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84

第84章 阴阳和合动之如如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

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尹子,修炼之道,别无二致,只是清静宁平。)

自然法则,跟拉弓射箭有什么分别吗?

箭头对向目标时,高了需要往下压低点,低了就要往上抬高点,也就是把多余的减少一些,把不足的地方补上一些。自然法则就是这样,减多余的补给不足的。世人不习惯这样,总是把不足的减了,去奉补有余的,这是逆天而行。只有大道以有余以奉养不足,而能阴阳和合。所以圣人效法天地,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能,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纯粹以平常心去做人做事,思行尽合天德;也就这样的无欲无求,才显出他们德行贤高。

解曰:

此处老人家再次阐述 “借”字诀与 “破”字诀的妙用,高者破之,低者补之,此即损有余以奉不足。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天之道,一如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不是现象上的调理,更是理上的调整,缺哪里而补哪里。一如人饿了要吃饭,但吃得太饱会撑着,胃口难以消化时甚至会吐出来。如果是纯现象上的抑高举低,则地球成了一个平面,人间也就没有没有贫富高矮之分了。

太极推手即是如此,而且在表面上把主动权交给对方。如果对方劲力上行,就把劲力往上引带,高到不能高时,来力劲头只好降下来;劲头降下来,往低里攻我时,就把对方劲力往低处引带,来劲只好往高里调整,所以拳论要求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弥促。”这也是老人家所说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正应其所说 “正言若反 ”。

做到这一步,需要身法上的不偏不倚,劲力上的忽隐忽现。这个不偏不倚在身法上称之为守中土,这个忽隐忽现需要劲力上的圆活自如,因而王宗岳拳论要求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从理而论,方则滞,圆则行,因而要求触处求圆:拳架演练要求动作圆润饱满,打手要求劲力圆融松活— ——总是一个圆活。

各式太极拳身法上都讲立身中正,但并非单纯地强调立如松、坐如钟。此之 “立身 ”,不是强调身形直立,而是对虚实劲力的要求和掌握,是在变转虚实的基础上 “立”身,因而更指站立的原则、立场,即把握劲力的原则。如顶劲领起,裆劲下沉,上下劲力成两夺之势,表现则为躯干部的正直松实。正,是两肩不歪不斜不倾不仰;直,指上下一气贯穿一气无碍;在此基础上随着进退的变化,可以有俯、仰、侧的变化,但又不是单纯的仰头俯首或勾腰。

如陈式太极拳的斜行势,表面上看似立身不 “正”,实质上并没有破坏立身中正的原则。首先,斜行是侧身进步,是婉转进退的步法表现;其次,该势在斜转之时,暗含肩靠打法,要求中土不能离位,虚实表现依然符合拳论要求;最后,斜行势演练的始末,始终强调 “顶劲领起斜寓正,裆中撑合半月圆”,为斜中寓正身法,因而可以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心正不怕身子斜。再如杨式太极也有 “海底针 ”等前俯身法,这在太极拳运动中是允许的。

鑫公定义身法说:“至于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伏,中心莫乱,自有妙术。前俯后仰,左倚右侧,中气贯通,无不皆得。变像无穷,难尽其形;气不离理,一言可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故而不偏不倚和忽隐忽现,是指力点上对虚实的掌握,即中土不离位,不是要求身形死板一块。如果死守身法,不能做到俯仰有致,自然难能忽隐忽现了。木偶艺术表演都有身法的变化,如果人胸腰死板一块,连木偶运动都不如,何来养生妙用和技击上的高超表现呢?

立如秤准和活似车轮,是对拳架的要求,更是基于打手的需要,以其圆活,实现了力学的杠杆作用———人之两臂以腰脊为支点,沉下去又以某足为支点;满足此要求,一要做到神静体松,二要建立舍己从人的思想,三要反应上的不先不后以至阶及神明,三者缺一不可。因而拳论说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打手有了听劲的准确性与反应的及时性作为后盾,推手时对方来力,能顺势接而化之,牵而拨之,丝毫不加迟疑,则算做到了立如秤准。如果没有舍己从人的思想,打手自然顶牛去了,明知不敌,依然不自觉地勉强硬上,谈不上活似车轮了。按老人家的话,这是 “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的后天思维习惯如此。

活似车轮,指劲力圆转无碍,对方劲力稍有变化,即能随之走化,实现阴阳二力的平衡,从而保证自身的稳固,充分说明了劲力的圆融与反应的快速,如车轮一样,稍以外力,即随之转动,快来快转,慢来慢转,拳论谓之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腰如万向轴,即是此理此意。

修炼,道心即是轴,人事即是轮。

守住真轴,不管什么事,尽管做去,不争不贪,轮子自然不会出偏。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是对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的补充,偏沉是劲力虚实的变化,双重则指虚实不分。演练拳架时身法虚实掌握不好,或在交手时不能做到不丢不顶,这种以力较力即是双重,表现为顶劲。顶,依然是大力胜小力,不能有效地实现以弱胜强,因而拳论在下文随即说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落实到做人上,本经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练拳和做人一样,能舍才能得,人至清则无友,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处处自觉高人一等,是不予他人和谐机会,如此,必然使自己没有机会建功立业。

做到不双重,首先要在思想上要明白 “舍”“得”之理,建立 “舍”的概念,即舍己从人的技击思想。能舍,才能得,如同种庄稼,春天舍了种子,才有秋天的收获;想收获蚕丝,要舍得桑叶喂蚕。舍了一身僵力,才有一身松柔圆转的劲力;舍得放松,才能不顶,才能实现引进落空,这是阴阳变易的至理。

三丰师道德两全,苦见众生辗转轮回,创下太极拳,希望后人能从拳理窥悟道理,从而以拳合道,永得逍遥;如果恃拳争强取胜,老人家有灵,哀乎笑乎?

三丰师悟此拳法,没有用拳打天下,也没有以拳逞强四海,而是教授可教之人,然后拍拍屁股逍遥去了。也就他老人家这种道德两全的圣者,才能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罢。

这种不欲以定的德,真是贤明高广— ——其不欲见贤!

本章老人家说,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自《易》出世,各种预测卜算之术欣欣向荣,实质上,这些断命之术在人世间,也是天道垂象之一斑,是在告诉世人,缺什么补什么或怎么补,而非徒然为求规避。如果能坦然面对,且能知非即舍,则进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