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多是让亡人左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右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或银子,而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或当时社会上通用的硬币,如大铜子、小钢板之类,最不济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所以,历代的陵墓都有过盗掘的现象。尤其是帝王陵墓,随葬品大都是稀世珍品,更引来无数觊觎者。为了保证亡人能够落个尸首完整,据说,凡是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比如老年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这时,家属必须把它们放入棺内。还有,过去有太监因为“净身”而割下来的生殖器,也要在这时候放入棺内,说是“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入殓后,雨打棺。否则,以为后代子孙会遭贫寒。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六)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因为与死者关系远近亲疏的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就有许多区别。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讣告以后,要及时奔丧、吊丧。子女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等,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更有一路哭来的。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至有人劝慰才停止。比较亲近的亲族成员也要表现出哀痛。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锡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排不上号。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这是最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在浙江一带,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鼓”。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二下,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迎接。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然后垂泪痛哭。有的地方在灵案上放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儿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匆匆踉跄。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萦绕在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自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来吊唁的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拜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鹅为祭礼,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有些还哭唱出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煮熟的猪头、鹅两样为一副,到时一副供奉灵前,然后从上辈到小辈按顺序拜祭。死者的子孙全体跪于灵前,拜吊痛哭。而宁波一带的吊唁礼仪则别具一格,而且祭品也别有一番风趣。灵前摆上由火腿制成的琵琶琴,用熟猪头作头,熟猪肺和猪肝作身,制成的姜太公,饰着彩带的白鲞,用熟猪肚制成的白象,煮熟的鸡制作成的凤凰,悲悲切切的灵案如一台小小的食品工艺博览,是家眷对亡灵的一番心意和良好的祝愿。吊唁开始,爆仗齐鸣,礼仪程序非常有讲究,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专门设一赞礼生手持焚香一束,立在东面。另外设一个赞礼生立在西面。最后,要燃放爆竹,以标志祭拜礼仪的结束。
丧葬携礼吊唁的习俗也是比较古老的仪俗,这种礼品的作用又可以分成两种,即对死者的吊唁和对生者的抚慰、资助,前者叫“赠”,后者叫“赙”,挽联、匾额等大约属于前者,挽幛等则属于后者。
现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再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注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七)丧服
在所有的这些丧葬习俗中,丧家必须穿戴丧服。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传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第一等叫“斩衰”,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衰”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衰上衣下裳都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衰。对“衰”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衰。次等孝服叫做“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衰,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孙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他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 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谓之“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大功”是轻于“齐衰”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可见,传统礼仪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
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八)出丧择日
尸体收殓之后就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丧,又叫“出殡”“送葬”。停尸祭祀活动后就可以出丧安葬。在许多民族中对出丧日期都要慎重选择。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按照迷信的讲究,凡在奇月死者,应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应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若不能及时葬埋,可先柩起来。在河南一带,还有埋葬忌月的习俗,并且与姓氏有关。据说,张、王、李、赵四姓人,禁忌六、腊月动土葬埋。其余姓氏,三、九月禁忌动土葬埋。若忌月有丧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殓葬,必得避开忌月才行。如特殊情况需及时出殡者,也只能先用青砖柩之,不得入土葬埋。台湾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七月十五日为鬼节,该月阴间的鬼魂要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故忌此月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