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80

第80章 通人性的鸡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中养的十余只鸡是母亲的掌上明珠。过日子用的油盐酱醋,上学用的书、本、笔等开销,多半由卖鸡蛋的钱来支付。

在生活困难的六十年代,人都吃不饱,何况鸡呢。但母亲想方设法,不亏待它们。她说:“要想让鸡多下蛋,先让它们吃饱饭。”每次收工回来,母亲总是为鸡带回一些野菜、草籽,还有蚂蚱、黑豆虫等一些活物。这些鸡一见到母亲走进院子,立马儿撒着欢儿地跑过来,昂着头,瞪着两只小黑豆眼儿,望着母亲。母亲将一串儿蚂蚱连同黑豆虫扔到地上,眨眼功夫便被它们吞食光。吃完荤,再吃素。草籽、野菜一通海吃。吃罢,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抹抹嘴,迈着悠闲的步子,在母亲眼前踱来踱去,表示谢意。

受到主子的爱戴,它们以下大蛋多下蛋给予回报。每次下了蛋,都要咯咯咯地向主人报功。只要母亲从鸡舍里拣走蛋,它们便立刻停止叫。母亲每次拣了蛋总要奖赏它们一把谷糠。

别人家的鸡,天一黑,就钻进鸡窝里投宿。而我家的鸡,天黑后,就飞到院内那颗形同巨伞般的大枣树上过夜。这就给母亲带来许多麻烦。夜间,时常有黄鼠狼来偷鸡。听母亲讲:黄鼠狼每次来,都要在枣树下弄些响动,只要树上的鸡看到黄鼠狼那两只发着绿光的眼睛,便会魂不守舍地飞下来。夜间,每当听到鸡的惊飞和哀鸣,母亲便会迅速披上衣服冲出屋,营救她的掌上明珠。

一个寒冷的雪夜,我睡得正香,忽听树上的鸡惊叫着扑棱棱飞下树。母亲不顾寒冷,边喊边追出去。此时,一阵冷风从门口刮进来,我打了个寒战,急忙裹紧被窝。寂静的夜里,鸡的惊叫听起来很瘆人,不知哪个宝贝儿又要遇难?我在被窝里不安地等着母亲回来,困意全消。母亲把飞下树的鸡一个个关进鸡窝,抱着被咬伤的小花进了屋。幸亏母亲救得及时,不然小花早就变成黄鼠狼的美餐。这次惊吓非同小可,小花趴在地上,两腿不停地打哆嗦。母亲为它包扎,心疼地抚摸着小花的后背,掰块窝头嚼碎喂它,为它压惊。

经过精心喂养,小花伤好后,拐着腿就开始报答主人的救命之恩。它下蛋特勤,一天一个。过了一段时间,它突然开始不在鸡窝里下蛋。一到下蛋的时候就不知去向。母亲很着急,可又不能整天看着它。半个多月后,小花抱窝了。一般的鸡抱窝,如果不让它孵小鸡,要么整日叫个不停,要么卧在鸡舍不出来。小花却不,一天天很少见它露面。大约又过了二十余天,一日母亲收工回来,见小花领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鸡,在院内捉飞虫呢。母亲惊喜地蹲下身摸摸小花,一手托起一只小绒球,乐得合不上嘴。原来这家伙偷偷躲到柴草堆里下蛋、孵小鸡,然后将一群儿女带到母亲跟前,好给主人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小花,真不简单。

我家年龄最大的鸡,比当时的我还要大一岁。这只十三岁的黑花鸡,因为年事已高不再下蛋。母亲念它以往的功劳,舍不得卖掉它。有一天,黑花鸡居然打鸣了。本是公鸡干得事情被母鸡干了,不伦不类,让人反感。听说母鸡打鸣不好,母亲决心卖掉它。提前拌了麦麸进行犒劳,以此为它送行。

第二天,当母亲把买主找来,眼前的情景让她惊呆了。黑花鸡带领着小花鸡的一群儿女在院内览食,它捉到一只飞虫,正在咯咯咯地叫孩子们来吃。而小花却卧在了鸡舍里。嘿,敢情是黑花鸡发挥余热,当起保姆来了,好让小花安心工作。

瞧这些经母亲亲手喂养的鸡,像通人性似的,招人疼爱。

写于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