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雁过留声
6954100000033

第33章 播撒爱的阳光——记安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许先梅

施爱比受爱更幸福——本文主人公语录

引子

安庆,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滨江纳湖,钟灵毓秀,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使她充满神奇的吸引力。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两弹元勋邓稼先、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将军外交家黄镇等等就是从这里走出,并名垂中国现当代史册。而今,这座古老的小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更加充满生机活力。今天,在这里,有一扇文明的窗口不仅向国人,而且已向世界敞开了——

这,就是安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

这座占地23亩,建筑面积达6500平方米的福利院,经过几代人的打拼,而今是一个拥有集教育、医疗、康复、娱乐等多功能服务设施,拥有床位250张,职工70余人的省级文明单位。办公楼的墙壁上赫然挂着几块含金量很高的奖匾:省青年文明号、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单位、省民政系统文明窗口单位、全国民政部门行风建设基层先进单位。这一块块沉甸甸的荣誉里,不仅凝聚着全院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更凝聚了院长许先梅的辛劳和智慧!

博爱

弃儿那奶气的呼唤“妈妈——”,令许先梅的心为之颤抖!

1991年夏天,许先梅从省财校毕业分配到安庆市福利院。第一次踏进福利院,看到那简陋房屋下被亲人遗弃的孤残儿童,看到他们那落落寡欢暗淡无助的眼神,她的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一个清秀的孩子拿着一个娃娃玩具,看着和善的许先梅,奶声奶气地呼喊“妈妈——”,这一声令许先梅的心为之颤抖!泪珠一下子夺眶而出,她情不自禁地说:他们多可怜啊!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从此,许先梅开始了她15年如一日的施爱工作。她每天早上7点从家里出发,晚上6点回家,一天工作十来个小时,从无怨言,从无厌倦的时候。

许先梅起先的工作是财务会计,但面对这里100多名弃婴、残儿,她坐不住了。她刻苦学习婴幼儿的一些常见病的诊治,学习护理知识,短短几个月就掌握了一套熟练的哺育方法。哺养一个孩子,现在一家往往两代人都忙得团团转,而照顾几十名身患残疾、体质虚弱的幼儿,该要付出多少艰辛!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许先梅以她柔弱的肩膀硬是撑起了孩子温暖晴朗的天空,以女性特有的善良给了这些弃婴温情的母爱!

残儿朱小淅到福利院时才出生几天,生命垂危,由于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双唇双腭裂,无法吮吸奶嘴。许先梅和同事们硬是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喂养他,让他弱小的生命得以延续下来。后来,她又不辞劳苦跑遍了省内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工夫不负苦心人,她终于联系上了美国一家儿童收养组织,获得了做矫治手术的资助。而今,痊愈的小淅已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在幸福中成长。象小淅这样经过许先梅奔波联系治疗获得健康的儿童就有16名之多。

后来,许先梅结婚生子,做了母亲的她,更割舍不下院里的孤儿。

许先梅的手机从来不关机,24小时总是提心吊胆地关注着自己这一帮孩子。她的心总是被他们牵挂着,她难得吃得开心睡得舒坦。或许正因为肩上的担子太重太重,即使生活条件好了,她仍然是那么清瘦柔弱的,柔弱得你几乎不忍心再让她这么操心。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许先梅来说,这话要反过来用。对自己的儿子,她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7岁的王炅一睁开眼睛,大脑就异常活跃起来。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啊!这可是好几个月前就盼望的节日!妈妈答应了,一定陪着去儿童公园玩的。妈妈有四年没陪自己过节了。王炅这点记得很清楚。

王炅侧耳听着妈妈的动静,终于,妈妈从卫生间出来,正拿她的小包,准备出门。王炅一下子冲到妈妈跟前,拉住妈妈的衣角,说:妈妈,你不是答应我,今天带我去公园吗?

许先梅低下头,摸着儿子的脸,歉疚地说:妈妈先去看看院里的孩子好不好?

不嘛,妈妈,你可是早就答应好的。——儿子小脸上笼着期求。

许先梅真的不忍心拂了儿子的渴望,只一个劲点头说“看一下就回来,你在家等着,你不信,我们拉钩好不好?”

王炅在家里度日如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翻翻图书,看看电视,去窗口望,打电话催促……一个上午过去了!王炅把希望寄托在下午。吃过午饭,他便跑到路口,坐在路边张望,等着妈妈的身影出现。

等啊等啊,王炅的泪水开始蓄满眼眶。妈妈,你还算我的妈妈吗?

太阳西斜,许先梅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路口。她一眼望见低着头蜷缩在路边的儿子,心酸酸地喊了一声“王炅”——

儿子一见妈妈,“哇”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妈妈,你还是我妈妈吗?你干脆做他们的妈妈算了。呜呜——

儿子的哭声震撼着许先梅。是啊,我还算不算妈妈?有多长时间没陪儿子了?但又有什么法子呢?许先梅抱起儿子说:儿子,妈妈对不起你。你知道吗?你还有奶奶陪着,还有爸爸陪着,可院里的弟弟妹妹多可怜啊!他们只有我和阿姨去陪陪。有个小朋友生病发高烧了,你说,我该不该把她送到医院去呀?

儿子哽咽着,好半天才说:妈妈,他们比我更可怜,你就陪他们吧。以后——以后,你把我带去同他们一起玩吧,好不好?

从此,每逢节假日,许先梅常常带着儿子一起去院里陪孩子们过节。

许先梅的丈夫在市交通局下属一个企业上班,呆在家的时间也不多。儿子正是需要管护的年龄,但院里的工作千头万绪,许先梅实在没法子,把自己的母亲接来同住,帮忙料理家务。年近古稀的母亲一谈起先梅,语气中充满自豪感。在家中排行第三的许先梅,在母亲眼中是最听话最有责任心的孩子。儿子王炅长得敦实可爱聪明懂事,不要妈妈过分操心,平时在家也不贪玩。爱人戴一付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对许先梅的工作非常支持,2004年10月,许先梅获得安庆市“十佳勤廉公仆”的奖金3000元,爱人首先提出捐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买点奶粉。——这是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是许先梅勤于施爱后赖以休养生息的港湾。正是因为有了爱人、母亲、儿子的理解和支持,许先梅才得以全副精力和爱心地开展工作,去关爱院里的老人和孩子。

老人那亲切的招呼“闺女——”,叫许先梅的心温暖许多。

福利院里有70多名“三无”老人(三无,指的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对他们来说,许先梅是最好的女儿。他们的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全要许先梅操心。孤寡老人姚玉明2003年因患淋巴癌待如亲人,老人去世后,许先梅和同事们一起为老人擦洗、换寿衣,送老人最后一程。让老人们得到快乐,也让自己的心里不留下遗憾,这在许先梅看来,已经是极为平常极为普通不过的事情,她总是淡然地说: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老人们是很怕孤独的,随着年岁的老迈,他们的性格更加孤僻而固执。据了解,福利院曾设过“委屈奖”。有的老人的钱物一时找不到了,他们会责怪工作人员,甚至说是他们整理房间时顺手牵羊拿走了。受了委屈的工作人员只能流着泪帮忙寻找,终于在枕头底下找到了。老人会不好意思的说:闺女,是我不好——。那一声亲切的称呼,让许先梅和同事们温暖许多。

做儿女的谁会计较年迈的父母的只言片语呢?

为了让大家保持善良温和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院里专门设立了“委屈奖”,奖给这些受了委屈仍然始终如一的护理人员们。

耶稣对12位门徒说:仁慈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仁慈。

许先梅的一言一行对这些孩子和老人来说,就是最仁慈的阳光。

创新

9月28日下午,两名保育人员抱着两个1岁多的孩子,到市内指定地点拍照片。一打听,得知是护照上用的。

两个孩子在门口等车时,可能是不习惯于这人流车流熙攘的大街,比赛着哭,保育员哄着,抱着她们上车,哄了几句便乖了。孩子在他们怀里安静地吃着饼干。她俩穿着白大褂,那哄抱孩子的神情、姿态、语气,无一不透出对孩子的惜爱,不了解内情的人,一定会以为她们是孩子的妈妈或奶奶。

院里的每一个职工对孩子和老人都是这样,象支部书记杨勤鸣、副院长胡荣忠等这些大老爷们一见那些孩子,说话的声调都温柔了许多。有什么样的将军就会有什么样的兵。据这些保育员说,许院长很有亲和力,对服务对象很和蔼。每天早上上班,都要先去看看老人和孩子。他们对许院长也特别亲热。确实的,现在,每天去看看老人和孩子,听他们喊“闺女”或“妈妈”,已成了许先梅每天的一种心理需求,仿佛不转一转,这天就缺少点什么,心里总不踏实。

办公楼大厅的正面,“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八个大字极其醒目。

对许先梅来说,这八个大字可不是纸上谈兵,它是扎扎实实落到行动上的。

如果不是“以人为本”,她犯不着每天跑这么远按时上下班,犯不着订580条规章制度,犯不着对违纪职工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犯不着牺牲节假日跑到潜山县去看望残疾寄养人,更犯不着每天赔付许多小心如履薄冰地管理着这一大家子。

她的“求实创新”同样是行动的写照。为了让更多的弃婴被有能力有爱心的家庭收养,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氛围中,许先梅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出了“家庭寄养”的新路子,二是成立涉外送养工作领导小组,规范送养行为。

家庭寄养——福利院提供儿童生活开支,由家庭进行照料。

让我们一同去看看福利院附近的几个寄养家庭。

车在路边的第一家门口停下,车门打开,就有两个七八岁的孩子跑上前来,一边“阿姨阿姨”地叫,一边来接手上的物品。看来他们已经很习惯有人送东西来。许先梅掏出月饼香蕉,一一分发给四个孩子。三个孩子一边吃一边在“妈妈”身上蹭。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大约十四五岁,很文静地笑,礼貌地同回答许先梅的问话。被孩子们喊“妈妈”的女人叫潘家秀,壮实的身子骨,背上一个怀里一个腿上还骑着一个,笑得合不拢嘴。这样的融洽这样的亲热,让人感叹不已。现在的独生子女哪能享受到这大家庭的乐趣?即使在幼儿园里,师生之间能有这样的紧密无间吗?要知道,这是些智残或肢残的孩子啊!

程欢荣家的院落和室内十分光亮整洁。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门口探望,见许先梅问他“你妈妈呢”,便一口哭了出来,指着外面,邻家的大哥哥插嘴说:刚出去买菜了。里屋靠窗边的一张小床上躺着一个孩子,许先梅拿了块月饼给她,问些家长里短的话。小房里也是一尘不染,这么一个瘫在床上的孩子,整日里靠别人端吃倒便的,这房间里怎么就能保持得这么整洁?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妇女牵着一个扎着羊角小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回来,她就是孩子们的“妈妈”程欢荣。男孩子很乖,坐在小凳上一边吃着月饼香蕉,一边不时地朝人们羞涩地一笑。女孩儿却没一会儿歇,象橡皮胶似的粘在她“妈妈”身上,爬上爬下。他们眼神又黑又亮,动作麻利,性格活泼,丝毫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残疾的地方,后来一打听,许先梅说:小朱冰的手指不能完全伸直,拿握乏力。男孩小时候根本就站不稳,双腿几乎交叉,只是近几年来渐渐养好了。许先梅笑着问:我把你们带家去好不好呀?两个孩子一听,都毫不犹豫地摇头。看来,这里已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家。从这个家里,谁也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妈妈”是个特别贤淑勤劳的女人。

许先梅说,只有把孩子交给这样的人家,我们才放心。

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许先梅曾费尽心血,同村委会的同志们一起物色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家,并实地进行考察和试点。第一批3个孩子被送入家庭,寄养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亲热地喊出了“爸爸”“妈妈”,看到这个场景,许先梅感动得流下泪来。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折!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福利院,都将是不小的收获。通过这种模式,目前,已有近60名孤残儿童寄养在家庭中。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社会。

看着孩子们在寄养家庭中生活得很幸福,许先梅也放心了不少。这位为200多个儿童和老人日夜操心的大家庭的“母亲”,尽管清瘦柔弱,但她瘦小的肩头扛举的是多么沉重的责任!

如何解决院中健康弃婴的出路问题,安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在院长许先梅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涉外送养工作领导小组,许先梅亲自任组长,并将责任明确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涉外送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涉外送养工作格局和氛围。仅2005年,全年共涉外领养儿童70多名,送养合格率达100%,儿童部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班组”。今年7月3日、5日,被美国家庭领养的孩子晓晓和青云在养父母陪同下,还专程来院内回访。看着这些孩子如今生活得那么幸福,许先梅放心地笑了。

孤残儿童更渴望家庭温馨。2004年6月,许先梅在全院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倡议:每逢节假日每位职工带一名孤儿回家过节。全院职工积极响应,而今已有30多名孤儿融入到职工家庭之中。

为适应新形势,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路子,许先梅积极奔走,多方联系,于2003年兴办了启智双语幼儿园和福利诊所,在为院内儿童老人提供服务的同时,有力地解决了周边群众子女入托难、就医难的问题。省市有关部门对许先梅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投资近300万元,对原有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陆续引进了一批年龄轻、学历高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管理与服务人才,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而奠定了安庆市民政工作由“小民政”向“大民政”转变的物质基础。

2006年9月29日傍晚,已是下班过后,细雨蒙蒙中,笔者独自踏上了去福利院的路。我心中一直牵挂着27日早晨捡到的那个婴儿的死活,也想看看福利院晚上的情景。

夜色下的大院里,静悄悄的。推开一间有灯光有电视机响声的房子。屋里的单人床上坐着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她正在看安庆台的“新闻综合”节目,清癯的脸颊、苍白的短发透出一股子精明利落,她的语调很快,看得出是一个急性子。她说她有3个儿子,2002年来这里的,后来回家住了10个月又回来了,“家里太孤单,这里有老姐妹,服务也好,她们几个小鬼对我挺好的”,——她指着陪同来的护理人员冯国英和肖金叶,称呼她们“小鬼”。

这是一个标准间,房间里床头柜、空调、电话、电视机、卫生间、挂钟,只要旅馆里的设备应有尽有,所不同的是,床头多了一个警铃,一有事就可呼叫值班室里的护理人员。所有物品摆放整齐。老人说,她3个儿子每人每月出200元。这里比家里好,自在,有人说话,不孤单。

在另一间房里,住着一对夫妇。男老人因脑液血后遗症坐在椅子上不能动弹。老太太说,家里有4个孩子,但他们工作都很忙。老伴大小便都靠别人,只好到这里来。这地方护理很周到的。谈起端阳节院里组织老人到“新百”开展活动,包饺子、粽子、踢球,大家都很开心。说到这里时,一旁的男老人听了哈哈大笑,那是一种回复到儿时天然纯真的笑态。老人说,许院长把这叫“老年人服务中心”,不叫“养老院”,这名儿让我们听起来舒服,所以观念变了,家里有儿女,也照样来这里了。

值班室里,一张折叠床,一排挂着的白色制服,墙上的呼叫器以及两块匾:《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规范》、《生活分级护理的主要内容》。冯国英说,这么多年来,老人们的心态我们也摸熟了,有时我们受到委屈时,也不跟他们斤斤计较,只向他们赔不是。在管理上,许院长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是啊,没有严格的管理,哪会有这么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哪会有这么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规范全院干部职工的行为,近年来,院里出台了涵盖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工作程序、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共六章580条。通过“人定岗、岗定责、责定分、分定奖”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谁也没想到儿童部护理区的庭院里竟是这样的静悄悄,静得令人纳闷:一个有着几十个大大小小婴幼儿的院落,怎么会如此寂然无声呢?推开一间育婴室的门,微弱的灯光中,穿着白大褂的保育员正蹑手蹑脚地为孩子们盖毛巾,轻声地哄着爬起来玩捉迷藏的孩子。前天捡来的2斤9两的婴儿仍在恒温箱中,她头上没有输液管,正安静地睡着,那神情就仿佛躺在母亲的身边。——谁能想到,这个出世就被亲生父母残忍抛弃的婴儿,会在这里找到一片安宁和温馨!她睡得是那么安详,那么恬静!她小小的心灵里,一定感到了这里的爱的挚诚!

雨夜的福利院,笼罩在一片静谧与温馨之中。在这个人情渐趋冷漠的社会,却有这样一群人,在用他们的爱心执着地点燃着温暖的火把,照亮着这些孤独的老人和可怜孩子的人生之路!

老天都为他们感动不已!

忧思

社会福利事业是一项功德无量天高地厚的事业,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它涉及的是“人”这个根本主体。

但在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被弃的健康女婴?追根溯源是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因为人们的生育观念太陈旧?

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不想对中国的计生政策作什么评判。我只是想说,对一个母亲而言,对孩子的亲属而言,抛弃一个弱小的生命,该是多么大的罪恶!那是作孽啊!

佛教的教义上劝人行善积德。

《圣经》中的《提摩太前书》第6章借保罗之口说: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在美国,有那么多的人领养中国的孩子,那些收养中国孩子的家庭因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可爱的孩子托付给他们而对中国产生了深切的感激之情,因为来自中国的收养儿女给他们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快乐。收养母亲珍妮博文因此创办了“HALF THE SKY”(半边天)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目前已有16000个家庭的支持者,遍布世界各国。

诚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其富裕的物质生活,使许多想做好事和帮助弱者的美国人有了付诸实践的物质基础。但在日益开放发展的中国,许多先富起来的大款们,他们有多少人能意识到他们挣来的钱是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呢?他们只知道花天酒地,一掷千金,他们还有多少人能记起老祖宗的古训,讲究“仁义道德”做到“温、良、谦、恭、让”呢?

2004年的春节前夕,合肥爱特医药公司的董事长金泽华带领他的中层以上的干部们,冒着严寒风尘仆仆地赶到位于皖鄂赣三省边界的宿松县陈汉山区,捐了15000元,解决了64个贫困学生一个学期的学费。数额虽小,但对于处在贫困中的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温暖和激励!金泽华是海归派,是在美国留学的。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都是医生,母亲也是医学院的教授,他自小到大受到的都是“人道主义”教育。

或许,我们国人在这方面道德的缺失正是因为从小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是势在必行的,但面对数亿中国人的传统生育观念和习惯所进行的各自的理性选择,我们的措施和法规不可避免地有些疲软无力。“养老”和“助孤”工作应该是推进计生工作顺利发展的配套措施,这项工作做好了,计生工作就会更加理性化、人性化,然后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中国的弃婴,外国人来收养,这本是一种结良缘的善举。收养家庭也会出于感激和同情捐助一些资金和物品给原来的福利院,以改善福利院的条件,提高在院孤儿的生活质量。可竟有人不了解情况,不理解这种行动,反而把这说成是买卖儿童。对此,许先梅说:我们想方设法为孤儿寻找一个温馨的家园,以解决她的正常成长所必需的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当前福利院儿童回归家庭、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解决福利院资金困难、提高收养人员生活质量的重要来源。这项工作,安徽省民政厅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是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开展的,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又得到了省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并给予广泛宣传,从而使安庆市福利院在中国收养中心乃至国际收养机构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许先梅身高只有1.55米,体重只有86斤,看上去娇小柔弱,但她的内心深处却是很刚强的。这与她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受到磨砺是分不开的。还是在五岁的时候,一次不小心摔倒,嘴唇碰到石头上,摔裂了一个大口子,血流如注,但他一声没哭,不打麻药,硬硬地缝了3针,竟然一声不吭。连医生都感到惊奇。

行文至此,我们不难理解许先梅15年来的足迹,不难理解她任院长4年来的工作力度,不难理解她的追求和信念。

一年四季,先开的是梅花,迎风傲雪,昂首怒放。不为争春,不为斗艳,只为向世人宣告:春天来啦!

春天来了,万物都会享受到温暖的阳光。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