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经典2
7374100000019

第19章 中国节日与其他(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春节的开始,故古时称为元旦,也称元辰或端日。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而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初一持续到初五,有的地方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节日期间活动非常丰富。

众所周知,春节都要穿新衣,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要在正月初一更换新衣,尤其是姑娘、新媳妇和孩子们。主妇们为此一入腊月便开始自织和选购衣料,缝制各种款式的衣裳。中老年男子穿长袍、短褂,戴瓢帽;妇女们则要穿上衣、下裙、绣花鞋;大人们在孩子们身上更是下足功夫,麒麟、老虎、狮子等凡是象征勇猛的走兽统统绣在各式鞋帽和肚兜上;各种花色的凤凰花鸟之类刺绣成为女子们的最爱。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人们纷纷穿上新衣,或庄重、或高雅、或潇洒、民间秧歌或艳丽,大年初一或集祠堂祭祖或串亲访友,人们议论着、夸奖着彼此五颜六色的衣裳,赏心悦目,喜气洋洋,呈现一片节日景象,真可谓是:“全家欢喜辞旧岁,满院生辉迎新春”。

过春节的佳肴是最不能马虎的。为了迎接春节,迎接各位神仙,如关帝、财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处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寿桃表示祝老年人长命百岁;

寿石榴表示多子多福;

枣糕表示早早升官发财(一般是串亲访友时用);

老虎糕让小孩吃了会虎头虎脑,平平安安;

枣山馍是献给灶君的。

此外还要给家庭的每个成员蒸一个馍;

给家庭主男蒸钱包,让他理财致富;

给主妇蒸石榴,祝其多子多孙;

给青少年男子蒸砚瓦,励其读书;

给女孩蒸布篮,寓为会做针线;

蒸鱼,表示年年有余,蒸鸡则表示大吉大利;

蒸狗和狮,俗语云:“大门狮、二门狗”。

此外,油炸食品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麻花、馓子、麻叶、丸子、豆腐等。

在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准备各种酒宴佳肴,桌上要尽量摆上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以庆祝这隆重的节日。

大年三十那天,民间各家各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增加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

春联又称“对联”、“门对”、“门贴”。清代《燕京岁时记》上记载:“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腊月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依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春联包括通用联、重门联、万堂联、亭台联、楼阁联。春联的应用范围其实非常广。各种节日、诞辰、婚嫁、丧葬等均书专联,因此有元宵联、寿诞联、婚姻联、丧葬联等。丧葬联又包括通用联、丧妻联、丧夫联、挽联、葬具器皿联。还有戏台联、酒馆联、茶肆联、医药联、店铺联、学塾联、庙堂联。庙堂包括天地、轩辕、炎帝、神农、禹王、魁星、观音、老君、财神、祖师、药王、孔子、关公、岳飞、鲁班、钟馗、三官、五岳、河神、山神、城隍、土地、阎罗、马王、龙王、灶君等。此外还有家庙联、居民联、馆藏联,以及乔迁、祈雨、禾报、生子孙、闲赠、趣联、匾联等。

直至今日,春联已成为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的不仅是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望,激励奋进。2000年来春联盛传不衰,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

人胜节

人胜节又称正月初七、人日、人庆、七元等。民间传说该日是人的生日。此节日兴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后来逐渐消失,但民间仍有遗风旧俗。

在北方,人日节习俗非常多。山西人日节之夜,焚香、点灯,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祀北斗星借以祈福,甚至在门前或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炙地”,有求丰收之意。有的地方还要做“跳马老姑”游戏,用椿木制作成一个女人,占卜之人先闭上眼,默祷数字,然后,升起木人跳跃,跳到与默祷数字吻合时,观察马老姑的向背,面向人则为吉利,背向人则为不吉利。

古代有许多求平安的讲究。《燕京岁时记·顺星》记载:“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民间也有燃49盏的,点燃之灯放在室内外,称做“散灯花”。本命年的人,这一晚不能出门,在家守灯,直到灯熄。

人日节也是庆团聚盼思归的日子,如隋朝薛道衡《思归》诗云:“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在人日节,民间妇女忌用针、忌纺线、忌吃米饭,并且要吃七样素菜做成的饭菜。在山西和陕西一带,人们还在人日节放炮、张灯、饮宴,大有过年的气象。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秦始皇名政,因避讳,故又称端月十五。该日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象征团圆美满。

元宵节挂花灯,也源自于玉皇大帝替天鹅报仇的传说,人们为了躲避玉皇大帝的眼睛,便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挂灯、放火炮、火花。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燃放烟火和鞭炮。

在观花灯的同时,人们还增加了另一项活动——猜灯谜。

灯是灵魂,而灯谜更体现着人们的聪明才智。

灯谜即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们在赏灯时猜谜,以增加情趣。

元宵节还要吃元宵。

元宵节灯会元宵又称“汤圆”。元宵节这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要吃元宵。

元宵多用核桃仁、豆沙、枣泥、果仁、桂花、山楂、芝麻、白糖、冰糖、青红丝等制成馅粒,蘸水后,将馅放在大箩筐中的干糯米粉上,人们通过摇动箩筐使馅粒蘸上糯米粉,捞起再蘸水,再放到干糯米粉中摇动,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滚成圆形。其食法多用水煮,也可用油炸。元宵之夜,观灯回来,合家团聚围坐在一起吃着松软适度、香甜可口的元宵,别提有多温馨了!中和节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钦定的节日,又名二月二“龙抬头”,其原来为农历二月初一庆祝,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农历二月初二。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俗语云“民以食为天”,而人的衣食住行,皆取之于土地。因此,“土地爷”在民间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在山西,无论大户小户,在自己庭院的北房墙上都会用砖砌一个小龛,内塑土地爷泥像,每月农历初二和农历十六都要祭祀他。

人们祭祀日神、土地神都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然而仅仅有日有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水才能保证农业的丰收。这便出现了玉龙降雨解救苍生的神话。龙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连皇帝也借龙的身份以威慑臣民,故有所谓“真龙天子”之称。

传说玉龙因食用民间百姓们的炒玉米而获救,晋南地区便传下了吃玉米豆的习俗,所谓“二月二崩蝎豆”。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夕用碾压碎黏土,再细筛过,放在铁锅里加热,倒人豆子、玉米和白面团,搅拌后,炒至黄色即可食用。其味香酥可口,老少皆宜。

中和节的另一习俗是闹灶火。在山西,每年这天,各县的百姓都会云集起来,大闹灶火。传统形式有鼓车、高跷、抬搁、挠搁、旱船、花鼓等。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等。清明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成三冥节,它们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因为它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还并人了祭祖和寒食节,使得清明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便是禁火寒食。

禁火寒食是指清明节前两天,民间要禁火;食物以稠汤、麦糕、乳饼等为主。禁火寒食原为周代旧制,究竟是哪一天,历来说法不一。到魏晋南北朝时始确定为清明前一两天。据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至一百五日,却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这里说的冬至后105日就是寒食节。唐朝沿袭此制,清明前两天禁火,第三天即清明节晚上,由宫内传火,赐予近臣。有所谓“内宫初赐清明火”。能得到皇帝赐火者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他们得火后将传火的柳条插于门前,炫耀于世人。后来,人们争相仿效,就形成了插柳的习俗。过了清明,新燃的火称“新火”。唐代禁火寒食规矩甚严,违者处以死刑。因此寒食节前人们多制作甜汤,帮助寒食下咽。所以寒食节是吹箫卖汤的小贩们最高兴的日子。

清明节的另一习俗是扫墓,晋时称“上坟”。在古代,上自皇帝,下到百姓,在清明节无不祭祀祖先,也称扫墓,借以寄托哀思。孔子在《论语》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傺之以礼。”这种对宗庙、祖坟至尊致敬的习俗正反映了中华民族及炎黄子孙的善良及孝心。

阳春三月,正是春风徐徐、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大地一派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古代清明春游(也叫踏青)最早见于唐朝,到了宋朝踏青郊游之风十分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出北宋时清明时节汴京附近以汴河为中心地区的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人物栩栩如生,场面真切生动,是一幅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生活风俗画。画卷中有人物五百五十多个、牲畜五十余头、船二十多艘、车和轿二十多乘,充分体现了清明节郊游的盛况。

春游的习俗传承至今,全国各地每到清明前后,机关团体、学校都会组织春游,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可见春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端午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端五、重五、端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是楚国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才有五月五端午节的。

端午节首先要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四》解释:“古人以葫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早在魏晋,周处在《风土记》中就曾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足以说明早在晋时,端午节吃粽子就已成习俗了。端午节包粽子,祭吊屈原最早见于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亡,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此乃文献所记,民间还有另一个传说。

相传屈原投江以后,人们纷纷赶来营救,但为时已晚,于是有人将米饭和红枣等食品倒入水中让鱼虾龟蚌吃饱,以免伤害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民间赛龙舟粽子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纯米粽子,有糯米或黍米两种,吃时拌糖;二是有馅粽子,例如红枣粽和八宝粽。八宝粽以柿饼、栗子、果脯、肉、青红丝、莲籽等为配料,香甜可口。粽子发展到今天,口味多样,甜、咸、辣都有,角、锥、筒形俱见。其做法一般是将米、枣等浸泡后,用芦苇叶或玉米叶包好,再用马兰草捆扎,有的地方用五色线扎好,取避邪之意。包好摆置锅中,用箅子压实,倒水至淹没为止,用温火煮一夜,便可以吃了。

在古时,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本草纲目》中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燥湿,杀虫祛疾功效。”雄黄作为一种杀虫剂和消毒药,古代就已经应用了。《清嘉录》卷五《雄黄酒》中说:“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馀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处,以祛毒虫。”这一习俗最早见于晋朝,相沿至今。除了涂在小孩儿的额间和手足心外,还用白酒浸雄黄再泡白矾,谓之雄黄矾。被虫叮咬后,用雄黄矾蘸水涂抹可起到消毒解痛的作用。雄黄酒、雄黄矾一直以来都是古代消炎解毒之良药。今天,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已非常少见了,但仍有人用它来杀虫祛毒。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个重要活动。中国绝大多数县市都会在端午节划龙舟,尤其是南方。所谓龙舟,就是龙形与船的结合,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

龙的特征体现在龙头和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物,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人们会预先修好龙舟,训练水手,到节日那天进行龙舟比赛。比赛前,还须请龙、祭龙,然后再进行竞渡。

民间有一种观念,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传说中,五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加以预防,包括以服药和宗教手段来避五毒之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端午符、沐浴兰汤等等。在天津,端午节这天,已婚妇女要带领小孩到河边“躲午”,并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丢到水里,取小布人代替其受灾之意,俗称“狗咬灾星”。

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少女节、女节、女儿节、洗头节、情人节、双星节、双七节、妇女节等。除唐代有六夕,五代以七月六日为七夕节外,历代均以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它是为纪念牛郎、织女而流传下来的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有些地方流传着一种习俗:男女定亲后,女子要为未婚夫纳双鞋垫。鞋垫花样繁多,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鸳鸯配、龙凤飞舞等,颜色鲜艳夺目,是一种技艺相当精湛的刺绣工艺品。彩线里寄托着姑娘们无限的相思,条条彩线织出了姑娘们温柔多情的心,一双双鞋垫凝聚着她们良好的祝愿和纯真的情意。

有些地方习惯用当年生长出来的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纺织物,放置案头。有的用彩纸剪出上述人物和动物,贴于墙上。祈祷后,再拿7根绣花针,用彩线穿孔,能一次穿过7根针者,就算乞得了“巧”。

南方一些地方,七夕节这天,要在院里晒一盆水。一会儿,水面生膜,用手将绣花针轻轻放置水中,若针漂浮,谓之得“巧”。有的地方绣花针漂浮后,看水底影子,影中有动物,花鸟者,谓之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者,谓之“拙”,不得“巧”。现在这一习俗在南方仍然广为沿袭,深得青年人的喜爱。

中秋节

中秋节又名月节、月夕、端正月、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等。中秋赏月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在古典小说中曾流传有“唐王游月宫”的故事,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赏月在唐代就已有所记载。《开元天宝遗事》中提到,唐玄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和杨贵妃去太液池赏月。当他兴意正浓时,望见明月西下的景象,于是玄宗命人在太液池西岸修建一百尺的高台,称“赏月台”,准备以后与贵妃赏月用。

月饼赏月在今天仍然十分盛行,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一家人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赏着又亮又圆的月亮,真是惬意!

月饼作为中秋节特有的食品,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已很普及,明代进一步将其确定为节日食品。月饼是祭月供品,同时又是馈赠亲友的传统礼品。在古代,几乎家家都有故月饼的模具,节前自己制作,邻里互赠,早上给张家做,下午给李家做,俗称“打月饼”。

根据月饼皮的材料,月饼可分酥皮和提浆两种。酥皮图案简单,表皮薄如麻纸,层次分明,色泽金黄,食之香甜酥脆;提浆用面粉拌糖和面,内包馅,上模具打制,图案精美,有“嫦娥奔月”、“银河明月”、“犀牛斗月”、“月中折桂”、“吴刚伐桂”、“白兔捣药”等。按馅的材料分,月饼有五仁、枣泥、玫瑰丝等。

月饼一般以四块为一斤,意喻家庭团圆,同时也祝愿仙子嫦娥早结良缘。山西以南,讲究做一个特大月饼,专供祭月;山西以北讲究祭月用套饼,由小到大,垒起来像座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