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无间道
7198800000011

第11章 汪伪76号“投胎”上海(1)

李士群等人将汪精卫安全护送到上海后,就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积极筹建特务组织。日本政府为什么如此积极地支持李士群、丁默邨建立汪伪76号呢?因为1939年大年初一,日本在南京成立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外交部部长陈箓被军统特工暗杀,军统的这一暗杀行动触动了日本政府的神经,也让一些已经答应为日本政府做事的原清政府高官和军阀们改变了态度,开始观望。为了给这些人吃颗定心丸,也为了杀杀军统的气焰,日本政府决定投入更多的资金、武器和精力,支持李士群、丁默邨等人建立特工组织。

大汉奸陈箓被军统特工刺杀

1939年2月19日这天,农历大年初一,正是全家团聚一堂的日子,上海的天空飘着雨夹雪。在这个国难当头、战乱频发、人人自危的岁月里,在上海沪西愚园路25号的一栋花园洋房里,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却得意扬扬地带着全家祭拜祖先。然而,就在此时,两名手持枪械的年轻人闯入了洋房。其中一名年轻人举枪对着正在祭拜祖先的老人就是一枪,老人应声倒地。随后,另一名年轻人发现老人还没断气,就举起手枪,又冲着老人的头部连开两枪。屋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这两名年轻人就迅速撤离了,他们一边向屋外跑,一边撒传单,直到撤出了洋房,还高声呼喊:“大家不要怕,我们是杀汉奸的中国人。”这两名年轻人还没走远,祭祖的老人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这位被枪杀的老人就是陈箓,陈箓时任日本在南京成立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外交部部长,他出生于1878年,早年曾担任清政府司法部制勘司主事、外务部考工司郎。到了民国时期,由于陈箓曾经在法国学习过法律,对国家法非常熟悉,并且对法国的风土人情了解得较为详细,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因此中华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陆征祥委任陈箓为中华民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主抓中国对法国等国家的外交事务。

公正地讲,陈箓在担任中华民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期间,的确也曾为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做出过一些贡献。

当时,陈箓担任外交部政务司司长,中国被各国列强压迫,连许多实力不如中国的国家都敢向中国挑衅,外蒙古王公举起了独立的大旗,要从中国脱离出去。陈箓为了解决外蒙古的主权问题,与沙俄、外蒙古王公进行了历时长达9个月的斗争,一共与沙俄和外蒙古王公进行了48次正式会谈,最终签订了《中俄蒙协约22条》。在这个协约中,虽然中国不再保有对外蒙古的实际统治权,但却为中国保有了对外蒙古的名义上的统治权。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治权,但是陈箓能在民国时期,在中国政府遭受日本政府“二十一条”的巨大压迫下,在没有军事手段作为后盾的条件下,凭借一张嘴舌战群儒,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取得这样的成绩,陈箓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由于陈箓在处理外蒙古的事务中为民国政府争得了面子,所以在1917年底,陈箓被升任为外交部次长代行外交部总部长兼驻法公使,至此,陈箓的仕途走到了顶峰。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许多民国时期的官员被免职,陈箓也位列免职人员名单。陈箓被解除了外交部次长代行外交部总部长兼驻法公使的职位,走下了政治舞台。被卸任后的陈箓黯然神伤,他离开官场后,只得利用自己在法律上的专长,做一名律师,以养家糊口。可陈箓却并不甘心,虽然他衣食无忧,但他已经习惯了从前在官场上众星捧月般的生活。然而离开官场后,他几乎没有了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的机会,而从前那些拜访过他,求他办过事的人,也都人走茶凉,没有一个人再来看望他,以前的门庭若市变成了门可罗雀,这种巨大的反差,让陈箓心里实在难以接受。正是出于这种心态,在陈箓“卸甲归田”后的第十年,当日本政府找到他,对他许以高官厚禄,请他为日本政府效力时,陈箓想都没想,就做了汉奸,答应为日本政府卖命,自甘堕落,成为日本在南京成立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外交部部长。与此同时,年逾花甲的陈箓还担心自己的家族败落下去,为了后辈的升官发财,他将自己的儿子陈友涛也拉到了日本政府的战车上,与他一起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陈箓公然叛国投敌,被日本政府视为对华侵略的一大胜利,日本政府甚至在报纸上大肆宣扬,说昔日的民国高官陈箓,自愿成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外交部部长。陈箓的叛国,则给了蒋介石一个狠狠的嘴巴,让蒋介石颇感颜面无光,因此,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下令戴笠,铲除汉奸陈箓!

军统上海区的特工们,在接到戴笠下达的铲除汉奸陈箓的命令后,积极准备暗杀陈箓一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对伪政府的官员们实施了严密的保护,他们严密提防军统局或者中统局暗杀投靠他们的晚清和民国官员。因为日本政府出动了许多警卫,将陈箓严密地保护了起来,所以军统特工们一直找不到机会暗杀陈箓。

军统特工刺杀陈箓始末

1939年,军统特工暗杀陈箓成功,要归功于戴笠的两大亲信——王天木和赵理君之间的争风吃醋和争权夺利。王天木是军统“大掌柜”戴笠的亲信,1938年,军统上海区区长周伟龙因唐绍仪一案被捕后,上海区一时群龙无首,特工工作陷入混乱,为了重整军统上海区,戴笠紧急命令时任军统天津区区长的王天木前往上海,出任军统驻上海区区长,要求他带领军统上海区特工,做出更多的鼓舞士气的工作成绩来。

这里笔者先介绍一下王天木其人。王天木早年就读于东北讲武堂,后加入国民党,并迅速成长为军统局的金牌特务,和陈恭澍、赵理君、沈醉并称为军统四大金刚。此时的王天木,担任军统局上海区区长,为军统局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后来,王天木在上海被汪伪76号逮捕,并被李士群成功策反,从此成为汪伪76号中的一名犬牙,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只讲暗杀陈箓一事。

1933年,王天木协同军统北平站站长陈恭澍,成功除掉民国第一汉奸张敬尧,这次暗杀奠定了王天木在军统中牢不可破的地位。1938年,戴笠调任王天木担任军统局上海区区长后,王天木开始了与军统在上海的“地头蛇”赵理君的争斗。赵理君是军统上海区的老牌特务,他为了个人利益,不顾戴笠的命令和整体的利益,处处与王天木作对。当时,王天木刚从天津抵达上海,对上海的一切都不熟悉,在上海也没有根基,上海的军统成员也大都不听从王天木的指挥,所以在王天木担任军统上海区区长初期,他的工作难以顺利展开,这就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天木所领导的军统上海区,没有什么令戴笠刮目相看的工作成绩。

王天木的无所作为,给了赵理君暗箭伤人的借口,赵理君理直气壮地向戴笠告状,状告王天木在上海消极怠工,导致军统上海区没有丝毫的工作成绩。当时身在香港的戴笠,听了赵理君的汇报后很是恼火,立刻给王天木发去电报,命令王天木到香港汇报工作,接到电报后,深知戴笠凶残狠毒的王天木感到十分恐慌。

正在王天木为前往香港向戴笠汇报工作而感到惴惴不安之时,他的一个亲信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这让王天木一下子对此次香港之行充满了信心。这个亲信就是后来被称为“汉奸阎王”的军统杀手刘戈青。

这里,笔者先介绍一下刘戈青其人。

刘戈青的人生很有意思,他一生出入监狱21次,而且这21次,几乎都是不同的监狱,调侃地说,刘戈青待过的监狱数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实,刘戈青最初也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最初的理想是开一家矿业公司,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商人。1935年,刘戈青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家乡勘探矿藏时,发现了一处地方储藏有丰富的锰矿。这个发现让刘戈青十分兴奋,于是他立刻请父亲的好友——原上海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出面,帮自己注册一家矿业公司,杨虎很爽快地答应刘戈青的请求。

一天晚上,刘戈青父亲的另一位朋友邀请刘戈青到杨虎的住宅做客,共同商议开办矿业公司的事情。当晚,刘戈青准时到达杨虎家中,但是他到了之后,却发现不但父亲的朋友没在,就连杨虎也不在家。刘戈青想也许二人因为什么别的事情耽搁了,就在客厅里等候二人的到来,就在他坐下后不久,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也来到了杨虎的住宅。这位男子虽然是初见刘戈青,却没有一点的生疏,很快与刘戈青攀谈起来。刘戈青虽然很礼貌地回答男子的问题,但内心却对这个初次见面就刨根问底的陌生人厌恶不已。过了一会儿,刘戈青父亲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今天有事来不了了,于是刘戈青起身告辞。

第二天,刘戈青再次来到杨虎家中,杨虎夫妇这才告诉他,昨天那位中年男子,竟然就是蒋介石的亲信戴雨农戴笠先生。此时的刘戈青,尚未听说过戴笠的大名,他依然希望继续做自己的矿业公司,但是杨虎夫妻却给他讲了一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道理,在这些大道理的“狂轰滥炸”下,刘戈青答应加入国民党,为戴笠效力,从那以后,刘戈青就成了军统局的一员。

刘戈青加入军统后,一直积极努力。上海沦陷后,刘戈青主动申请留在上海,在战争的最前线从事地下工作,他的初衷是很好的,他打算在日本占领区制造骚乱、伺机锄奸。但是刘戈青没有想到,他被顶头上司排斥,周伟龙和赵理君一行人不用他,不仅闲置他,而且还打压他,试图将刘戈青排挤走,使得他早日离开军统上海区,回军统总部去。刘戈青受不了周伟龙和赵理君的排挤,但是心高气傲的刘戈青,为了做出一些成绩给戴笠看,还是坚持留在了军统上海区。

也就是在刘戈青正在军统上海区郁郁不得志之时,王天木奉戴笠之命来到了上海,经过几番挫折后,王天木意识到,自己急需从军统上海区的特工中找出几个可以作为亲信的得力助手,而当王天木从其他特工的口中听说了刘戈青的事情后,便认定刘戈青是个可以重用的人才,也是可以被自己拉拢的人才。

于是,王天木摆出一副谦逊的态度,亲自登门拜访刘戈青,他的这种态度让刘戈青受宠若惊。后来,经过数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刘戈青对王天木心悦诚服,终于成为王天木手下的第一员大将,二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因此,当王天木接到戴笠的命令,要求他奔赴香港汇报工作后,王天木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心腹兄弟刘戈青。

那么,王天木在告诉刘戈青此事后,刘戈青究竟给王天木出了什么好主意呢?

原来,刘戈青听了王天木的倾诉,想了片刻,就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给王天木长脸,让他到了香港后,能够理直气壮地跟戴笠汇报,以表示并非自己无能,也不是自己没有尽心尽力地工作,而是赵理君有意暗箭伤人。

刘戈青的话,说出来很容易,可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又究竟是什么呢?他到底打算暗杀谁呢?而暗杀谁,才能够给王天木带来足够分量的功劳呢?

刘戈青想到了不久前,公然叛国投敌的陈箓,戴笠下达命令刺杀陈箓已久,可军统上海区始终没有完成这项任务。既然陈箓让蒋介石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戴笠严惩此人,那么如果除掉他,肯定可以让蒋介石“龙心大悦”,那么王天木在戴笠面前,也肯定算是大功一件了。

于是,刘戈青告诉王天木,自己要去刺杀陈箓,王天木听后自然立即表示支持,并且,为了刘戈青的刺杀计划能够成功,王天木专门安排手下特工林之江为刘戈青找几把好枪,让他有趁手的枪械。眼看刘戈青行动在即,王天木的心情自然也就舒缓了很多。就在刘戈青筹划刺杀陈箓的时候,王天木离开上海,到香港向戴笠汇报工作去了。

刘戈青虽然在王天木面前表现得很有信心,但他也知道,暗杀陈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于是刘戈青从陈箓周围的人开始调查,力图找到可以利用的人,在暗杀陈箓时获取必要的情报。很快,刘戈青就查到,陈箓与张学良是亲家,陈箓家中的许多保镖都是张学良手下的兵士,而张学良又是个积极抗日的军阀,所以他手下的兵士,也有不少人看不惯陈箓的卖国投敌行为。于是,刘戈青找到曾经担任过张学良的警卫队队长的朋友刘海山,通过他的关系,和陈箓家中的保镖取得了联系,获得了陈家大宅的房屋分布图。而且,为了确保暗杀计划的成功,陈箓将刘海山也拉进了暗杀小组。除了自己和刘海山,刘戈青还找来了上海军统区的另外几名老牌特工组建暗杀小组,参与此次暗杀陈箓的行动。

人员齐备后,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就是当刘戈青找王天木之前介绍的林之江取枪时,林之江并不在家,也并没有为他们准备枪械。林之江的妻子在刘戈青等人的威胁下,终于说出真相,原来,林之江早已暗中投靠了日本人,所以他不仅不支持刘戈青刺杀陈箓,反而打算把这个消息迅速通知陈箓。刘戈青对此十分愤怒,当即表示要惩处林之江,因为林之江当时并不在家,所以刘戈青打算绑架林之江的妻子,林之江的妻子恐惧极了,赶忙将家中暗藏的14颗子弹全数交给了刘戈青,这才让刘戈青心中的怒火稍有平复。

刘戈青等人唯恐林之江将他们刺杀陈箓的计划泄露出去,于是决定立即展开行动,刺杀陈箓。

1939年2月19日下午,刘戈青等人带着两支几乎快要生锈的手枪和14颗子弹,开始实施暗杀陈箓的行动。当时,上海淅淅沥沥地飘着小雨,到了晚上雨也没停,这种坏天气,巡捕房、警察局的人早早地就窝在了办公室里,鲜有巡警在街上巡逻。于是,刘戈青一行人畅通无阻地来到了陈公馆门前。

这一天,刘戈青等人的运气非常好,当他们偷偷溜进陈府时,发现陈箓的保镖们竟然都在值班室里打牌,没有一个人冒雨在外站岗。直到刘戈青等人进入值班室后将他们捆绑起来,他们才意识到陈府闯进了刺客。

然后,刘戈青带着谭宝义、徐国琦、尤品山三人从花园偷偷进入陈家大宅的厨房。在刘戈青和徐国琦捆绑好厨房里的厨子和杂工后,谭宝义、尤品山二人便留下来看管这些人,以免他们逃跑或者喊叫。接着,刘戈青和徐国琦从厨房进入客厅。

一进客厅,二人就看到了正在祭祖的陈箓等人。徐国琦看到陈箓后,心情十分激动,当即对着陈箓的脑袋就是一枪,刘戈青担心这一枪不足以令陈箓致死,于是向前走近几步,冲着陈箓的脑袋和颈部又补了两枪,在看到陈箓血如泉涌后,二人便将事先写好的标语撒向空中,迅速逃跑了,这才出现了本节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