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雁过留声
6954100000019

第19章 打开生命绿色通道——急救120跟踪手记

生命是最宝贵的,健康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被人民群众喻为生命的保护神——急救120(宿松)仅元月份(春节前后)就接诊达389次,平均每天达13次。当人们欢天喜地在家里忙过年时,宿松县医院急诊科的24名工作人员却没日没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大年三十夜,正是合家团圆之际,他们却通宵达旦,用热情用爱心面对一个个呼救的病人。正月初六一天出车26次,急救车驾驶员朱师傅连续48小时开车,只休息了一个小时。有时回家吃饭,走到半路,呼机响了,任务来了,又急忙折回头。上副班的同志半夜从床上叫起来,赶紧穿衣在15分钟内上车出发……他们没有怨言,没有推诿。哪里呼唤,就奔向哪里;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用医术赶走病魔,用微笑温暖一颗颗焦急的心。

为此,笔者在事先未通知宿松县医院的情况下于2月9日(正月十七)跟踪了一天。不妨将跟踪情况实录于下——

上午8点钟刚交接班不久,城内公路局宿舍一户居民来电:一位患者脑血管意外,需紧急抢救。排正班的车子便风驰电掣般出发了。

9:10分,120急救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高岭乡姚圩村山下组一孕妇出现早产征兆,胎盘前置……放下电话,医护人员抓起担架便跑上急救车。车子一路鸣着警报,超车!超车!拐上村级公路,路面凹凸不平,周师傅心急如火,开得飞快。雨后的路泥泞不堪,车子底盘被凸起的土坎搁了两次,仍是在10点50分抵达了县医院妇产科。

这边车子刚到住院部大楼下停住,就听那边警报响起来,我立即跑步追上了去凉亭的急救车,此时是10:55分。11:22分车子抵凉亭河大桥上,一辆开往安庆方向的中巴被人群围住,一打听,伤者已送往镇医院。急救车又穿过拥挤的小巷开进镇医院,迎出来的人说:人已没用了。我们进病房一看,证实人确实死了便迅速赶回。

至城里已近正午,无求救电话,有关领导说,抓紧时间吃个工作餐吧,不然又怕吃不成呢。

从12点到下午2点,少有的清静。他们笑着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福气好,要是前些天,就别想吃饭。初六那天,从早上七点至下午一点,朱师傅只泡了一袋方便面。48小时没休息,困倦得实在撑不住,便自己打自己的巴掌,左一下右一下,惹得大伙儿都笑。

14:06分,120又叫起来,来电说九姑乡单岭村潘龙组一颈椎受伤的男子需急救。我立即抓起采访包,跟在他们后面跑上车。14:35分,车子到达单岭的山脊上,因连日的阴雨,山路中间被农用四轮辗压出一个个深坑,稀泥深达一尺余。看样子是无法过去的。朱师傅按留下的手机号打过去,对方说,人无法移动,最好能开到家门口。

没办法,朱师傅前后左右察看了一下地貌,对我们几个说,你们都下车,我冲过去。车子猛地加速往前冲,仍是被一稀泥坎陷住,吃力地“突突”了半天。我们只好一起用力往前推……

这是一个危重病人,病人的妻子满面泪容。病人躺在床上,颈子被固定,身上还吊着导尿管……一副十分痛苦的模样。

一屋子人手忙脚乱将病人好不容易抱上担架,又弄上急救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车子开得十分缓慢,但患者仍在痛苦地呻吟,苏医生便让护士为他打了止痛针。车子拐上宿复路,一路响着警笛疾驶。

16:12分至县医院,抬下病人还未办交接手续,就见值班人员迎上来说:快!出车!汽车五队院内。车子又掉头驶出院门……

16:28分,坝头街群众来电,一妇女外伤,车子以每小时110码的速度飞奔,17:09分抵坝头街,伤者已在小诊所进行了简单包扎,抬上车,医护人员简要了解情况……

19:45分,接华阳河农场五场医院院长电告:一喝农药中毒妇女出现并发症状,请求援救,并要求带气管侧切包。在车上做手术,不现实,但当班的吴医生和李护士仍检查了所有医疗器具,紧急出发。在宿复路41号碑处拐上小路,车子高速行驶,颠簸不已,夜色沉沉,朱师傅多次下车问路,终于在21:05分至目的地。

返城途中至雷公岭,手机又响了,值班人员说:河塌一个胃出血患者……

22:30分,出发往河塌。

10日凌晨1:30,出发至长铺荆桥村。

4:15,出发至破凉梅墩……

……

又是一夜未曾合眼!

当清晨的太阳祥和地洒在从容上班的人们的脸上时,这些忙碌了一日一夜的急救工作人员们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往家赶……走入人群,谁也看不出他们的特别之处,但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他们当班,对待每一次的呼救,他们都是表现出战士的风采:迅速、及时、尽职尽责,救死扶伤……全县没有哪个角落没留下他们的脚印。

是他们,为患者赶走了死神!

是他们,为患者托起了希望的太阳!

(2001年2月)

安庆,滨江纳湖,钟灵毓秀。这座古老的城市,是近代工业文明发源地之一:清代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台木壳蒸汽轮船、第一台电话机……诸多的第一,汇成往昔的辉煌。千百年来,扬子江滚滚东流,千帆竞发;内湖却静如处子,杨柳依依,莲荷碧波。她,以其近千年的古皖风韵孕育着安庆人特有的谦和与崇文风尚。国门开放后,神州大地,改革浪潮风起云涌,安庆人仍然悠闲地躺在温馨的摇篮里听着人文和谐的乐章,高考30年来一直稳居全省榜首,黄梅戏享誉大江南北,但工业却逐渐后劲乏力,百年老字号摇摇欲坠。

当国门开放14年之后,邓小平南巡,举手一挥,大江南北,春风激荡,安庆,这头睡狮,终于被摇醒了。

1992年6月,安庆市委市政府终于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成立市开发开放办公室,负责开发区的筹备工作。市委组织部紧急从各部门抽调18位同志,迅速奔赴那片泥沼、山丘和水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大开发。

十五年来,开发区管委会经历了四任主任:周公顺、查名璧、孙爱民、丁一轩,队伍也从18人发展到了62人。当年的丘陵、泥沼地上,而今已是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厂房遍布、机声隆隆,经济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发区,共同追寻那开发、开放、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发展轨迹——

(压题照片:开发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