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花蕊里的子弹
6755000000030

第30章 濮存昕是“万人迷”吗?

我跟从美国回来的妹妹介绍说,濮存昕在国内俗称“万人迷”,妹妹接觉得有点吃惊,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国了,对北京的什么都一惊一乍的,国庆正好有朋友送了两张“唐宋名篇朗诵会”的票给我们,我说,那个“万人迷”可能要去朗诵,妹妹说,那就去看看。

10月3日的比较正在下雨。我们在玻璃丝一样透明的雨里从西单走到天安门,中山公园音乐堂隐藏在松林深处,我们的伞都被吹翻了,裙子湿了,鞋也湿了。

然而,濮存昕的朗诵却令我们失望。

他是开场的第一个演员,却是那一群人中朗诵得最不好的一个。节目一开始,濮存昕就出来念李白的《将进酒》,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一出来就满脸堆笑,他笑得让人很不舒服,好像在刻意讨好什么人。观众可不是来看你笑的,《将进酒》就是《将进酒》,我可不想有什么人这么嘻皮笑脸地念古诗。

在同一个舞台上,我看到真正的朗诵艺术家,他们是郑榕,是孙道临,是张家声。我听到郑榕老先生朗诵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白发好似在秋风里翻飞浮动(他的头发真的像雪一样白)。他的声音震撼了我,那沙哑而撕裂的嗓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那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是痛楚而撕裂的,是悲凉而茫然的。

接下来我听到孙道临朗诵白居易的《琵琶行》,他朗诵得实在太好了,古诗的意境跃然台上,“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孙道临把古诗掰开了、揉碎了,融进了自己的感觉,他的朗诵有声音,有形体,还有感情。

与他们相比,“万人迷”濮存昕就显得太逊色了,除了从头至尾保持住一脸僵硬的笑容外,别的什么感觉也没有。他的笑使人想起参加竞选健美先生的那帮人,明明在台上使劲攥拳头、拢肌肉,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来使肌肉隆起,可脸上还得硬装出挺高兴挺轻松的表情,健美运动员的笑很少有让人看着舒服的。索性酷一点倒比笑起来更好。

当濮存昕念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时候,他脸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是“万古愁”而是“一万股”的得意。他中彩票了吗?他的股票涨了好多钱吧?要不他干嘛那么得意?也许心中想着自己是“万人迷”,所以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