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淮海决战
6983700000002

第2章 非同寻常三个排

总前委是11月23日从临涣集文昌宫突然迁到小李家的。先一天,国民党飞机轰炸了临涣集。

当时,黄维兵团已抵达浍河南岸。刘伯承运用《孙子兵法》中“围师必阙”的妙着,提出在浍河南北设置袋形阵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黄维兵团果然中计。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口袋里一下子装进12万人马。

总前委的三位领导聚在一起,研究下一步的作战方案。会后,总前委决定迁至小李家。

小李家是个有四十来户人家的普通小村庄。村周围柏树环绕,郁郁葱葱。好几片柏林黑压压的,风过林响,荒寂森然。全村二百多人口无一经商,虽有一户富农,但只知死做农活,不问青天寒热。全庄的人都姓李,就这样不知从何年何月、几家几户默默地生殖繁衍,如一片野草几世几劫地自生自灭。

淮海大战把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庄推到了历史的浪尖。由于它正好处于徐宿铁路、徐阜公路之间,它便作为南京统帅部“南北对进,打通徐蚌,三路大军会合”的预定地点,一次次赫然触目地标写在国防部作战厅的地图上。每天都有几群飞机在它的上空侦察过往。临涣集被轰炸后,总前委将指挥部移至这里,是南京统帅部万万没有料到的。

先是来了几个解放军,一个叫张生华的领头,号房子,哪儿住一排,哪儿住二排,哪儿住三排。老百姓知道一排人马三四十,看看自己的小房间,着实摸不着头脑。后来人来了,车来了,直到小车来了,停在柏树林里,他们才讶然发现:原来,每排只有一个人。“一排”是个戴眼镜的高个子,“二排”是个戴墨镜的胖子,“三排”是个精神饱满的小个子。

小李家顿时热闹起来,电话铃频频传响,辣椒味阵阵呛人。那三个全是一口四川话,“啥子”、“要得”、“格老子”,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凡老乡都不准接近这三个人。当兵的看得很严。无论他们谁出来,都是老远跟着一个兵。前头来了老乡,那兵就挥挥手,让老乡绕开。

这三个人可不得了呢!

小李家的老乡们时时远远地打量他们,揣度他们,像望着天上的星星。他们不可知而又不甘不知。于是,就留下了很多传说。其实,这是三个极普通的人。就说他们的嗜好吧!刘伯承喜欢看书。战事这么紧,他也要在那文字的浪涛间颠簸他的心灵之舟。陈毅爱下围棋。在华野时,谭震林是他的对手。谭震林太稳太慢,陈毅老是急得哇哇叫。来中野后,棋友是邓子恢。但邓子恢爱和陈毅开玩笑,悔个把子儿是常事,非要赢陈毅不可。陈毅岂是认输的角色?于是每盘棋必争吵一顿,“再不跟你来了!”可下次他又得来。邓小平玩扑克是众所周知的。当初大军东来,路过开封,因军情紧急,陈毅为未能进东京一游而大为遗憾,邓小平却笑而不语。他让医生为他进城买了一副新扑克。于是,一有闲暇,他就把弄那六九五十四。前些天,当黄维命令以四个师为先导突围,廖运周决定战场起义时,邓小平等前线的战况等得有些心焦,便从口袋里摸出了已经只有七成新的扑克,往土炕上一放,自己端个小凳子坐在土炕前。

那一天,刘伯承歪在里屋的土炕上打盹,手里还拿着一本书。陈毅走过来,侧身往土炕上一坐,衣服绷得紧紧的。几个月前,陈毅带着华野的一部分电台到中野协调两大野战军作战时,卫生队长翟光栋给他检查身体,他大大咧咧地说:“我的保健医生好当!我这人爱吃爱玩,就是不爱生病!”他想以此拒绝检查,但翟光栋坚持要查,他无可奈何地说:“好好,检查吧,身高1米70,体重185斤,因平时爱吃肥肉,屡劝不改,有发胖趋势。”这后一句未免谦虚。事实上,他已经不能再胖了。陈毅坐在那里看邓小平洗牌,一会儿是扇形,一会儿是梯形,有时凌空交叉,有时落地结合,看似落叶纷乱,转眼叠如刀裁,哗哗作响,习习生风……

这一天是1948年12月5日。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下达的命令,应该是总前委决定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的总攻击令。

当中野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在电话上向总前委报告,已把巨大的袋形攻势的最后口子扎上的时候,邓小平政委给自己点燃了一支香烟,难得地露出了可掬的笑容,作战室内外到处传送着这一喜讯。陈毅司令摘下挂在墙壁上的军用水壶,给邓小平、刘伯承,也给自己满满斟了一杯白兰地。刘司令员顾不上端起酒杯,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双堆集,兴奋地说:“黄维这12万兵马,被围在20里长、15里宽的地段上,这极好算账,平均每500米宽的地段上,就有四百多个敌人官兵,任何一炮下去,都要伤着敌人!”他用浓重的乡音说:“真是十五个驼子困觉——七拱八翘地挤在一起罗!”

“黄维兵团,是白崇禧指挥下的精锐师团,号称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邓小平站起身来,在作战室里走了个来回,“我倒要看看他守着这两个尖谷堆,怎么样攻如猛虎,动如脱兔?”

“消灭黄维兵团,这是淮海战场上承前启后关键的一仗!”陈毅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白兰地,扭头吩咐参谋,“要张震参谋长的电话!”接通后,陈总握着耳机说道:“你们要严密监视杜聿明集团,要配合中野作战,保障南线彻底歼敌!”

陈毅放下电话,点燃一支香烟,和邓小平在一张十万分之一的作战图前纵览淮海战场的全势。这时,刘伯承司令员,特意换上了深倍数玳瑁花镜,又靠着放大镜的帮助,察看图上的浍河流域。著名军事家刘伯承以“胆大心细,足智多谋”而著称于世。他常说:作一个指挥员,既要“胆大包天,又要心细如发”,这样才能做一个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人们形容他的指挥是大马金刀,纵横驰骋,似海立云横,如电闪雷鸣;有时又细流涓涓,鱼石可数,云敛风轻,像雨过天睛。他指挥部队犹如疾风细雨般地把黄维兵团包围起来,此刻又轻风细雨般地在浍河上游寻找敌人的破绽。他对身旁的作战参谋说:“命令部队把敌人逐到浍河北岸。不让敌人靠近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