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28

第28章 异国遇老乡

跨出祖国的大门,到了异国他乡,每当遇见中国人,听到中国话,就会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尤其在悉尼遇到像诚诚、娜娜夫妇这样的中国老乡,更是满心的温暖和感动。

我和儿子一家初到悉尼,就受到了诚诚、娜娜夫妇的热情接待和无私的帮助。

在北京,我们是穿着厚厚的冬装登机的,虽然登机后脱掉了羽绒服,但到达悉尼走下飞机后,身上的着装依然和当地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看着身穿裤衩背心的小伙子从身边走过,看着身穿裙子的女人在眼前晃动,更加剧了自身的燥热。浑身大汗的我被毛衣毛裤紧紧包裹着,双脚在棉鞋里憋闷极了。再看怀里的孩子,小脸儿红红的,头发湿漉漉的,小鼻头上爬满了亮晶晶的汗珠。我真担心小家伙从寒冷的北京突然来到炎热的悉尼,会受不了。我站在成堆的行李前,焦急地等待着儿子、儿媳。他们转遍了机场大厅的各个角落,依然有两件行李没有找到。最后工作人员承诺,查找到下落后,立即通知我们。

在机场折腾了很长时间,我们浑身燥热地几乎要中暑了。当我们疲惫不堪地怀抱孩子推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出机场,诚诚夫妇和他们的朋友瑞纳,开着两辆车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见到他们,如同见到了亲人,途中的劳累瞬间减少了许多。他们拉回了我们托运和随身携带的十几件行李物品,安排我们住在了他们家里。

真是应了那句“万事开头难”了,儿子一家2009年在悉尼购买的房子,由于某种突发的变故,导致我们万里迢迢来到悉尼,却不能如期住进自己家里。一连数日,我们都是在诚诚家里度过的。我们一家入住后,大包小包的行李堆积在房间里,再加上儿子有个刚满八个月的小孩,诚诚井井有条的二人世界立刻被打乱了。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夫妇增添了许多麻烦。

刚到悉尼,孩子就不明缘由地发起了高烧,连续几天都在39度以上,我们全家人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急得团团转。诚诚夫妇一边劝我们不要着急上火,一边开着车带孩子去小区医院、儿童医院、华人医院就诊,直到孩子痊愈。诚诚夫妇在悉尼一直喝自来水管的冷水,他们担心孩子小,不习惯喝生水,每天早起上班前,都要为孩子烧开一壶水放在桌上晾着,等孩子醒来,就能及时喝到温度适宜的凉白开了。

儿子、儿媳在国内已经有多年的驾龄,来到悉尼,需要重新考取悉尼的驾照,诚诚就帮着找《道路使用者手册》供他们学习。

我离开北京,离开北京的亲人,初到悉尼,语言不通,电视看不到中国台,由于行李太多担心超重,没有从国内带来一本喜欢看的文学书,有时感到很寂寞。一天晚上和诚诚夫妇聊天,我顺口问了一句:“悉尼有没有华人看的报纸”。诚诚回答说有。我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诚诚第二天下班后,购买了好几份华文报纸,有《新时代报》、《星岛日报》、<澳洲新报》、《澳洲新快报》等。

诚诚夫妇非常勤快,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客厅、卧室、卫生间每一处都布置得很漂亮、很高雅、很有品位。我们的入住,使他们家里变得不那么井井有条了。我们全家非常过意不去,想尽快搬出去,可购买的房子由于卖方情况的变故,迟迟搞不定。我们想放弃这家为我们带来极大不便的房主及其律师,另外购买一处房子或暂时租房,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源。郁闷、苦恼天天困扰着我们,真没想到初到悉尼就碰到如此的麻烦。诚诚夫妇经常开车带我们去看房子、看车。劝慰我们:暂时的困难会很快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很快,儿子、儿媳考取了悉尼的驾照,购买了理想的汽车。后来,房子的问题也解决了,装修房子时,诚诚夫妇跟着忙前忙后,瑞纳的丈夫也一起帮着刷房子。当我们住进属于自己的新家时,他们兴致勃勃地结伴前来道喜,祝贺。

来到悉尼,遇到像诚诚夫妇这样的老乡、朋友、贵人,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将感恩一辈子。我们在北京的家,随时向他们敞开友好、温暖的大门,何时他们回国探亲办事,到北京游玩,我们的家就是他们的家。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悉尼开始了新的生活。

2011年《澳洲新报周刊》11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