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贫嘴警察的幸福生活
6766300000050

第50章 马桶诗人

我们这个地方的诗歌爱好者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并且创办了一家民间刊物《鸟毛诗刊》。主编名叫杨刚,就是刊物的出资人和创办人。

杨刚是个民营企业家,因财大而气粗,在我们这儿是个能呼风唤雨的人物。他的企业专门生产卫生用具——抽水马桶,并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据说有一半的美国人每天都要坐在杨家的抽水马桶上方便。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杨刚,将会有一半的美国人没有地方拉屎。

杨刚非常重视产品设计和研发工作,所以杨家马桶非常符合人体学原理,坐在上面就是比坐在别的品牌的马桶上舒服。虽然杨刚对人屁股的研究已经到了领先欧美十年的水平,可他最喜欢的还 是诗。当今时代,喜欢诗的民营企业家比大熊猫、藏羚羊还要珍贵。杨猪鞭(主编)是个下半身写作的坚定支持者,既是猪鞭,自与鸟毛亲近,取了如此一个刊物名字。据说,一开始有同仁对此刊名持反对态度,认为它会对吸引女性诗歌爱好者产生障碍。杨刚则认为女性喜欢不喜欢诗,投不投稿,不会取决于一本杂志的名字。由于该刊是杨刚出资创办,他又是猪鞭,别人的意见在他那里不过是放闷屁,连个响都听不见。杨刚对《鸟毛诗刊》非常看重,经常把著名的民刊《今天》当做榜样,并称《今天》就是《鸟毛诗刊》的明天,不同的是《鸟毛诗刊》用不着跑到美国去办。在《鸟毛诗刊》创刊号上,杨刚自私地把三分之二的篇幅作为自留地,专门刊登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乏他的得意之作,比如《一定要做的事》:搓了脚就应该洗手就像大便后要冲厕一样我最讨厌脚丫子臭又不讲卫生的家伙又比如《我们的做爱像诗篇》:做爱是吃饭做爱是睡觉做爱是工作做爱是休息有人一天一次有人两天一次

有人三天一次我们中的大多数能一天一日但不能一日一天杨刚在本市是很有名气的诗人,我记得罗红丽以前来组稿时的作家名单中就有他。杨刚还是本市少有的几个中国作协的会员之一。杨刚在做马桶生意挣到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开始买书号,出自己的诗集,一次印上几万册。此后,凡是购买杨家马桶的客户总能在每一个马桶里发现一本杨总的诗集。这种行径虽然让诗歌肆意侵占了粪便的领地,但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马桶诗人的知名度。当杨刚买了第七个书号的时候,一张中国作协会员的小本子到了他的腰包里。杨刚除了诗的产量高之外,长得也很有特色——特像一只马桶。所以,要评论杨刚这个人也不难,总起来说,和长相比起来,他的诗写得不错;和写的诗比起来,他又长得不错。要说起来,我对杨总也是很感激的,因为我踏上文学的羊肠小道也有他的功劳:他做过我的责任编辑。不过,当年我在《鸟毛诗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颇有些偶然和惊心动魄的成分在里面。我们这地方身处孔孟之乡,孔老夫子阴魂不散,受其影响,文学青年数量不少,据说编辑部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到十余篇稿件。杨刚上厕所不喜欢用卫生纸,就像老农不习惯睡席梦思床一样。他喜欢坚硬的柔软,最符合这种要求的就是稿纸了。一般情况下,杨主编去厕所时,喜欢抽出一两篇稿子带上,拉完就接着用它擦屁股了。我的诗歌处女作很不幸地遭遇了杨刚的如厕。不过这次主编犯了便秘,使了半天劲,诗都看完几遍了,还没拉出来,只好放弃。杨刚边提着裤子向外走,边说着:“我操,这诗写得真不错。”这篇在便秘之中幸免于难的稿子就是我投的具有赵丽华风格的梨花体白话诗《自我揭密》:

我我

我是

是一

结巴。

杨主编见作者是位警察,知道以后说不定何时就有用得着的地方,便想结交一下,于是刊发了我的诗,还不忘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谈了谈对诗《自我揭密》的看法。

在我和他熟悉并有过几次交谈之后,我明白了杨主编的一些事,比如用稿件擦屁股倒不是稿纸有多舒服,只是将别人的劳动成果如此发配让他有诗坛泰斗俯视众生的感觉。

再比如,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用女作者的稿纸擦腚,既怕与其雄性的屁股授受不亲,更因为女性是猥亵不得的。

不过,我和杨主编的关系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因为有一次他因酒后驾驶兼闯红灯被我的校友——一个叫曹树林的交警扣了车和驾驶证,找到了我时,我没有给他帮忙,他便不理睬我了,更不再发我的诗歌了。

这件事让我知道:诗人并非天生傲骨,诗歌也并非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