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垂钓日记
6760700000027

第27章 汾河二库浮光掠影——初赴二库竹排浮钓

2010.6.15(周二)

当汽车沿着盘山路越攀越高时,山上的空气愈来愈清新。我放下车窗玻璃,清新的空气中夹着凉意,夹着山林里鸟儿清脆的欢唱,拂面而来,沁得肺腑清爽。

转弯处,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燃得天空金碧辉煌,染得山岩植被色彩斑斓,染得人心旌撩动。我看见,山脚下一条白带飘荡远去,我想起了那一曲脍炙人口的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庄。”向下俯瞰,那汾河的水,就从山脚下蜿蜒流经田野,流经村庄,流经我们居住的城市,从我的心中流过,流向远方……

端午节放假三天,今天是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我和阿男到了汾河二库后湾库区。我所熟悉的后湾钓位,大多都被前天来支着帐篷的钓友占据了。了解了一下钓况,不是太好,中午时分,有些钓友开始陆续撤离了。

西侧湖湾中有两排网箱竹排,只有两个箱内养着些鱼。

面对网箱这侧的山崖岸边,由于水位下降,泥泞陡峭,没人在这里垂钓。我观察了一番,选择了两处地儿可以修建钓位。于是,我和阿男在此开辟战场。

湖底呈斜坡状,水很深。阿男是“旱鸭子”,我给他找了一件救生衣,让他穿上。一切就绪,我们开始抛竿找底。

早上来时看到,其他钓友多用5.4米以上的钓竿,我和阿男选用的都是支4.5米的渔竿,钓点的水深将近四米。

相对而言,我们这里还算不错,打窝后一个多小时,我钓上一尾小鲤鱼和一尾小鲫鱼,挑了十多尾白鲦鱼。

太阳悄悄地跨过身后的山崖,把光芒投宿到对岸的山坡,撒在幽谷间。草丛和树木间的山雀飞着跃着,唧唧啾啾的叫声中,夹着“咕咕”的褐马鸡的声音。清纯的湖水似乎盈满醇香,被阳光映照得碧玉般翠绿(我们的城市饮用的就是这水库里的水)。我们快要被这澄澈的湖水迷醉了。

9点多钟,喂鱼的大爷划船到网箱去,我让阿男拿竿子趁机到竹排去挑白鲦。

果真,阿男一上竹排后就乐此不疲,很快就挑了十多尾白鲦,有时还上双尾。

过了一会儿,大爷载着阿男回到了岸边,阿男不知如何取得了大爷的信任,同意把小船留下让我们划着去竹排垂钓。

我开了一团拉饵,拿上我3.6米的新“名伦”竿,让阿男也换支3.6米的竿,并告知大爷中午多做两口饭,我们一块儿吃,随后,我和阿男将船划向了竹排。

竹排下的水深有三十多米,让人感觉就在峡谷山腰的空中垂钓。我把水线调到两米多,拉上饵开始钓浮。

我的新竿真的给我带来新的好运。当我打出第一竿时,浮漂就出现一个稳稳的下沉信号,我扬竿中鱼,手感很舒服,一尾三两左右的金黄色的鲫鱼被拖出水面。接着,午饭前我和阿男此起彼伏地挑起了白鲦和马口,俩人至少钓上了百十尾,而且个头也都很大。此间,我还钓起了三尾二三两的鲫鱼。

午饭是在岸上的小屋里和大爷一快吃的。

天气开始热了起来。简单的家常饭菜,香甜,吃得我们浑身大汗。

当再返回湖边,看到那绿滢滢的水时,心底登时又感到凉意丝丝。

下午的鱼更好钓。挂饵、抛钩、扬竿、摘鱼,整个一套动作机械地重复着。我和阿男悠然挥竿,体味着身心融入这“好山好水好风光”中的意境,聊着永无止境的垂钓话题。

阿男的技术显然有了很大长进,至少挑白鲦很娴熟了。

时间过得飞快,天凉爽了。鲫鱼隔三差五地上起来,我还有一竿双尾。

我今天钓上的白鲦马口估计有百十条,鲫鱼钓上了十八尾,鲤鱼一尾,还有一尾小鲳鱼。

峡谷上空的白云被渐渐西下的落日染成绚烂的晚霞,褐马鸡“咕咕咕”的叫声,带动着黄昏鸟儿的歌唱。顺着大鱼跃出水面的声音,我看到旋起一簇漂亮的水花,心弦又被搅起了兴奋点。但天色已晚,只好收拾东西,下山返回。

阿男驾驶着车在盘山路穿行。

夜幕笼罩着峡谷,水墨画般的山形树影中,蕴藏着一种神秘的诱惑。

一弦纤细的弯月,悄然升起,把明晃晃的月光洒在那水墨画般的山水中。

下山转弯处,山脚下那条流淌穿出的汾河,伸向远方,隐隐地藏进城市的万家灯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