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7171800000271

第271章 天伦之乐

黄莺思虑片刻才规劝道:“夫君莫要贪财误事啊。”

“呵呵呵,夫人多虑了。”大奎笑道:“待到王福余党授首之后,为夫便辞官隐退,到时与夫人便在此福地终老一生,每日纵情山水岂不快哉?”

黄莺闻听大奎有此想法,也觉甚妙。每次大奎出行,黄莺都终日里心绪不宁,若是大奎辞官归隐,到时就不必担惊受怕了。

大奎用一根筷子到杯中沾了酒水去喂张长风,黄莺见到惊问:“夫君做什么?”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我张大奎的儿子岂能不会喝酒?”大奎嬉笑着喂张长风尝酒,许是酒水的辛辣味道并不好,刚刚数月大的张长风尝了几筷子竟突然哇哇大哭。

“快把孩子给我,那与你这样的父亲。孩子这么小你就喂他酒喝!”黄莺接过了张长风,抱在怀里哄着,大奎不禁哈哈大笑。

“哦哦,长风不哭,长风不哭,娘在这啊!”黄莺抱着张长风好言相哄,张长风却依旧嚎哭不止。“孩子许是饿了。”黄莺说着解了衣襟给孩子喂奶,张长风有奶吃果然不再哭泣。

望着娇妻爱子,大奎心怀大畅,不由自斟自饮起来。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今朝偶上法华岭,纵观始觉人寰隘。山头卧碣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坏。空余白棘网秋虫,无复青莲出幽怪。

我来徙倚长松下,欲掘茯苓亲洗晒。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诗人空腹待黄精,生事只看长柄械。今年大熟期一饱,食叶微虫真癣疥。白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镰铩。安得山泉变春酒,与子一洗寻常债。

多少文人墨客赞誉太湖,尤以宋代文豪苏轼为最。眼望碧波浩瀚,远山峰峦叠翠。大奎不由的叹谓平生。早年的疆场浴血,如今的官场沉浮,就如这美不胜收的山川美景般如梦似幻,仿若往日种种犹在眼前。

“夫君你在想什么?”黄莺抱着张长风问道。

大奎闻言这才发觉自己走神了,再看黄莺怀中的张长风,此刻吃饱了以后正在黄莺怀里睡的香甜。

“没事,我只是想起了从前的往事。”大奎笑着答道。

黄莺看着大奎半响,这才温言道:“夫君多日奔波,想是倦乏了。我们这就回去吧。”

“也好,反正这好山好水也不会跑,他日再来也是一样的。”大奎笑着说完,又来抱张长风。黄莺轻轻将张长风递给大奎,口中叮嘱道:“慢些,孩子刚刚睡着。”

大奎抱过爱子,这才轻声道:“哎呀,我儿子长得真漂亮,都说儿子长得像母亲,这话一点都不假。”说着低头在张长风粉嫩的笑脸上亲了一下。谁知熟睡中的张长风竟‘哇’一声哭将起来。

“你看,刚刚睡着,你就用胡子把他扎醒了,孩子给我。”黄莺再次接过了孩子。

大奎不由得呵呵傻笑起来,摸摸嘴边的胡子茬道:“多日奔忙,倒是疏于打理。”

游船驶回湖岸,岸边早有众亲随恭候,大奎与黄莺在众人护持下回了张府。

一进家门,冯师爷即迎上前道:“张大人,京城快马送来两封通报,我大明雄兵数十万已攻破元大都,惠帝妥欢帖木儿北逃,皇上念及惠帝妥欢帖木儿识时务顺天命,特追封其为元顺帝。另外朝廷月前派遣汤和将军南下与廖永忠将军水陆并进,逼迫方国珍部降我大明,方国珍其人如今已赴京师领罪。”说着双手递过两张文告来,原来朝廷但凡有重大事宜,均会以文告的方式遍告各地州府县江南百官。

大奎展开信笺看了几眼,转瞬脸上现出喜悦之情。元朝丢了京师,可见其气数已尽,虽甘肃等地仍有元朝余孽盘踞,但其便如秋后的蚂蚱,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

看到第二封文告,大奎心中却是毫无一丝喜悦。

庆元府学堂与羽山文献书院都是方国珍亲自指定兴建的。

元朝当政之时,台州一带灾荒连年,到至正十四年,58年间,先后发生了18次灾荒,其中有10次是水旱灾。方国珍割据后,修了松门的萧万户塘,大闾的长沙塘、塘下塘、横山截塘和坞根的赵万户塘;另一处是楚门一带的先后围成的能仁塘、东岙塘、江心塘、九眼塘、崇德塘、三山塘、吊山塘、花岩塘、渡头塘、枫林塘、上青塘、陈司徒塘,使楚门湾的大片海涂成为良田。在方国珍占领庆元后,了解到上虞县海堤年久失修,水淹成灾。国珍带谋臣沿江察看,下令改用石砌海堤,修成后成为一片沃土。

方国珍安定了台州、温州、庆元后就致力保境安民,休养生息,鼓励农工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战事频繁的中原,浙东可谓天堂。方国珍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兴办学堂,二是修筑塘堤,三是建造桥梁。

在台州、温州、庆元三地,方国珍民望极高,可说为民之福祉鞠躬尽瘁。但此番朝廷逼迫方国珍纳降,却是有违民意。

方国珍本为江浙行省平章,只是因为万民拥戴故此遭皇上嫉恨,这功过是非却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当年安丰之役,张士诚派遣手下大将吕珍兵围安丰城四年之久,可张士诚未降元之前,何尝不是百姓之依靠?

当今的皇上,当初的吴王朱元璋,派徐达为元帅,常遇春等为大将,擒杀张士诚之时就在如今的苏州。

张士诚在当初平江的民望也是极好的。

张士诚内怀懦弱,坐失良机;当其被俘为虏时,辞无挠屈,绝粒自经,也不失为一大丈夫。对于吴地人民来说,张士诚为人宽厚多仁,赋税轻敛,因此吴人对他颇多怀恋。至于明人书中对他的多种指斥,均属狂狗吠人之辞,多不属实。张氏属下贪纵,但并不残暴,也没滥杀人,加之吴地殷富,即使东吴官员爱钱,也不是刮地三尺那种贪残。苏州当地人一直很怀念昔日张士诚轻徭薄赋的仁德,每年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张士诚烧香,托名为地藏菩萨烧香,实际上是烧“九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