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7015000000024

第24章 矿工“四眼仔”与南侨机工队

“你的车呢?你父亲给你的车,怎么几天都不见你开车了?”这一天下班,李孝式坐着矿上运矿沙的大卡车回家,刚刚过来马来亚不久的甘固真奇怪地问他。

“卖了。”

“卖了?卖给谁了?为什么要卖?那可是你父亲最心爱的东西……”

“卖给一个英国朋友……卖车的钱捐给筹赈会了。”

一听说是捐给筹赈会了,甘固真就不说话了。就在前一天,她看到陪自己出去买东西的儿媳采莲脖子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戴,就问她怎么不戴首饰,采莲告诉她,孝式发起捐款的时候,她带头将所有的首饰都捐出去了,连结婚戒指都捐了。孝式说等抗战胜利了,再给她买新的……

她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要是季濂还在的话,也不会怪他的儿子,相反只会觉得欣慰的。他们李家,走到哪儿都算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宗了。

李孝式卖掉自己心爱的车,是为了支援即将远赴祖国前线的南侨机工队。

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日的支援,除了一次次的捐款捐物之外,还直接组织人员回国参战。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南侨机工队。滇缅公路刚完成不久,就要投入使用负起为抗日战争“输血”的重要责任。而祖国由于长期的积贫积弱,极度缺乏经验丰富的司机和修理卡车的技术人员,中国政府向陈嘉庚提出要求,希望能代为召集一些具有强烈爱国心的司机和修理员回国服务。陈嘉庚随即于1939年2月8日发表了《南侨总会第六号通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战。这个通告很快就传遍了东南亚各地,并且一呼百应。前往报名回国服务的东南亚华侨司机和修理工总共超过3000多人,他们被称为“南侨机工归国服务团”。从1939年2月到1939年8月,南侨技工先后分为九批前往祖国。所有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都在昆明的潘家湾汽车训练学校进行2个月的军事和政治培训,学习地理、政治、军事、防空等课程。泰有锡矿中被李季濂从“猪仔头”手里救回来的张天赐,就是3000多名南侨机工中的一个。

那天,李孝式刚在5号锡矿开完职工动员大会,回到设在1号锡矿厂的办公室,被工友们戏称为“四眼仔”的李季濂生前在锡矿的得力助手,现在主要负责机械淘洗锡米的张天赐就找了上来。

“老板,我想参加机工队,您帮我报个名吧?”

“你……”李孝式上下打量了这个因为戴着眼镜极不像矿工的张天赐一番,这个小伙子高瘦高瘦的身子骨实在太单薄了,他正打算把他弄到身边做文书工作呢。听老锡工说这个张天赐刚来南洋时是没有戴眼镜的,后来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身子骨又单薄的原因,发了一场高烧后眼睛就莫名其妙的近视了。他的那幅眼镜还是自己的父亲李季濂亲自带他去配的。“那可是在九曲十八弯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的滇缅公路上,在枪林弹雨中跑运输,你知道有多危险吗?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行的,得有过硬的身体和本领,你行吗?”

“我知道那是很危险的。”为了证明自己知道危险,张天赐数家珍似的说开了,“滇缅公路全长1200公里,途中有两座海拔从500公尺到3000公尺的大山和两条大河,且需穿过10多个小镇,道路路面凸凹不平,随时会遇上日军飞机轰炸……”

“既然知道你还报名,也不看看自己单薄得跟扁担似的!”李孝式严厉地打断这个年轻人。抵抗侵略固然神圣,可他最讨厌做无谓的牺牲!

“老板……我已经下决心要回去了,请您成全!”

“我不准你回去!有这份心固然值得肯定,但是,我不会让我的工人去做无谓的牺牲!要报国,途径多的是!”李孝式站起身,预备下逐客令。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一下子跪在自己面前……

“老板,我一定要回去,我要回去找我哥哥……”

“你哥哥?没听说过你有个哥哥啊,只听说你有条一直没有找到的红腰带,”李孝式想起了他父亲说起过的在船上救下张天赐的经过,很奇怪自己怎么会一直记得张天赐丢失的红腰带,以为年轻人想趁这个机会回国去见赠送红腰带的心上人,却不知又跑出个哥哥出来。

“我们从广州分开后就没有音讯了,听说他去了上海,参了军。他不知道我来了南洋……我母亲临去的时候一再交待我们两兄弟要互相帮衬彼此扶持,永远不要像她跟父亲一样天各一方……”张天赐说着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你别哭嘛!快起来,到底怎么回事,好好跟我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你。”

就这样,李孝式听到了老一代“南洋客”的辛酸史:张天赐的父亲在1910年被“卖猪仔”带下南洋,在海上遇上风浪,“猪仔”船上人多,船身颠簸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没有挺过去。天赐的父亲在快到达新加坡的时候被扔进了海里。其死讯还是侥幸活下来的同乡在革命党人的帮助下写信回去的时候,将他的红腰带连同侨批一起寄了回去才知道的。张天赐父亲下南洋的时候,哥哥5岁,他3岁。从此张母拖着兄弟俩艰难度日,帮人洗衣服,在街上摆地摊,甚至女扮男装去拉黄包车,带着2个孩子乞讨,什么可以糊口的活都干过。1926年,广州战乱连连,张母在一次背着两兄弟上街摆摊做生意的途中,被军阀混战的流弹击中……临去逝的时候,张母抓着两兄弟的手,嘱咐他们再穷也不要下南洋,不要去当兵,要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不要让张家断了后。可是张母一走,做哥哥的就嚷着要去当兵。苦劝不住,天赐就送哥哥上了北上的火车,自己则留在广州老家,靠母亲做苦工时供自己跟师傅学会的修理的技术过日子。有一天在街上摆修理摊的时候被抓了“猪仔”,在船上差点被当做死人扔到海里去的时候,遇上了好心的季濂公……

“我要去找我哥哥,也许只有在战场上才能遇见他,也许……他在前线——他一定上了前线了,我梦见过他!他在前线想家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离他近一些,即使写了信也能收到看到……我敢保证,这次报名的机工中,没有谁的修理技术比我过硬!我应该把自己的技术用在最需要最有意义的地方,不然这辈子都会不安生的!”小伙子坚定地说。

小伙子说的后一点倒是真的,这个年轻人的修理技术和驾驶技术真的是一流的,泰有锡矿6个分矿里那些从德国进口的机械全靠他维修保养,每次下雨天出货,司机都要捎上“四眼仔”。的确,只有像他这样的机工,才有足够的能力征服那些完全靠人工修建的极为原始的盘山公路吧。

李孝式找不到理由继续劝阻,毕竟现在正是祖国亟需用人之际。“明天,我组织大家专门为你饯行!”

次日,李孝式在1号矿场的空地上为“四眼仔”举行盛大的饯行会。他将家里珍藏的英国红酒拿了出来,招待为了攒钱寄回家里连米酒都舍不得喝的工。大家都只是象征性的喝一点,纷纷建议老板将这么好的酒拿去义卖,卖给喝得起这种酒的上等人。还有什么样的情感,比这种对祖国和亲人的牵挂和一片赤诚更纯朴更令人心酸的呢?李孝式惭愧地接受了建议,当场将那些他平时都舍不得喝的酒收了起来,然后大家以茶代酒,为“四眼仔”壮行。

“打完了仗就回来,我原来正打算提拔你做我的秘书呢。”李孝式对激动不已的“四眼仔”说,“找到你哥了就写封信过来,寄到任何一间锦纶泰都可以转到我手上的……”

“赶跑了日本鬼子还要回到这里来,在老板这里赚够了娶媳妇的钱再回去。”

“听说滇缅公路全是盘山山路,四眼仔这么瘦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眼仔你把自己养壮点再去吧!打仗可不是闹着完的。”

“对呀,你这么瘦,千万别跟鬼子硬拼……”

工友们七嘴八舌地嘱咐着,个个眼里都满含热泪,有不舍,更多的是担忧。那样的场景,李孝式只有小时候在他父亲书房里读到的文艺作品里才见过。

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四眼仔”张天赐被安排在第二批回国。

“四眼仔”要跟南侨技工队办事处来接人的车走了,大家默默地跟着他,一直送他到车门前。“不管在哪儿,得空的时候记得联络,把这里当成后方……”临上车的时候,李孝式紧握着小伙子的手,郑重地叮嘱。

“放心吧!我一定回来,我还没有报答季濂公的救命之恩呢!我还要做老板的秘书,跟着老板一起发达……”

“四眼仔”再也没有回来。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回来,连音讯都没有!他在距离昆明不到100公里的山间公路上,为了掩护跟在后面的车队,把车开进了日军飞机的轰炸区……

据李孝式所知,南侨机工队在中方的统计数字多达3200名,在一次次艰难险恶的长途运输中,战死、生病和失踪的超过1000人。滇缅公路被封锁后,他们有人北上延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部队,有人西赴印度,在联军的后勤部服务或接受特殊训练后被派往泰国、缅甸和越南等地,从事侦察敌情工作。战后,能够回到自己出生地的南侨机工仅剩1700余人。

南侨机工们不仅为祖国奉献了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而且为海外同胞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自从“四眼仔”走后,李孝式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为南侨机工队提供资金和物资供应上面,尽一切力量免除这批热血青年的后顾之忧。他真的将家里的酒都拿出来卖了,一听到当局有会议或者活动就打电话给熟悉的当事人,向他们推销自己的藏酒,弄得他的那些英国同学都以为他筹款筹得破产了,穷疯了。那些卖酒的钱,他一分不少地全部捐给了筹赈会。

得知“四眼仔”张天赐还没有回到祖国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心疼得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他没有把消息在矿上公布。

直到战争结束,他一手组建的雪兰莪筹赈会,为牺牲的南侨机工队烈士建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的时候,才向那些幸存的矿工郑重宣布5号锡矿矿工张天赐为国捐躯的消息……同样经过战争洗礼的他为张天赐写的祭文:“祸生陡变,寒身丧谷,为国牺牲,谁不敬服”被镌刻在纪念碑上。

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的碑文,沉痛地叙述了南侨机工被派送回国支援滇缅运输的经过:“抗战八年,沐风栉雨,备尝艰辛,幸获最后胜利,完成光荣任务,生者固受奖南归,死者则名留史迹。此种爱国精神,至为可风。爰为之铭曰:机工技术,驾轻就熟;机工勤劬,风尘仆仆。机工任务,滇缅往返,不畏天险,褒斜绾谷,祸生陡变,寒身丧谷,为国牺牲,谁不敬服。自来殉国,必有记录,勒诸丰碑,良志芳躅。”

他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如何演变,他的祖国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块纪念碑上无数个张天赐的名字!

张天赐和他的战友们的英魂,永垂不朽!

是的,他们的确是一群不应该也从没有被遗忘的英雄!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却南侨机工的丰功伟绩,在南侨机工回国抗战50周年的1989年5月,中国云南省人民政府为表彰南侨机工爱国爱民的历史功勋,勉励后人,特地竖起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文庄重地写道:“……南侨机工沐雨栉风,披星戴月,历尽千难万险,确保了这条抗日生命线的畅通,被誉为‘粉碎敌人封锁战略的急先锋’。在执行任务中,1000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疠疫为国捐躯……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