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雁过留声
6954100000007

第7章 新家也在长江边——三峡移民落户宿松散记

2001年的8月22日,近30辆车队接来了首批三峡移民。8月29日,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第二批外迁我省宿松县的三峡移民顺利到达新居。1087名三峡移民为了国家舍小家别故土,千里迢迢、一路巅簸,终于到了位于复兴镇的四个村街的新家。

而今,一年过去了,三峡移民的生活状况如何;远离故土定居异乡,他们是否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从山区迁入平原地带,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家居理念……这一切的一切,都牵动着各级各部门有关干群的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9月12日,再次踏上了移民新村宽敞整洁的街道。

渔船已到港 结网备捕忙

才到宁新移民点街头,就见门前的路面上,拉着长长的丝网,几位妇女正将小石子缝入一种叫“地笼”的丝网底缝中。一问,才得知她们正准备参加秋季的螃蟹捕捞。加工好的地笼收拢成捆,堆放在门角。支部副书记邓生知说:我们村有18户合伙买了9条渔船,已从老家运来正在江边等开闸进湖,参与力啸公司今年秋冬的水产捕捞。目前,各家都从宿松县城买来了多种捕捞网具,自己再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作好准备,只等通知。

邓书记家小院里种了辣椒、丝瓜、扁豆、空心菜、红芋,新种的萝卜菜也已长出嫩绿的叶子。他说自己种的也还不够,有时也要买一些。今年的地分到手时已来不及种什么,只好等过些日子种油菜了。

其时,县三峡办的同志正忙着一家一户发放生活补助。镇政府的胡冲副镇长一个个能叫出移民朋友的名字,家长里短地聊起来……

找寻致富路 安居又乐业

宁新移民点医疗室的主人卢成万,在老家时当过村支书,并做过赤脚医生。而今,年岁渐大,身体也不好,儿子已从卫校毕业,目前正在县医院实习。基于此,父子俩便在新家里开起了医疗室,投资几千元从县医药公司进药。在堂屋的墙壁边,立着一个中草药柜子,大约有140来种草药和百十种日常用的成品药。他说,来看病的人不仅是移民,也有附近的村民。

涂永龙在家里开的批发部里,各种日杂用品堆得满满的。放了学的十来岁的女儿正熟练地售货收费。涂永龙说他在老家时是在县城开批发部,临搬迁前,将所有商品降价处理了,到这来后,又投资2万多元搞批发兼零售,方便方便乡邻。

还有弹花匠马寿长,来到这个产棉区正可以发挥特长,大有用武之地。听说生意很好。

据新春片的支部副书记黄发明介绍,他们组外出打工的只有十几个,开日杂店的有4户,出租车的2户,拖拉机的3户,连残疾人刘永全也准备开一个理发店,前不久他外出参加培训去了。

播种了希望 收获着喜悦

在同兴、杨洲移民点,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移民正坐在室外的水泥地上晒了许多金黄色的玉米粒,还堆着许多未打下来的玉米棒。他们或合家而作,或三五成群,欢声笑语不时轻扬开来……

曹学文家分了7亩多地,一分下来便抢种了玉米、花生、蚕豆。他说,这边土质比我们那里好,肥料可以少点不碍事,农药要打好,虫太多,农技站同志常下来指导我们,还发了宣传品,种子也是他们提供的。郑本生家6亩地都包给人家种棉花了。也有8户是自己种,棉花长势非常好。

移民迁入新居后,在宿松县过了风调雨顺的一年。邓本生说,移民现在情绪稳定了,许多人很后悔当初分地一再阻挠,使土地到7月8日才到自己手里,没赶上季节,就只好外出打工,贴补家用。而今,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了,孩子上学也稳定了,这里的话也基本能听懂了,成绩也稳定下来,入学率100%。

我们顶着秋日的艳阳,来到村民的地头。齐肩高的棉花已开始打苞了,一眼望去,满眼绿色,一大片一大片的,分不清哪是移民的哪是当地居民的,轻风掠过,滚过阵阵绿浪。我们欣慰地看到:移民们也如这茂盛的棉花一样开始扎根于我们安徽宿松的这片沃土,融入宿松县80万百姓的大家庭中……

(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