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去日苦多
6784400000034

第34章 改头换面的外国民间故事

在我国过去的笔记小说里,许多外国著名的民间故事都被改头换面,变成中国故事了,下面是随手摘录的几个例子。

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四有一条“误堕龙窟”:“徐彦璋云,商人某,海舶失风,飘至山岛,匍匐登岸,深夜昏黑,偶坠入一穴,其穴险峻,不可攀援。比明,穴中微有光,见大蛇无数,蟠结在内,始甚惧,久稍与之狎,蛇亦无吞噬意。所苦饥渴不可当,但见蛇时时舐石壁间小石,绝不饮啖,于是商人亦漫尔取小石噙之,顿忘饥渴。一日,闻雷声隐隐,蛇始伸展,相继腾升,才知其为神龙。遂挽蛇尾得出,附舟还家。携所噙小石数十至京城,示识者,皆鸦鹘等宝石也,乃信神龙之窟多异珍焉。自此货之致富。彦璋亲见商人,道其始末如此。”这当然就是《天方夜谭》里辛巴达水手的故事,看来是陶宗仪的朋友从当时南海到过外国的商人那里听来的,只是原来本是民间故事,到他这里变成一段真事了。同《天方夜谭》里所说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原来水手也遇到蛇,但不是在石窟里;带他出来的是大鸟,也不是神龙,如此而已。《天方夜谭》近一二世纪始有定本,我国翻译介绍这些故事是在清末民初,所以可见这个故事在几百年前已由口述早传到中国了,也许徐彦璋所见到的那个商人,不是中国商人,而是一个阿拉伯商人,他讲了这一段故事,故意说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希腊古代关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我国的《水经注》里有一段秦王灭蜀的故事,说是张仪为秦王设计,做了一个大金牛,蜀王想把金牛拖走,秦派壮士在后面跟去,由于有金牛带路,秦王才经过蜀道灭了蜀国。一直到今天,成都还有金牛坝的地名,几千年来一直有这个民间故事流传。这两段传说显然也是同一个。张仪和奥德修斯同是善用智谋的代表人物。《水经注》是北魏时代的书,用金牛灭蜀的传说故事可能在当地流传还要更早,也许在秦汉时代,木马计的故事早已传到中国来了。

过去我还摘引过许多其他中外民间故事,说明其来自一源,如唐代《酉阳杂俎》里有一段西方的著名“扫灰娘”辛德瑞拉故事。在中国传说里,这位姑娘名叫叶限,好像与德文名字来自一源。只是这个故事在中国变成西南少数民族的故事了。《酉阳杂俎》里还有英雄降龙故事,同德国古代的尼贝龙根传说也差不多。唐孙的《幻异志》里有“板桥三娘子”故事,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第十卷巫女塞栖使人变猪以及其他欧洲古代传说使人变驴的故事显然也来自一源。我国民间故事讲薛平贵从军受苦,他的妻子守节许多年,薛平贵终于衣锦荣归,这段故事同格林童话里的“熊皮”故事也是完全一样,而且按照日耳曼古文读音,薛平贵也就是熊皮的意思。以上等等中外相同的故事,我在过去所写笔记里都已说过,这里就不详细摘录了。

中外许多民间故事都来自同一来源这种现象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从遥远古代起,我国人民就同其他国家人民有不断来往和文化交流。虽然过去交通十分不便,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来往从未隔断过。不管是地理因素还是政治因素,这种人民之间的文化思想交流是很难被完全断绝的,所以闭关锁国的做法总是行不通的。没有大道新闻,就会有小道新闻。这些口述流传的民间故事在当时也算是一些小道新闻吧,即使在流传中间,有点改头换面,但总还是传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