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013

第13章 三江考

“原文”

司马相如《上林赋》叙上林诸水曰:“丹水、紫渊、灞、浐、泾、谓,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灏溔潢漾,东注太湖。”八川自入大河,大河去太湖数千里,中间隔太山及淮、济、大江,何缘与太湖相涉?郭璞《江赋》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墨子》曰:“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注之五湖。”孔安国曰:“自彭蠡,江分为三,入于震泽后,为北江而入于海。”此皆未尝详考地理。江、汉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入于海,何缘入于五湖?淮、汝径自徐州入海,全无交涉。《禹贡》云:“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以对文言,则彭蠡水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泽也。震泽上源,皆山环之,了无大川;震泽之委,乃多大川,亦莫知孰为三江者。盖三江之水无所入,则震泽壅而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泽底定。此水之理也。

“译文”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叙述上林苑的水流:“丹水、紫渊、灞水、浐水、泾水、谓水等八条大河分流,方向不同,形态各异,水势浩浩荡荡,往东流入太湖。”八条河流都流入黄河,而黄河和太湖相距数千里,中间隔着泰山、淮河、济水和长江,这和太湖又有什么关系呢?郭璞在《江赋》中写到:“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墨子》中有云:“大禹治理天下,南边的是长江、汉水、淮河,汝水,往东流入太湖。”孔安国说:“从鄱阳湖开始,长江分为三条支流,注入太湖后。再往北流入大海。”这些都是没有详细地考察地理。长江、汉水和太湖,中间隔着山,江、汉的下游已绕过太湖直接入海,怎么会注入太湖呢?淮河和汝水直接从徐州入海,都与太湖没有关系。《禹贡》说:“鄱阳湖是水聚积的地方,是大雁安居的地方。三江既然是水流入的地方,太湖的水就是安定的。”从文字对应关系来讲,就是鄱阳湖是水所汇聚的地方,三江是水所流入的地方,并非三江之水都注入太湖。太湖的上游源头,都是群山环绕,没有大的河流;太湖的下游,有很多大河,也不知道三江是指的哪些大河。如果三江的水没去过,就会是太湖的水堵塞成害;只要三江的水畅通了,太湖就平静了。这就是水流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