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126

第126章 金币考

“原文”

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字,世传“淮南王药金”也。得之者至多,天下谓之“印子金”是也。然止于一印,重者不过半两而已,鲜有大者。余尝于寿春渔人处得一饼,言得于淮水中,凡重七两余,面有二十余印,背有五指及掌痕,纹理分明。传者以谓埿之所化,手痕正如握埿之迹。襄、随之间,故舂陵、白水地,发土多得金麟趾、褭蹄。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褭蹄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干柿,土人谓之“柿子金”。《赵飞燕外传》:“帝窥赵昭仪浴,多袖金饼以赐侍儿私婢。”殆此类也。一枚重四两余,乃古之一斤也。色有紫艳,非他金可比。以刃切之,柔甚于铅;虽大块,亦可刀切,其中皆虚软。以石磨之,则霏霏成屑。小说谓麟趾褭蹄乃娄敬所为药金,方家谓之“娄金”,和药最良。《汉书注》亦云:“异于他金。”余在汉东一岁,凡数家得之。有一窖数十饼者,予亦买得一饼。

“译文”

在寿州八公山旁边的泥土和溪流水涧中,往往能够找到小金饼,上面刻有篆书的“刘主”字样,可能就是世代流传的淮南王刘安埋在这儿的药金。得到这种小金饼的人非常多,人们称它为“印子金”。然而只是这样一个印子,重的也不过只得半两,很少有较大的。我曾经在寿春的渔夫那儿收集到一个金饼,他们说这个金饼来自干淮河水中,大概重七两多,正面有二十多个印记,背面有五个手指印和掌纹,纹理非常清晰。传说这是湿泥化成的,手印正像捏泥留下的痕迹。襄阳和随县之间,是古时的春陵和白水一带,挖掘土壤容易找到麟趾金和马蹄金。麟趾金中间是空的,四周都有花纹,雕刻极其细致精巧。马蹄金就象团饼,四边看不见用模子浇铸的痕迹,似乎是在平物上滴成的,形状就像干柿子,当地人称它为“柿子金”。《赵飞燕外传》里记载:“汉成帝偷看赵昭仪洗澡,常常在袖子里面装些金饼以赏赐给宫女。”那大概和马蹄金类似。它一枚重四两多,就是古时候的一斤了。颜色是艳丽的紫色,不是其它金饼可以比拟的。用刀刃来切它,比铅柔软;虽然很大一块,但可以用刀切,切下去觉得比较软。用石头在上面磨,就会纷纷落下一些屑片。小说里面记载麟趾金和马蹄金是娄敬做的药金,方士们称为“娄金”,用来和药炼丹效用最好。《汉书注》里面也说:“这种金饼和别的不同。”我在汉水以东一年,全部从几家搜集到的。有一个地窖中藏了几十个金饼,我也从那儿买得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