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007

第7章 解州盐池

“原文”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人。其北有尧梢水,一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译文”

解州盐池四边一百二十里。久雨后,四周山上的水都流到池子里,但池水从未溢出过;大旱时也没有干涸过。在版泉下边卤水是红色的,当地俗称为“蚩尤血”。唯独盐池中有一泉水,是甘泉,有了这种水,才能把食盐结晶出来。盐池的北面有尧梢水,也叫巫咸河。盐池的卤水,没有甘泉水的掺和,就不能制成食盐。只有当巫咸水流入时,卤水便不能再生成盐了。所以人们称它为“无咸河”,它成了盐池的祸患,人们修筑起大堤防备它,比防范强盗还要小心。追究其中的道理,那是由于巫咸河的水浑浊,流入大卤中,泥沙淤淀了盐脉,便不能产盐了,没有其它特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