑过度抑制时,则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精神,全身没劲儿,容易累,做事情没兴趣等。这些表现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十、疑病症

疑病症主要临床表现是担心自己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身体疾病,对自己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并且这种关注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合,四处求医,但是各种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都不能让其放心。患疑病症的人一般性格敏感多疑,固执,常有自我暗示,比如见到朋友死于肺癌,他也可能更加关注自己的呼吸和胸部不适,并逐渐增加怀疑。当然,疑病症的诊断首先要排除确实存在的躯体性疾病,不能因此而忽略难以发现的躯体疾病。

十一、厌食症

减肥,是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人都将身材苗条看做是女性完美的标志,各种减肥药、减肥茶也应运而生,此类广告铺天盖地。于是,有些女孩子甘愿终日饥肠辘辘,节食减肥,渐渐有些人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尤其是少女。她们对自身体形的感知产生了错觉,发生了扭曲,总感觉自己太胖,腿太粗。这种“体象障碍”往往不能为事实所印证,更不能被说服,继而导致不科学、不合理的控制进食和减肥行为。发病时可表现为严格限制自己进食或少量进食,不感饥饿,不想吃任何东西,体重逐渐减轻,下降原有体重的25%以上,最后十分消瘦。患者常有恶心、呕吐以及便秘,有时可出现贪食和催吐行为,有的过度运动。常伴有毛发稀疏,皮肤粗糙,闭经,低蛋白血症,贫血,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心脏损害,严重的营养不良等。有时还伴有情绪不稳定,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

十二、失眠症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伴有许多不适症状及精神表现,如头晕目眩、头痛、心悸气短、体倦乏力、不思饮食、终日警惕、胆怯恐惧、急躁易怒、胸肋胀满、恶心口苦、腰酸腿软、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与学习效率下降等。根据失眠发生的时间,可区分3种类型的失眠。1.入睡困难,也是最常见的失眠症。2.频繁觉醒,也就是整夜时醒时睡。3.早醒,不能再入睡。有时慢性失眠这三种情况都存在。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将失眠症分为急性失眠(短暂性失眠:一周到一个月)、短期性失眠(一月至六个月)、慢性失眠(大于六个月)。

1.失眠的病因没有任何原因的失眠只占10%~15%,即原发性失眠,而85%~90%均为共病性失眠,即合并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的失眠。失眠的原因通常包括环境原因(如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倒时差、倒班等)、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躯体原因(如脑血管病、心脏病、心衰、关节炎、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帕金森病、慢性肺病、肿瘤、男性前列腺肥大、女性尿失禁等)、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惊恐等)。

2.不可抗拒的睡眠可能也是病发作时患者突然入睡,不能自控,但只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还经常伴发由肌张力丧失产生的猝倒。这可能是发作性睡病。

3.失眠的常见疾病睡眠时伴发的常见疾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腿动、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呼吸道不够畅通,睡眠中不仅打呼噜而且出现异常的呼吸暂停。70%~80%的打鼾因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结构紊乱。它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中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打鼾人群须重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存在,睡眠中的反复呼吸停顿,对大脑、心脏、呼吸、血液、泌尿等系统都有不良影响。睡眠呼吸暂停者应积极减肥;不酗酒,不吸烟。必要时睡觉时戴微型呼吸机,可防止打鼾缺氧。

(2)不宁腿综合征。老年人多见(约20%),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极度的不适感,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动下肢或下地行走,导致患者严重的睡眠障碍。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的、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异常感觉。如下肢深部有蚂蚁爬或虫子咬、瘙痒感、疼痛、刺痛、烧灼感、撕裂感、蠕动感等不适,有时患者的感觉难以形容。患者为此会有一种急迫的强烈要运动的感觉,患者被迫踢腿、活动关节或者按摩腿部,患者往往形容“没有一个舒适的地方可以放好双腿”。严重者要起床不停地走路,部分患者需要不停地敲打腿部,方可得到缓解。休息时如久坐或长时开车时也会出现症状,活动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症状。

(3)周期性腿动。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期的腿部刻板的、重复屈曲动作,可将患者惊醒。同床者发现患者睡觉时阵发性下肢急动、踢腿。

(4)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一种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中的睡眠各种不自主运动或行为异常,多为猛烈粗暴动作,如拳打脚踢、翻滚喊叫、打人、性攻击等,半数患者还会出现颜面、口周及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并伴有生动、惊人的梦境,常会引起自伤或伤及同睡者。行为可持续几秒钟到数分钟,发生的时间多在入睡90分钟后和快醒时。暴力行为与暴力的梦境内容相符,醒后有的患者可以记忆起与发作有关的梦中情景。常伴有精神压抑、过度饮酒、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多见于60~70岁具有暴力性梦境的老年男性。小剂量的氯硝安定对绝大多数患者有效,发作频繁时采取保护措施。

(于鲁璐安翠霞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