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7230800000058

第58章 吴琼 感悟恩师许毅

2002年12月8日下午5点,许老家中,他老人家为我亲笔题词“山登绝顶始为峰”七个字,勉励我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不能失去原则。做学问只有对信念的不懈追求,只有达到最高的境界才能称之为学问。如同登山一样,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从此,我将其作为我的人生信条,珍藏在心中。

初 见 许 老

我是一个在基层工作多年,出身平民家庭的农家子弟。早在80年代,我在财政部门工作期间就留心许老在各种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并有意识地进行摘抄,至今还保存大量的摘抄笔记。从那时起,他的思想开始渐渐地影响了我。从此,在我的心中就萌发出这样一种愿望,要是有一天能亲眼见到许老,并能有机会接受其谆谆教诲该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啊。15年后,即2001年7月9日上午9时,在财科所1012房间许老的办公室,我见到了我景仰已久的人——许毅老先生。我带着许多困惑的问题,以期老先生能给我释疑解惑;我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以期老先生能原谅我的冒失。两个小时的谈话使我忘记他老人家的真实年纪,他思维敏捷,对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厌其烦地进行了解答,我顿觉开朗。他的豁达,他的睿智,他的平和,他的人格魅力,没有一点架子,使得我的第一次见面印象极其深刻。从这时起我就萌发出报考许老的博士研究生、追随其思想的决心。

成 为 弟 子

经过我4年的不懈努力,通过激烈的竞争考试,2005年9月1日,我终于被财政部财科所正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有幸成为许老的弟子。开学了,见许老了,他对我说,你是搞投资的,我已为你指定阎坤教授,具体辅导金融方面的理论。她是一位心细且非常有才华的人,要虚心请教。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学习,论文选题要早准备。啊,我第一次感受到恩师的阳光,我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调 跟 随 研

2005年9月19日,也即我开学后的第15天,第一次随同许老前往安徽进行农业产业化的专题调研。而在此之前他已在江苏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调研,按理已是相当疲劳。5天的行程,5个地市县,驱车2000多公里,我们师徒一行走乡、访村、问企业,并和当地官员一起理思路,谋发展。虽是一路风尘,可他依然是毫无倦意。年轻人的我们都感到疲惫,更何况是这位已89岁高龄的老人。对此学生们深感心疼。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长期的社会革命生涯中,他早已练就了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到一处,当地同志都对许老这种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忧国忧民的心所感动。安庆市财政局的领导说:“许老您这样年高辈长,还在为农村发展,农民疾苦而奔走呼吁,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要专门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号召向您学习。”而他却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我们共产党员没有退休的时候。”他笑道:“‘文革’期间说我是走资派,现在走资派还在走。”是啊,他是为9亿农民的福祉在奔走呼吁。革命者永远年轻,因为他心中装着9亿农民,谁说他已90岁了,他才45公岁呢。此行安徽调研,我又一次感受到恩师为人、为学、处事的风范。

舐 犊 情 深

恩师的喉咙沙哑了,我开窍了;恩师的眼睛看不见了,我心明亮了;天色已晚,恩师独自回书房了,望着恩师的背影,学生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学生我在恩师家中经常遇到的情景。我虽然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还很贫乏,为使我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少走弯路,恩师经常在其寓所为我耳提面命,亲自制定读书计划,指定阅读文献。即便是在多次动眼疾手术期间,还关心我的学习情况,2006年1月3日,也就是他刚刚第二次动完眼疾手术的第二天,就把我喊到家中,当他得知我的研究思路正确时,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吴琼,我原来很担心你入不了门,现在你路子走对了,我不用着急了,好好把握,做好选题,将来,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论文,而且还真的为国家做出贡献了。”此时天色已晚,我实在是不忍心打扰他了,要知道他是在刚做完眼疾手术的第二天就见我呀!于是我便起身告辞,目送他一点一点地摸着墙壁回到书房,望着他的背影,再看看墙壁上我未曾谋面的师母的画像,再闻闻家中散发的淡淡花香,啊,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什么情怀!这是只有存在于师生之间的舐犊之情啊!此时,我心酸楚,我思万千,我眼湿润。

学 会 感 恩

屈指算来,柔情滑落指间,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是家人给了我亲情,是朋友给了我友谊,是不幸给了我成熟……但在这一切之中,有一种原料是根基,有一种色彩是底色,有一种力量是支撑。这就是近一年来恩师的传道,授业;这就是近一年来恩师的教诲,叮咛;这就是近一年来恩师的批评、怒斥;这就是近一年来恩师的呵护,引领。大爱无言,真爱无怨,是恩师的白发告诉了我,爱是春晖融雪;是恩师的背影告诉了我,爱是一种给予。感念师恩,赧赧汗颜,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可我又为恩师做了什么?感恩是投桃报李,可老师从不索取。恩师您是巍峨的高山令人景仰,恩师您是怀珠的河蚌含辛茹苦,恩师您是燃烧的红烛光照四方。最后请接受一个农家子弟的祝福吧,祝您安康如意,幸福年年,天天快乐。

写于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