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7230800000045

第45章 陈冬红 青山在 人未老——感悟我的导师许毅

庆贺我的博士生导师90华诞和从事财经工作65周年暨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建所50周年之际,将我对导师的感激、崇敬与爱戴之情凝聚成文字,以此作为献礼献给我敬爱的导师——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历史学家、财会专家、一代学术泰斗许毅教授,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一个年已九旬的人,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人生璀璨,威望不衰,令人仰慕不止。这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在哪里?秘诀是什么?作为他的学生略有感悟。

强大的人格魅力。人们常说,美丽能吸引人,财富能诱惑人,权力能征服人,但它们皆不如人格魅力更让人钦佩、更使人折服、更令人敬仰。这种人格魅力是更高层次的吸引人、感染人、征服人的力量。在我的导师许毅教授身上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也是他被人仰慕、受人敬重、久负崇高威望的力量所在。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作为一代学术泰斗,许老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早年投身革命,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历尽艰险、英勇的敌工科长,他受命于危难之中,1941年开始从事革命根据地财经工作;和平建设时期,他发奋钻研,成为治国安邦的专家、成就卓著的学者,而今已是著名经济学家的他,从事财经工作65个春秋仍在继续为他不变的信念和钟情的党和人民的事业笔耕与奔波。在他心目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坎坷,他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做人信条,一切从国家需要出发,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舍身忘我,无私奉献。他锲而不舍,呕心沥血,全心致力于党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辉煌。在跟随导师学习和相处的日子里,作为他的学生无处不感受到他这不变的情怀和奋进的脚步。

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财政经济理论和高级专门财经人才的迫切需要,时任所长的他,敢于开拓,不畏艰难,以其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迅速展开了我国首家财政科研组织机构及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恢复和创建工作。为把财政部科研所与政策研究关系密切的优势发挥出来,把研究生部在培养高级财政科研应用人才方面的作用挖掘出来,他率领大家奋力拼搏,大胆创新,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出成果、聚英才,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创立了我国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高级应用人才培养、政府决策智囊三位一体的制度模式,在财政学术咨询研究领域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时,在他主持和推动下,财政、税务、投资、企财等各种专业学会协会相继成立,各地财政研究服务机构也纷纷建立,“中华群体”迅速发展到了25家,财政学界一片繁荣。他也作为我国财政理论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的创始人,广义财政学的倡导者,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的奠基人、财政科研所发展的奠基人等,为财政部科研所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大家的敬重和爱戴,被亲切地尊称为“许老”。作为他的学生,每当耳闻目睹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无不为之钦佩和自豪。

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流静水深,面对成就和赞扬,许老始终保持平常人的心态,淡泊名利,不落流俗,其人品之高洁,堪称学界楷模。他虽是投身革命半个多世纪的前辈,又是造诣颇深、享誉国内外的学术大家,可他没有架子,跟他学习、与他相处,始终给人以宽厚谦和的长者印象。“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心地坦荡,以诚相见。在根本理论问题上有分歧,他总是坚持‘争鸣’的科学态度:对于错误的观点,他毫不含糊,无论是谁提出的,他都坦诚地、毫不隐讳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以不同方式进行批评。批评有时是尖锐的,但再尖锐也是摆事实、讲道理,是对事而不是对人。”他心底无私、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可敬可亲。

提携后学的博大胸襟。他甘为人梯,当国家建设需要的时候,他毅然放弃实际业务部门的领导岗位,从事财政科研和培养财经高级应用人才的工作,情愿把自己当成一个支撑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财经后人。

豁达超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总是坦然面对一切困难,勇于拼搏,他坚信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能够更加富强并成为世界强国。他有一种大家的领袖风范和大无畏的“霸气”。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顽敌。他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坎坷,但他从来没有退缩过。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有许多探索性的深邃思考,闪烁出先知般的光芒。他风趣而又幽默,对年轻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使人感到师从于他、与他共事很有奔头。许老如此丰富而独特的人格,展示了一个革命家、理论家、实践家、社会活动家完美高大的形象。

严实的治学风范。许老不仅是老一代革命家的杰出代表,科学研究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术研究上有一系列重要贡献,而且在治学方面也是典范。他治学严谨,造诣精深,治学理念、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都体现出一种高水准、严要求、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

在治学理念上,他反对闭门造车和脱离实际的空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善于从现实中探索研究理论问题。他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家,知识渊博,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财政理论研究方面,他是我国财政科学学科体系奠基者和创始人,著有《财政学》、《走向新世纪:中国财政经济理论丛书》、《清代外债史论》、《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四卷本等学术巨著和理论文章百余篇部,他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理论观点在国内外都有重大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在理论研究工作中取得如此丰厚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他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研究理论,而不是为研究理论而研究理论。他是一位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每项论著都是理论与革命和建设实际结合而形成的,所以他的研究成果总能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作用,他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总能在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产生重大影响。

在治学态度上,他认真勤奋,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他有一股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的精神和穷追不舍的韧劲。他虽年已九旬,但工作起来简直像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学术会议上,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在报纸图书和名人列传中,经常看到他的名字和关于他的介绍。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他总是力求掌握全面而又真实的情况;对于应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的问题,他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求证,力求提出独到的见解。他判断是非对错,只看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真理,从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学术感觉,对财政现象的本质和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的把握有一种近乎无误的感觉,能悟出常人意识不到的奥秘。

在治学方法上,他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求真、求博、求通,注重调查研究,兼容并蓄。在求真方面,他善于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实际,走遍了全国无数个城市和乡村、企业和部门,考察了解实际中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求博方面,他善于动员各方力量汇集积累来自不同方面的有关资料与信息,并加以归纳和整理,便于全面吃透情况;在求通中,他注重古今中外问题的研究,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运用有关理论把所有相关情况综合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内外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力求贯通将其上升为新的理论,从而用于指导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分析和思考有时是独立的专题研究,有时是组织大家进行的集体攻关。许老早在革命根据地从事财经工作时,曾先后担任过粮食局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预算处长、工交司长、银行行长等职务,理论和实践的功底都很深厚,长期的实际工作也养成了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自己独到的治学方法。作为他的学生对此受益匪浅。

慈父般的谆谆教诲。许老是个严师,又是宽厚慈爱的长者,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财经学界的圣贤。作为“博导”,他不仅博学多能而且善于指导。

许老爱生如子,润物无声。他最关心学生的是做人,要求学生做事先做人,要厚德载物,脚踏实地,爱党爱国,实事求是,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个对党和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人。他常说,没有本事怎能成就大业,没有功底和真功夫怎能长久,没有坚忍不拔的执著和毅力怎能立于不败之地,但这些都以做人为本。他总是告诫我,时间、地点、条件会变,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能变,执著的追求不能变,研究问题和做事情要把握好这个原则,做人也是如此,要学会松树和猴子的本领,做时代的先锋。他对我批评起来一点不留情面,非常严厉,让你没有退路,逼你不注意不行。批评虽然“狠”了点,有时甚至有点委屈,但我知道这是他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和鞭策。

许老反对死读书。他常说,学问就是不仅要学而且要问,不仅要问别人而且要问自己,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敢想敢干,特别在做学问方面,要敢于大胆设想,并认真去求证。在科研和学习过程中,许老也一再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抓住基础理论和改革实践中的重大课题,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理论研究与历史考察互动,敢于作自我批判和系统反思,关注现实,中西贯通,练就扎实稳固的专业基础,广阔开放的研究视野,深厚的理论修养,敏锐的学术感觉,独立开拓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敬业品格等。他还教导说要想在科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首先要有过人的毅力,这是基本功。有一天,我发现他很疲劳,就劝他保重身体,他笑了笑说,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创造、在于发现,保重身体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地把研究和事业向前推进。这的确是他的肺腑之言,要问许老有什么养生之道,我想这就是他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献给了财经科研事业,工作不息,奋斗不止,这正是他追求的幸福所在。

我初次接触到“许毅”这个名字,是在一本蓝皮烫金的《财政学》封面上,后来读了他许多书,很是受益,因其文而崇其名。做他的学生之后才得以体会和目睹他经济学大家的风采和崇高。在我考取并师从许老读博过程中,有幸亲耳聆听、细细领悟许老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思想以及他研究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关于他的主体论、结构论、机制论、制导论以及涉农理论、财经史论等的经济理论思想和观点以及他那以国家和人类的富强、幸福为己任而执著的、不知疲倦的、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和敢于坚持真理、大胆探索的精神境界与人格魅力给予我的教育和启迪,使我有勇气对资源配置追求以平衡为目标的拓展性难题的研究工作坚持下去。

许老对我的博士论文《资源配置论》给予了很多具体指导。“资源永不枯竭”,就是在许老深刻思想启发下提出的一个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命题对于经济学中“资源稀缺”的基本观点显然是一个大胆的挑战。资源是稀缺的,所以要珍惜和配置利用好有限的资源;资源永不枯竭,是就“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手段共同发展”而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创造和开发出新生资源。这恰恰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相对完整、连续不断、无穷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迹。因此,仅仅看到资源稀缺还不够,还要看到资源永不枯竭。他鼓励我要敢于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他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坚持追求真理的勇气和胆识使我深受启迪。

在许老的亲切指导和言传身教下,我无论在学业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教益。许老常教导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课堂上的从师学习可以让人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训练,但更重要的还是在科研过程中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感悟新知识。要注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把所掌握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要敢闯,敢于在实践中摔打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要怕艰苦,只有经过实践的艰苦磨难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始终站在理论研究的最前沿,达到人生境界的制高点,做一个对党和人民、对国家发展有贡献的人。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2004年年初经过全国公选,我接到了赴宁夏任职的通知,许老得知后坚决地鼓励我去,到西部去锻炼自己,亲身经历西部开发,建设西部,为促进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点事情。他这种激发学生学无止境,敢于不断进取,乐于艰苦奋斗的谆谆教诲,使我铭心铭志。

崇高的思想境界。许老德高、学高、技高、身正,勤奋、执著、奉献、忘我,有道、盛德、至善之完美,为后学之楷模。

他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思路清晰,眼界开阔,思想敏锐,乐观善学,与时俱进,视事业为生命、造福人类为己任,求实创新,不断探索,为推动我国财经科研和财经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财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卓著,深受财经工作者和学术界的衷心爱戴和敬重;他一生坚持正义,热爱人民,浩然大气,仗义执言,胸襟坦荡,豁达大度,平易近人,肝胆相照,关爱学生,厚德载物,理想信念坚定,品格高尚,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财经新人。为弘扬以许毅为代表的老一辈财经理论工作者严谨、务实的学术精神,财经各界及许老的学生共同发起经批准成立了以许毅名字命名的“许毅财经科学奖励基金”并设立了“财经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企业管理创新奖”、“最具潜力青年奖”三大奖项,以鼓舞和激励后人。无论是许老人格魅力、治学精神,还是从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事业的追求以及诲人不倦的师德都体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

境界是一种风格、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对党的事业的忠贞,坦然从容的神态和情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求真求善之崇高境界和永不言退之学术锐气,这是许老精神真正的内核。许老一生学识渊博、学力深厚、学养有素,贡献卓越,品德高尚,不愧是德高望重、思精研深的一代宗师,令人高山仰之。他是一面旗帜,照亮一片天空,展示出一种境界,而被人们所崇敬。90年的光辉历程,90圈的大树年轮展示了许老人生的巨大价值。

古语说:仁者寿。许老乃仁慈、仁爱、仁义者,所以高寿。衷心地祝愿我敬爱的导师:生命之树常青,思想之树常新,学术之树常绿。

写于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