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191

第191章 鹿茸与麋茸

“原文”

按《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阴阳相反如此。今人用麋、鹿茸作一种,殆疏也。又有刺麋、鹿血以代茸,云“茸亦血耳”,此大误也。窃详古人之意,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其次筋难长,最后骨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唯糜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余斤,其坚如石。计一昼夜须生数两。凡骨之顿成生长,神速无甚于此。虽草木至易生者,亦无能及之。此骨血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头者诸阳之会,众阳之聚,上钟于角,岂可与凡血为比哉!糜茸利补阳,鹿茸利补阴。凡用茸,无乐大嫩。世谓之“茄子茸”,但珍其难得耳,其实少力。坚者又太老。唯长数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如玛瑙、红玉者,最善。又北方戎狄中有糜、麖、麈。驼鹿极大而色苍,尻黄而无斑,亦鹿之类。角大而有文,莹莹如玉,其茸亦可用。

“译文”

按照《月令》上说的:“冬至时麋角脱落,夏至时鹿角脱落。”阴和阳就是这样的相反。现在的人把麋茸、鹿茸当成同一样东西,这真是太粗疏了。还有人用针刺出麇和鹿的血来代替茸,说茸也不过是血罢了,这实在是很大的错误。我推究古人的意思,凡是含血的东西,肉比较容易生长,其次是筋较难生长,最后是骨最难长。所以人从胚胎长大成人,需二十年骨骼才坚硬。只有麋角从生出到坚固,不到两个月时间,大的可达二十多斤,坚硬得像石头。算来一昼夜要长几两重。骨头的生长没有比这更神速的了,即使是非常容易生长的草木,也赶不上它。这是骨血中最强的,所以能滋补人的骨血,壮阳道,强精髓。头部是各种阳气会集的地方,而头部的阳气又集中在角上,这怎能和普通的血相提并论呢!麋茸益于补阳,鹿茸益于补阴。凡是用茸,不要追求太嫩的。世上称为“茄子茸”的,只是因为难于得到而珍贵罢了,其实药力不强。坚硬的茸又太老。只有那种几寸长的,破开来它的肌肉像朽木,茸的顶端像玛瑙、红玉那样的才是最好。另外,北方少数族中有麋、麖、麈。驼鹿的体形很大而颜色灰白,屁股呈黄色没有斑纹,也属于鹿的一种。它的角很大,有花纹,晶莹而光亮像玉石,它的茸也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