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13

第13章 找朋友

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记得读完了小学四年级升入高小,那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在新的班级物色好朋友。我物色好朋友的标准是,第一,品德好,第二,学习好,第三相貌也不错。我很快就如愿以偿。后来老师给我们调位子,她成了我的同桌。

我找朋友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互相帮助,即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做对方的镜子,发现对方有什么缺点毛病,坦率地直截了当地提出来,互相帮助对方改正缺点。

在交往中,我们相处的越来越好,小小年纪就懂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也有闹矛盾的时候,但在相互提意见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后,很快就和好了。在我考试成绩取得全班第一名的时候,第一个向我表示祝贺的是她,在我当上大队长臂戴三道杠的时候,第一个向我表示祝贺的是她,在我与同学交往中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的时候,第一个向我指出来的还是她。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两人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至今我们远隔千里,却一直保持着联系。

从那时开始,以后升入初中、高中,每到一个新的年级,新的学校,我都用同样的标准物色新的朋友。朋友之间和一般同学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作为朋友,对对方取得的成绩送去由衷的祝贺,而不是嫉妒;对对方的毛病敢于当面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而不是背后说三道四。学生时代,在和一个个朋友相处的日子里,心情是舒畅的,互相的帮助是真诚的,纯洁的友情是那样的宝贵和美好。

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找朋友好难啊!记得进厂后结交了一位好朋友,她比我小三岁,我视她为友为妹。对待好友我一向坚持着自己的处事原则:面对朋友的困难送去真诚的帮助,面对朋友的成功送去由衷的祝贺,敢于向朋友当面道出他人难以启齿的逆耳忠言。我痛恨那种躲在背后干着有损朋友事情的伪君子,痛恨的事情坚决不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有人看到小师妹和自己的师傅关系“特好”,背后给她使坏,造成不良影响。我的小师妹不知听信了谁的挑拨,认定了那件事是我所为,她不愿意听我的任何解释。我感到伤心透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当面劝说过她,让她做事注意影响,免遭他人非议。一片好心竟遭此误会是我万没料到的。我真想知道那个一定在偷偷乐的背后使坏者究竟是谁?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谜都能解开。

这件事情过去近三十年了,我和小师妹也早已调离军工厂。如今我们一南一北,远隔千山万水,但我时常想念她,我们的友情因一次误会而中断,我感到很惋惜。我曾几次到她所在的城市武汉出差,每次去,总是期盼着能与她意外相逢,明知没有地址希望渺茫,但我依然固执地在人海中寻觅。有人说我,实在没有必要对一个曾经误会过自己的人多年来念念不忘,但我就是割舍不掉。也许我这个人太注重友情了。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商品化的今天,想找一位知心朋友不亚于寻找心上人,真是太难太难了。

曾经亲眼目睹两位好朋友,当面你好我好亲亲热热,经常互相请客开怀畅饮,但在背后说起对方的坏话来比谁都恶毒;曾经看到两位好朋友来往密切,热搭呼呼,一但利益发生冲突,什么好朋友,全玩去,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朋友;也曾经看到有的好朋友在对方官运亨通、有权有势时,恨不能和对方合穿一条裤子还嫌肥,一但对方挨整挨批,被罢官下放,立刻反目为仇,落井下石;也曾看到有的好朋友在对方困难时还能居高临下帮助一把,但看到对方比自己工作出色、被提拔重用、日子过得红火,就顿生妒忌,恨得牙根痒痒。这是朋友吗?在我看来,绝对不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朋友的重要。朋友是一面镜子,他站在你的对面,看你的所作所为比你自己要清楚得多,客观得多。身边有位好朋友,时常善意地提醒你,帮助你,敢于当面指出你的缺点和毛病,使你的工作少出差错,使你在人生旅途中少走弯路,有个好朋友相互帮助着一起向前走,该是多么美好!有人说,到了社会上很难再找到学生时代那种纯洁友情的朋友了,也许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依然在执著地寻找,我渴望朋友。

2005年4期《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