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7230800000027

第27章 汪建熙 学以实事求是教以德才育人

许毅教授是我国财政学领域泰斗级的领军人物,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学领域内重要的专家权威,同时也是我的老领导和导师之一,对我的学习、工作和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很多关怀。现在许老即将年届九旬,借庆贺许老九旬华诞之际,我想谈一谈学习许老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表达对许老关怀培养的感激之情。

认真学习和领会许毅教授的理论精髓

许老从事财政工作以来,特别是主持财政部理论研究工作之后,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学术文章,做过难以数计的报告。许老的研究以财政领域为主,涉猎甚广。翻开许老的著作,立刻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贯穿许老财政学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的始终如一的一条红线,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思考和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包括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史,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在许老看来,当前的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延续,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解剖、分析、阐释、说明的。许老正是以此为一生的使命,从未间断地学习、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并以此作为理论的武器,来指导日常的实践和对中国的财政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进行理论研究工作。

许老的这一思想,在他的《中国特色论》前言中做了很好的论述。他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能变,但是它的具体应用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两者的相互适合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一定条件下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恰恰又会不适应于生产力的新发展,两者总是在动态中获得平衡。”

财政学研究和财政工作是许老倾之毕生的事业。对于财政学的理论基础,许老如是说:“财政的分配关系是经济基础,国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分配的依据是财政政策。手段是杠杆,这属于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行为,属于上层建筑;财政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职能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分配是通过制定政策以国家行为组织的,一切财政的分配行为,都是国家行为。它必须通过各种杠杆作用于经济基础。只有理解、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功效,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因此,我们研究财政学,就必须以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针,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理论基础,以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再生产原理为理论基础,用这个理论基础来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

从以上引述的论题不难看出,许老完完全全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

我个人认为,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毕生钻研和精深理解之外,许老70年来大量的革命活动和财政工作实践是许老理论研究的极其丰富的源泉。诚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由于许老长期担任财政部门的领导职务,就使得他对我国的财政工作能够站在较高的位势上,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来把握。

还需要特别提出的另一点是许老自改革开放之初起,就受命主持对革命战争时期财政经济历史的研究以及后来对旧中国外债史料的研究。通过20多年来对外债史的研究,许老创造性地提出清政府向外国借债和举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式的资本原始积累的特殊形式,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许老以对外债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探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演变的原因,通过对这些因果演变的规律性认识,加深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了解,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直追溯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由来。这样,在许老那里,从晚清到当代,中国财政经济的发展过程就全部贯通了,许老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也得以形成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只有把握住许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和对中国近代财经史的研究这三点,才能真正读懂许老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许毅教授培育我们成长

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从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财政部财政科研所研究生部,攻读西方会计硕士学位。其时,许老是财科所的所长。正是许老和杨纪琬教授于1979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财政学硕士和会计学硕士的研究生部。当时我们会计学专业有些专业基础课是与财政学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课的,因此有机会亲耳聆听许老的授课。同学们都为许老极其丰富的财政工作经验和十分深刻的学术思想所折服。实际上,当我还在人民大学财政系读本科的时候,在学校就听过许老的讲座。虽然已经是二十四五年前的事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重新出现财政赤字。当时人民大学财政系有的老师提出可以向西方国家学习,采用赤字财政的政策。许老一见到这几位老师就严肃地说,财政赤字是可以的,赤字财政是不行的。

颇为当时财科所同学津津乐道的是1984年秋天的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讲话的有三位领导,一位是当时分管财政科研所的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李朋,一位是时任财科所所长的许老,还有一位是财科所研究生部的另一位创办者,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的杨纪琬教授。李朋副部长的讲话完全体现了当时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改革开放的思路;许老则循循善诱地向青年学子们讲解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杨老向大家介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会计领域内的最新动态。三位领导,三位长者,参加同一个活动,同台讲话,但讲话的内容与风格完全不同,各讲各的,然而他们又是那么完美的默契。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使得学生们享受了一顿政策、理论和知识的盛宴。

硕士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财政部所属中国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工作(后又称作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仍然在许老的领导下,因为他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在咨询公司工作期间,时常得到许老的关怀和指导。那时,我一边工作,一边攻读杨纪琬教授的在职博士学位。当时由于工作十分紧张,出差非常频繁,所以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我完全无法顾及博士学位的学习。许老对此十分焦急,专门找我谈话,要求我高度重视博士学位的学习,早日完成学位的攻读。与此同时,许老指示公司领导,不管业务工作有多忙,一定要让我半脱产,以保证学习所需的时间。在许老和杨老的关怀下,我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学习。

说到许老的关怀,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2000年底我刚从英国回到国内工作不久,因为患病,住院治疗。记得2001年1月3日北京下了一场雪,就在这一天我接到许老的电话,说要到医院来看我。我连忙阻止,因为许老当时已是84岁高龄了,况且地上的积雪对年纪大的人相当危险,而且天气又十分寒冷。许老没有理会我的劝阻,第二天准时出现在我的病房。许老的关怀令我十分感动,然而我还是不明白许老为什么非要赶着雪天来看我。许老解释说因为他第二天急着要去安徽出差。我很好奇许老这么大年纪了,还出什么差。许老说: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要大力加强西部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为此许老要去安徽阜阳考察当年农村改革兴起时以及此后农民是如何转变观念的。后来,在许老的《中国特色论》中看到《安徽阜阳市农村税费改革问题调查报告》,应当就是那次考察的结果了。

许老对我个人的培养与关怀使我铭记在心。更使我感动并一直鞭策我不断努力的是许老毕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希望许老的弟子们,财科所研究生部的年轻同学们都能学习和继承许老的这种革命精神,不断发展光大,继续推动我国财经科学的研究。

写于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