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一红尘饮一
7357200000117

第117章 半生缘(下)

李川儿思前想后,在众人话中明白起来“母后虽然平日心情温和,可是一旦触犯这道义善恶之事,却是心性坚定,自有原则。父皇为了不让天下大乱,重蹈高祖李渊覆辙,避免儿子们互相残杀.这才想出了天下大同之策,便是先把这天下成统,民心归一,江湖这些小门小派灭了更是有益无害,等到几个儿子成长起来却又不给他们兵权,就算他们小打小闹也是私下争斗而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现玄武门的惨事。

等着无论李祐还是李承乾他们任何一人立下军功,父皇便可论功行赏,到时候册封兵权名至实归,其他王爷也只能望洋兴叹.所以要说商道一统,父皇便能从钱粮知晓儿臣们养兵多少。武林一统,他便能免去后顾之忧,再也不会有像广凉师一般的好手冒险闯宫了。

如此这般,无论几个儿子如何作逆,也乱不得这天下.”她想到这里终于明白自己父皇苦心,“杀天下而不乱天下.父皇端的好手段.可是母后心性我最是知道,让她眼睁睁看着青山派被灭怕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所以当年她与父皇意念相背,只能独自进山救人,却又迟了一步,这才落下心结,再也不见父皇.而且传言这幽谷中归隐了许多武林旧人.母后莫非想为江湖再留些血脉?”

“川儿.你想明白了?”萧衍几下斟酌也想出为何这观音婢要隐居幽谷,缓缓道“狄柔曾经说过,这幽谷前几任谷主都是心性善良之人,她们守护幽谷便是给前朝旧人,江湖难客留下栖息之地,所以你母后才收留隋朝罪人,让他们断去出谷年头,安心活在此处,也算积下福德。”

“我知道.母后这么做怕是也为了还父皇的杀戮罪孽.”李川儿苦笑道“可是…”她说完又凄苦般看着观音婢“娘,你不见父皇就算了…为何还不见我们这些儿女?”

烛九尊听了赶忙摆手摇头“当局者迷啊,丫头…你要知道观音婢瞧了多少兄弟相残的事实,又见了多少权力争夺的丑态,李世民那老头膝下十四子,恐怕大部分都有做皇帝的心,她本来就因师门被灭而心有苦结,如若再看你们自相残杀,只怕不是头疼这般小疾了…可是太子若不是皇子中最强势之人,天下又要大乱。”

“娘,那你是?”李川儿听得一惊,心中却还是觉得面前母亲不仅有慈母的温柔,更有威仪天下的心思。

萧衍闻言已是明白“长孙皇后想让儿子们争个高低,却又不忍看见自己三个子女有个闪失.”

广凉师叹了口气“生在皇家,一切自有定论,皇位之争避免不了。阿婢不忍见你们相残可是这权利争斗也是化解不得,再者…”

“再者。”观音婢声音透着坚定,回道“大唐需要一个明君强帝,你们必须选出一个能够带给天下安定的强人,而不是一个愚夫。”

李川儿听得一愣,“母后到底是大唐的文德皇后,虽有妇人的温柔,也不是母仪天下的智慧。”

“李世民这步棋走的却是没有错.”任广凉师和李世民有难解之仇,可这老头依然明理说道“如若换了老夫治理这大唐,只怕也难免不这么做.杀天下不乱天下,甚是高明。归兵权,统商道,如此这般无论哪个王爷造反,百姓也不会回到那战乱年景。”

“高明什么?灭的倒不是你南柯堂。”萧衍听的冷笑几声,“你可知世间人人皆是平等,为何非要杀这无辜之人,换来天下太平?”

广凉师听了他的话,也不免点头“你小子无拘无束,这点倒是不错,不过如何顾及百姓又不让他们遭受战乱之事,你可想过没有?”

“立法不可么?”萧衍想了片刻,忽然回忆起那西州赌坊旧事,以前无论何种难缠的酒客贵人,官差商贾,输了钱都按赌坊规矩处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他想到了立法。

“大唐没有刑法么?”广凉师冷笑道。

“有又如何?世间谈的最多是法么?这群自以为是的读书人整天谈的是诗词歌赋,德才儒学。要是换做我西州鹤归楼的做法,立了规矩就要谈规矩,不谈规矩谈人情世故,谈德才道理,要规矩何用?要法何用?若是和武林商道都立下规矩,我瞧也不用那般天下大同来的麻烦。”萧衍争锋相对,不落下风。

“是么?你要学那秦始皇焚书坑儒么?倒是个尊法家的小子。”广凉师越听越奇,只觉得身旁这黑袍小道有趣至极“小子,你这话老夫也不知道对错,因为世间从未有过。也罢,有能耐你便做出看看。”

“做便做。”萧衍朗声答道,回头看着李川儿,朗声道“我定然要帮川儿争得皇位,改了这杀伐天下的王道权术。”

“萧衍.”李川儿见他目色坚定般看着自己,分明心意已决,不免涌起莫名的力量,自己当下收了女儿姿态,退后一步恭敬说道“母后,你这头疼之疾儿臣知道如何医治了。”

“哦?我家川儿会行医了?为娘数年不见你,还是长进许多。”观音婢声音温柔,慢慢打量着身边女孩。

“娘怎么取笑女儿了,我哪会行医治病.”李川儿笑道,片刻自信言着“我要给娘治这头疾,却是通过治天下。”

广凉师闻言点头,“阿婢的心结在这天下所归和江湖不复,这丫头倒是心里明白。”

“川儿啊,娘从小就听你说要做皇帝,开明治,宽民生。我还奇怪女孩子不爱针线爱戎马,现在长大看来你还确是较真的人.”观音婢对自己这亲生女儿甚是了解,当年在青山派看她长大便是如此。李川儿从小和青山遗孤长大,心知民间寒苦,人情冷暖,善恶怨仇,所以立下如此志向。

“娘知道女儿较真便好,父皇虽然管了这大唐天下太平,不过女儿缺不满意,我要把大唐治理的更加适合世人生存!”李川儿自信回道。

“哦?”广凉师听的也是一奇“你和这小道士倒是志同道合,那你给老夫说说看,如何治的更好?”

“叫人人有地种,有酒喝,有肉吃,有衣穿。贼惧法,商敛财,士诵书,各行其道。”烛九尊摇着脑袋似在胡言乱语,却又说出一些门道。

“哦?臭胖子懂得不少。”广凉师惊讶道,却又想起他的两个弟弟本就是前朝重臣,对着治国大道也是了如指掌。再者隋朝纵已经覆灭,不过前朝的运河养民之策倒是上佳良方。

“大胖子说的不错。”李川儿点头赞道“不仅如此,还有萧衍的立法治民,儒家的大道均是在想法上统领百姓,几百年也还好,如若长久怕是会断了民智,所以不如来个赌桌天地,单双为数的痛快,凡事立个规矩照个法,竟尊儒又行法家未尝不可!”

“好.我女儿长大了.”观音婢见她再无感伤之态,却是侃侃而谈颇有君主气质,“可是女儿啊,娘还没听过女儿家做皇帝呢。”

“娘不也是女儿家么?做个幽谷谷主绰绰有余,女儿是娘的女儿,更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这皇帝有何不可?”李川儿双目坚定,朗声回道。

“好!哈哈哈,果然和阿婢当年性子一般,柔中带刚,心怀天下。”广凉师拂须笑了几声,欣慰般叹了口气“阿婢,你有这样的女儿,端的好福气!”

观音婢也温柔般打量着自己女儿,心中暖暖,就像当年的自己立在眼前,好似十余年隐居的独苦尽皆化去“川儿…你要选好自己的路啊…”

李川儿端端立在她身前,折扇锦袍,面带微笑,双目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