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无间道
7198800000051

第51章 情报战中的美女将军

抗日战场上,不仅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男子汉,还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美女将军。当然,当时女性参战的人数较少,并且大多数女性都被安排在后方,负责后勤、医护和情报工作。这些女性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就拿军统局来说,军统局里,就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女特工,比如刺杀大汉奸殷汝耕的女特工向影心、抗日明星徐来、胡宗南的妻子叶霞翟和军统唯一的女将军姜毅英,她们都是抗日战场上的巾帼英雄。

江山帮里的美女情报员

军统局的女特工数量并不少,然而大多数女特工的军衔都很低,但却有一名女将军,她就是姜毅英,女将军姜毅英是军统局里最出色的女特工。那么为何姜毅英能够脱颖而出,升至将军军衔呢?这还要从姜毅英的性格、出身和功绩说起。

姜毅英原名姜鹤根,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县,和军统局局长戴笠是同乡。戴笠喜欢用老乡,总觉得自己老家江山县的人相对更值得信任些,所以当时,军统局里最受戴笠器重的就是江山帮,而姜毅英就是江山帮中的一员。军统江山帮,当时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四绝”之一,由戴笠创建,深受戴笠重视。戴笠十分信任江山帮的军统特工,认为这些人对自己最忠心,并且永远不会背叛自己,戴笠还经常派江山帮的特工监视军统内部的其他特工,有时候,为了防止别人偷听谈话内容,在交谈时,戴笠都会用江山话和江山帮的特工交流。

军统局有许多江山人,他们大都是戴笠招进军统局的。自从戴笠成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后,偏居于浙江一带的江山人,听闻自己的同乡里有这么显赫的人物,便纷纷从江山县走出来,前来投奔戴笠,以求一个好的前程。戴笠对自己的同乡向来来者不拒,不论这个人资质好坏,能力高低,戴笠都愿意尽其所能,给同乡安排个合适的职位。戴笠的这种做法,使得国民政府中的江山人越来越多。在国民政府中,获得中校以上军衔的江山籍官员多达70余人,获得少将以上军衔的江山籍官员多达20多人。

在军统内部,最受戴笠信任的江山籍军统特工共有14人,军统内部将这14人称为“江山子弟兵”,军统外部将这14人称为戴笠的“十四亲信”。而姜毅英,就是这“十四亲信”中的一员。

姜毅英自小就和其他女孩不同,她不喜欢和女生一起玩,就喜欢和男孩一起玩,她和男孩一起下河游泳、上树掏鸟蛋。姜毅英从小就十分好强,不管在哪项游戏中,输给了自己的小伙伴,她都会在暗地里苦下功夫练习,直到自己在游戏中,能够获得第一名为止。也正因为如此,她渐渐成为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姐大”。

姜毅英从杭州第一高中毕业后,没有按照父母的期望进入女子大学读书,而是考进了杭州警察学校。在学校里,姜毅英不服输的性格一次又一次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女孩子的体能、力量都不如男孩。所以,初入杭州警察学校时,姜毅英在体能训练中,即便咬紧牙关拼尽全力,也只能位居男生之后,而每天的训练结束后,她常常累得一动也不想动。然而,姜毅英不服输,她看到那些男生们在训练后,依旧生龙活虎地在操场锻炼,她忍不住从床上爬起来,拖着两条灌了铅一样沉重的腿,到操场上跑步。

就这样,一段时间后,姜毅英的体能有了极大的提升,她在训练中越来越轻松,训练成绩也越来越好,最后,竟然常常雄居警校前三名。这让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对她不得不刮目相看。

戴笠在视察杭州警察学校时,听下属报告,警察学校里有一位好强、倔强的江山女生,戴笠心生好奇,暗地里观察姜毅英,竟然发现,姜毅英不仅十分符合自己心中江山美女的形象,而且还有男孩般的豪气和勇敢,当然,也不乏女孩应有的细心和坚强,戴笠暗自思量,这样一个女孩,如果好好培养,一定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因此,戴笠叮嘱警察学校的老师,一定要好好培养姜毅英,不能埋没了这样一个好苗子。姜毅英自己却不知道,自己还没从警察学校毕业,就已经被戴笠关注很久了。

姜毅英从杭州警察学校毕业后,立刻被戴笠招入了军统局。戴笠将姜毅英安排在十分重要的译电部门,这个部门里,几乎全是江山人,由此可知这个部门在军统局的重要地位。戴笠还十分关照姜毅英,经常嘱咐译电部门的老特工,一定要认真教好姜毅英,尽快将姜毅英培养成出色的军统特工。

戴笠如此关心姜毅英,姜毅英自然也没有让戴笠失望。

很快,姜毅英便成为译电部数一数二的破译能手。随后,戴笠将姜毅英调至厦门电台,担任主任报务员,专门负责监测敌军情报工作,破译密码。

在厦门电台做主任报务员时,姜毅英遇到了有“军统电讯第一人”之称的魏大銘,并拜其为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再加上姜毅英十分好学,不久,姜毅英就在情报工作中立下了奇功。

破译珍珠港密电

破译敌方电报密码,是每个特工组织都十分重视的工作,而电报破译工作的重要性,在特工工作当中也堪称第一。李士群曾经这样说过,破译了对方的电台等同于将对方的行动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译电工作是一项十分机密、十分重要的工作。戴笠对译电工作也非常重视,他特意向蒋介石申请,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特种技术研究室,专门负责破译汪伪政府、汪伪76号的电讯密码。

这个研究室由“军统电讯第一人”魏大銘担任技术研究室主任,下属成员全部由魏大銘亲自挑选。魏大銘挑选了30多名在情报破译工作上极有天分的军统特工,进入军事委员会特种技术研究室工作。作为魏大銘的得意门徒,姜毅英自然也在这30多人之中。就在这间研究室里,姜毅英破译出一封震惊中外的无线电电报。

1941年12月初,姜毅英截获了一份日本军部发出的无线电报。这封电报的发报手法与军统局以往截获的日军电报都不一样,姜毅英敏感地意识到,这封电报一定记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姜毅英立刻投入到对这份电报的破译工作中,经过几天几夜的研究,姜毅英终于找到了这份电报的破译密码,破译后,她发现这份无线电报的内容居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将偷袭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

姜毅英片刻不敢耽搁,立刻将这份电报上交戴笠,戴笠看后,意识到这份电报非常重要,便迅速将电报转交给蒋介石,蒋介石收到电报后,当即命人将此事通知美国政府。

戴笠在将电报内容告知蒋介石的同时,也将电报内容告知了军统美国站站长肖勃,肖勃立刻将这份电报的内容转达给美国五角大楼海军司令部。

然而,蒋介石和戴笠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视为珍宝的这份译电,在美国人眼里居然一文不值。骄傲的美国人认为,连他们的情报机构,都没能截获日本军方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以中国目前的情报系统,不可能截获并破译出这样一份电报,所以,这封密电,一定是立功心切的军统情报员杜撰出来的。

很快,美国人为他们的骄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和海军航空兵突袭珍珠港,毫无防范的美国海军节节败退,珍珠港很快被日本军队占领。

日本军队成功偷袭珍珠港后,姜毅英又陆续截获了以下两份情报: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军部将派遣谍报员吉川少尉前往珍珠港查看偷袭效果。吉川少尉将化装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外交人员,在日本军方开设的春湖阁餐厅与潜伏在珍珠港的美军内部的情报内线见面。

吉川少尉查看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结果如下: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炸毁潜艇120艘、飞机188架,击毙美国海军3000余人,美国海军除3艘航空母舰因没有返航幸免于难外,其余力量均受到严重打击,日军偷袭珍珠港,大获全胜。

戴笠将姜毅英破译的情报,源源不断地告知肖勃,肖勃无一遗漏,将这些情报统统转交给美国五角大楼海军司令部。

军统情报的准确性,让美国五角大楼海军指挥部颜面无光,也让美国军方不得不对国民政府军统局的情报工作刮目相看。在美国军方看来,美国破解情报的技术在全世界都已名列前茅,现在,国民政府的军统局破译了他们都破译不了的密电,这说明军统的情报技术已经超越了美国军方。于是,美国军方派准将梅乐斯与戴笠一起创办“中美情报合作所”,共同研究情报破译工作。

中美情报合作所成立,姜毅英荣升少将

“中美情报合作所”于1943年4月创办,美国在中国创办“中美情报合作所”的目的,就是歼灭从海上来犯的日本军队。美国军方认为,中国是为美军提供东南太平洋气象和军事情报的最佳地点,而中国的情报力量也足以满足美国的情报需求。在这次合作中,中国提供人员,美国为中国提供技术、设备和枪支弹药。

中美情报合作所的创办涉及两个国家,为了双方的利益,蒋介石和罗斯福于1943年4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为:

一、为求在中国沿海、中国沦陷地区及其他日敌各占领区,打击共同的敌人,特在中国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其目的是以中国战区为根据地,用美国物资及技术,协同作战,应对远东各地之日本海军、日本商船、日本空军,并对日军占领地区内的矿产、工厂、仓库以及其他军事设备予以有效的打击。

二、为便于业务之进行,美国愿无偿供给一切物资。本所设有远程空中侦察队,配有飞行器材及研议、判读、照相之人员。此队之目的,乃在中国沦陷地区及远东各个占领地区内,摄制并判读各项敌人活动之照片,使本所对凡能见到敌人之各项活动,保持确切之认识,以便实施种种打击。除驾驶员外,其摄制之人员大部以华方人员任之。

三、本所设宣传组,对中国沦陷地区及其他日本占领区内之敌人与人民,从事心理战争。其全部需用之器材,由美方供给。本所奉准指定之发报台,定期与中国境外之美国海军无线电台通报。本所所有其他各电台,则限制仅用于本所之相关各业务。

四、本所于重庆、华盛顿两地派驻人员,办理中美两国情报互换事宜。本所各种训练人员,除由美方派遣技术训练负责人及各种技术训练之设计、指导人员外,其他教员及学员均由华方选派。训练课程及其进度由主任、副主任商定。受训人员结业后之派遣,经考试及实际测验及格后,由主任、副主任决定分发之。

……

由于协定内容较多,本文只截取其中一小部分。但从这一小部分即可看出,美国对中国情报破译技术甚为信任。由于中美情报技术合作所的成立,国民党军统局的设备更加精良,破译起日本军方和汪伪76号的情报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日本军方和汪伪76号的情报屡屡被破译后,日方在情报战中逐渐处于劣势。可以说,中美情报技术合作所的建立,使得中国的抗日战争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美情报技术合作所成立后,戴笠没有忘记功臣姜毅英,因此他向蒋介石申请,将姜毅英提升为少校,以表彰她在情报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后来,姜毅英升至少将,成为军统局唯一的一名女将军。

美女少将姜毅英在抗战结束后,跟随国民政府到了台湾。毛人凤死后,姜毅英脱离了情报部门,出任了台北国立雨声小学校长。姜毅英之所以担任台北国立雨声小学校长,是因为戴笠字雨农,雨声小学的名字中也有个“雨”字,姜毅英感念戴笠的知遇之恩,在这所学校任教,能让她缅怀她所敬重的“家长”戴笠。后来,姜毅英把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了台北国立雨声小学。

姜毅英和许多抗日战争中的巾帼英雄,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厮杀,也没有和日本军人面对面地作战,但她们却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和坚强,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