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7149700000025

第25章 公众演说的灵魂(6)

张艺谋在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的时候,每天要不停地把百把斤的原料袋扛进车间,他并不甘心这样的生活。他寻找机会,默默无闻地利用车间墙报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3年之后,他的一技之长被厂领导发现,于是被提拔到工艺室从事设计工作。没想到,搞设计使他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初,他只是借朋友的照相机,买廉价胶卷拍着玩玩儿。没钱买有关的摄影技术书籍,他就从图书馆借来抄。后来,越拍越上瘾,便想买台照相机。可那时最普通的照相机也要好几百元人民币一台,这对于每月只有30元工资的张艺谋来说,怎么承受得了!没办法,他只得一分一分地攒。他戒了荤,每天啃干馍、咸菜,节衣缩食,连汽车也不坐,最后,还卖了血,终于买回来一台“海鸥”牌照相机。从此以后,他背着这台“海鸥”登骊山,涉巴水,临雁塔,攀西岳,将八百里秦川上的山山水水都摄进自己的镜头之中……

当时,工厂的工作时序是三班倒。别人都惧怕夜班,而张艺谋却巴望着能值夜班。这样整个白天就完全可以属于他支配,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享受它所赐予的欢乐和自由。他为此甚至还买了套冲印设备。于是,他便在拥挤杂乱的集体宿舍里,利用唯一的一张写字台精心设计了他的暗室。这是一张简陋狭小的书桌,他将桌腿四周用黑布蒙上,再将一盏自制的小红灯安放在桌上的底板上,这样,他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天地里,他能像君王似的随意对它实施统治和摆布。于是,他的同伴经常可以看到,这位平常不太言语的张艺谋,时不时地就猫腰钻进他的“王国”里,半天不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摄影作品大赛中,他的作品获了一等奖。

在张艺谋的身上,有那么一股子劲儿。正是这股子劲儿,引导他百折不挠,一步步走向辉煌。

在拍《红高粱》时,为了表现剧情的氛围,他能带人亲自去种一百多亩的高粱地;为了“颠轿”一场戏中轿夫们颠着轿子踏得山道尘土飞扬的镜头,张艺谋硬是让人用大卡车拉来十几车黄土,筛子筛细了,撒在路上;在拍摄《菊豆》中杨金山溺死大染池一戏时,为了给摄影机找一个好的角度,更是为了照顾演员的身体,张艺谋自告奋勇地跳进染池充当替身,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摄影师满意为止。

1986年,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被吴天明点将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张艺谋接到任务,二话没说就下农村去了。

他剃光了头,穿上大腰裤,露出了光脊背,就吃住在太行山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里。每天他和老乡一起上山干活,一起下沟担水。为了使皮肤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暴晒。为了使双手变得粗糙,每次摄影组开会,他不坐板凳,而是学着农民的样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为了电影中的两个短镜头,他打猪食槽子连打了两个月。为了电影中那不足一分钟的背石镜头,张艺谋实实在在地背了两个月的石板,一天3块,每块150斤。

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为了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真跌真打,主动受罪。在拍“舍身护井”时,他真跳,摔得浑身酸痛;在拍“村落械斗”时,他真打,打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场戏时,为了找到垂死前那种奄奄一息的感觉,他硬是三天半滴水不沾,粒米未进,连滚带爬拍完了全部镜头。

与张艺谋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作狂。一旦他在做某件事,一旦他在思考一件事,他可以不吃不睡,连轴转,而且又总是乐此不疲。

在拍摄电影时,张艺谋的工作精神让许多人都佩服不已。白天拍了一天戏,晚上还要开会讨论剧本。而第二天早上在分镜头时,人们又会发现许多他自己新创作出的场景和对话。算起来,他每天至多睡四五个小时。而有了剪辑机以后,他每天在开完会后还要剪片,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这样一来,他睡觉的时间每天实际上也就二三个小时了。正是凭着这种惊人的敬业精神,再加上他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以及受人称道的处世艺术,所以才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一系列的神话。

故事七:罗斯福咬紧的牙根

在某个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坐着一个8岁的小孩。他胆小而脆弱,脸上经常带着一种惊惧的表情。他呼吸时就好像别人喘气。一旦被老师叫起来背诵课文或者回答问题时,他双腿总是抖个不停,嘴唇也颤动不止。当然,他回答问题也常常含糊而不连贯,在老师和同学的嘲笑中,颓废地坐回座位上。

如果他能有个好看的面孔,也许给人的感觉会好一点。但向他同情地望过去时,你一眼就能看到他那一副实在无法恭维的暴牙!

通常,像他这种小孩,自我感觉很敏锐。他们会主动地回避火热的生活,不喜欢交朋友,宁愿让自己成为一个只知自怜的人!这个小孩却不是如此,他虽然有许多的缺憾,但同时他身上有一种坚韧奋斗的精神,一种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具有的精神。对他而言,正是他的缺憾增加了他去奋斗的热忱。他并没因为同伴对他缺憾的嘲笑,而使自己奋斗的勇气有丝毫的减弱。他使自己喜欢喘气的习惯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声响”;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至于颤动不已;他挺直腰,使自己的双腿不至于战栗,以此来克服他与生俱来的惧怕和众多的缺陷。这个小孩就是西奥多·罗斯福。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缺憾而感到气馁,而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利用它们,把它们转化为自己可利用的资本,从而走到了名誉的高台上。

到他晚年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严重的缺憾,他自己又曾经如何地惧怕过它。美国人民都爱戴他,他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得人心的总统之一。

他所取得的成功是何等的巨大!然而,上天赋予他的资质又是何等的可怜!他并没有坐等幸运女神来找他,而是自己主动地去热烈追求。

他这样的人,如果要停止下来不去奋斗,是何等的容易,有多少可利用的“名正言顺”的借口呢!但是他不!如果自己真的有什么可怜的地方,他就让朋友们来可怜他。他从来都不落入自怜罗网里,这种罗网害过多少缺憾比他少得多的人。

如果一味想着自己身体上的缺陷,他或许要花费好几年工夫去泡“温泉”,喝“卫生水”,服“营养剂”;花时间去航海,去旅行,坐在甲板的睡椅上来恢复自己的健康。他大部分的谈话都会停留在自己“最近一次的手术上”。

但是,他不把自己当作婴孩看待,而是让自己成了一个真正的了不起的人。他看见别的强壮的孩子玩游戏、游泳、骑马、做各种极难的活动,他也让自己变得更加活泼,和别的孩子一样骑马、玩耍、做激烈的活动。不久,他变成了“最能吃苦耐劳的模范”。他看见别的孩子用刚毅的态度去应付困难的情形,以克服自己的惧怕,当他遇到可怕的环境时,他也用一种探险的精神去面对,结果发现自己变得勇敢了。他和别人在一起时,主动去接近他们,并不故意回避他们。由于拥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自卑的情感也就无从产生。他觉得当自己用“快乐”的情绪去接触别人时,别人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

在他未进大学之前,就不断地努力,进行有系统的运动和生活,将健康和精力恢复得很好。他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人!他利用自己的假期去亚利桑那追赶牛羊,在落基山猎熊,到非洲去打狮子。有谁会怀疑这位西班牙战争中骑兵的领袖罗斯福的精力呢?又有谁对他的勇敢产生过疑问呢?然而,这个罗斯福确实就是那个曾经体弱、胆小的小孩子。

故事八:人生的最高境界

日本的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料,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

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异常震怒!好端端的黄花闺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在父母的逼问下,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个人是谁,但犹豫再三之后,她终于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却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讨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乘机教训他们。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超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想想我们所遇到的挫折或耻辱,比之白隐,又算得了什么?白隐有着泰然自若、坦然处世的情怀,真不愧为一代禅师!

“就是这样吗?”那么慈悲,那么轻柔。那是恒久的忍耐化为无形的坚毅,那是凡事包容化成无上悲悯。“就是这样吗?”无数的干戈,都化成了片片的玉帛。“就是这样吗?”短短的一句话里,蕴含了无限的慈悲与智慧。

故事九以勤为径的亨利·威尔逊

美国前任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当他还在摇篮里牙牙学语的时候,贫穷就已经冲击着这个家庭。威尔逊1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在外面当了11年的学徒工。这期间,他每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到学校去接受教育。

经过11年的艰辛工作之后,他终于得到了1头牛和6只绵羊作为报酬。他把它们换成了84美元。他知道钱来得很艰难,所以绝不浪费。他从来没有在玩乐上花过1分钱,每个美分都要精打细算才花出去。

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书,这对一个农场里的学徒来说,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呀!在离开农场之后,他徒步到150公里之外的马塞诸赛州的内蒂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他风尘仆仆地经过了波士顿,在那里他看到了邦克希尔纪念碑和其他历史名胜。整个旅行他只花了1.6美分。

在度过了21岁生日的第一个月,他就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在那里采伐原木。威尔逊每天都是在东方刚刚翻起鱼肚白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来为止。在一个月夜以继日的辛劳努力之后,他获得了6美元的报酬。

在这样的穷困境遇中,威尔逊下定决心,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深刻地理解闲暇时光的价值。他像抓住黄金一样紧紧地抓住了零星的时间,不让一分一秒无所作为地从指缝间白白流走。12年之后,这个从小在穷困中长大的孩子在政界脱颖而出,进入了国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