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
6752500000003

第3章

说到冯立冬到新西兰做买卖,李晨曦喝了口红茶,说,其实当时自己并不赞成他那么做,李晨曦认为蕊蕊一家在国内有吃有喝丰衣足食就可以了,没必要到国外历尽千辛万苦再次创业。可是蕊蕊两口子不听,非要达到移居国外的目的,去享受新西兰的蓝天白云和假日海滩,让儿子刚刚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于是蕊蕊就鼓励冯立冬变卖了国内的资产出国。冯立冬出国后,一开始是每天给蕊蕊来一次电话,之后是每周来一次电话,再之后是每个月来一次电话,再往后就再不来电话了。蕊蕊因此起了疑心,就千方百计地托朋友到新西兰打听。一开始朋友都回话说冯立冬在国外挺好的,生意做得也不错,不打电话是因为忙。蕊蕊听了,觉得不对,忙并不是不给她打电话的理由,于是就再托朋友打听,这个朋友见到冯立冬的所作所为后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跟蕊蕊说,那个冯立冬真不是个东西,你在国内带着孩子眼巴巴地苦熬苦盼地等着他,可他却他妈的早就和一起做生意的一个女人生活在了一起,并且还有了一个女孩。

蕊蕊把菜炒好了一个一个地端上桌,之后叫发发吃饭。叫了两声没人答应,扭头一看,发发正在凉台上接电话。她听发发说好的好的,我姐叫我吃饭呢,你放心吧,晚上我一定按时到。

发发放下电话,来到饭桌上,刚伸出手去要吃饭,蕊蕊用筷子敲打了一下他的手,说去洗手去。发发说我进门刚洗的手,你不是看见了吗。蕊蕊还是用筷子指着他的手,让他赶紧去洗。发发于是就说二姐,你是不是有强迫症?蕊蕊就问发发,你刚才是不是接的大卫的电话?

发发说是。

蕊蕊说,你接她的电话手就脏了,去,赶紧去洗手!

发发知道他和大卫在一起,全家人都不同意,全家人都对大卫有成见,于是只得起身去洗手。

蕊蕊见发发起身,就说你站住。

发发赶紧坐下,问又怎么了?

蕊蕊问刚才她在电话里跟你说什么?

发发回答说,她家小小要考试,让我今天晚上6点之前过去给他补补数学。

蕊蕊听了就来了气,问,小小有爸爸没有?

发发不说话。

蕊蕊继续问,人家的亲爹都不管,你充什么大尾巴鹰?

发发说:二姐,不能这么说话吧,小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就够可怜的了,咱们遇到能帮助的事情就伸把手帮帮呗。

蕊蕊说,帮帮帮帮!我看你尽是帮助她了,她帮过你吗?她问过一句你儿子乖乖吗?我跟你说,你跟她在一起只有付出,什么都得不到!

5

给方芳介绍完二女儿蕊蕊,李晨曦就在电脑上又找出了发发的文件夹。

方芳看到发发的照片时,几乎有些震惊了。她对着照片看了好半天,之后摇着头说,太像了,太像了,和你上高中的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说完,她就回忆起了高中时候的往事。她问李晨曦记不记得当时女生偷偷给他取了个外号。李晨曦说记得,当时我当语文课代表,你们背后管我叫李科长。说完,就问方芳,你们女生当时为什么管我叫李科长?就是因为我当语文课代表吗?

方芳还像四十几年前一样,用手背捂着嘴笑了。她问还记不记得当时有个电影叫《铁道卫士》?

李晨曦想了想说印象模糊了。

方芳就说,《铁道卫士》里面的男一号叫高科长,干练睿智,一身中山服,从相貌到体型,跟你一样一样的,特别是高科长那一笑,跟你像极了,所以,我们就开始管你叫李科长。

说完了外号,方芳问发发多大了。

李晨曦告诉她34岁了。

结婚了吗?方芳又问。

结了,又离了。李晨曦说。

我还以为是童男子呢,方芳玩笑地说,要是童男子跟我们闺女倒是挺好的一对儿。

说到自己的闺女,方芳掏出手机来给李晨曦看照片。李晨曦一面看照片一面问闺女还没对象呢?方芳回答说,现在女孩儿,学历越高、薪水越高就越难找对象。说女儿崔捷在美国读的博士,回国后在外企工作,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找不到对象,让我着急。

你看你女儿多好,相貌端庄,还是博士。李晨曦把手机还给方芳,说,我那儿子就是童男子也配不上。

说到儿子,李晨曦就又说了自己的另一桩糟心事。

自从离婚之后,发发就开始不断地在网上找女友,今天一个,明天一个。方芳听了,说,是,现在社会开放,人也开放。好些事,咱们看不惯,但是又管不了。

李晨曦说可不是,看着他把一个一个女人带回家,自己是干着急,没办法。特别是从去年开始,他又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大卫,这是个有钱的女人,一套豪宅就上千万,至于这个女人比他大八岁暂且不提,你说这样的女人你伺候得了吗?他那套豪宅每年的物业费就得几万块,这样的女人你一个拿死工资的供得起她大把大把的花销吗?

午饭之后发发在老爸的床上睡了一觉,起来背上摄影包就要出门。蕊蕊见他要走就问大卫不是让你6点才去吗,你现在走那么早干吗?发发说今天早上下了点雨,估计晚上会有晚霞,他已经跟单位请了假,要去颐和园拍晚霞。

发发出门后,蕊蕊又想起了做午饭时候那男人打来的那个电话,于是就在手机里调出电话号码来看。就在自己犹豫着是不是真的要把电话给他拨过去的时候,电话响了,看来电显示,来电话的正是那男人。

大姐,还生气呢吗?男人先问。

德行,贫不贫呢!二皮脸!蕊蕊故作没好气地答。

大姐,那男人嬉皮笑脸地说,这回你没说对,我呀,是把左边的脸皮揭下来贴在了右边,这左边呢,叫没皮没脸,右边呢,是贴了两层,就是你说的二皮脸,你说对吧大姐?大姐,你笑了!这样,说定了,告诉我地址,我这就去接你,我请你吃饭,我一定把自己灌醉了给你赔罪。

说来奇怪,虽然嘴上说着少废话吧,谁跟你吃饭哪,老娘认识你是谁啊,可还是把地址告诉了他。放下电话,蕊蕊不停地看表,她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坐不住了,并且几次站起身来走到大衣柜旁边,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6点钟的时候,那男人来电话说他已经到了她的楼下,请她下楼。尽管在心里提醒着自己,这种事情极为荒唐,甚至她还想那男人未必真的把车开到了楼下,只不过是调侃一下而已。但是她还是不自觉地从书包里掏出化妆盒来在脸上淡淡地涂了些粉,在嘴唇上涂了点唇膏,往身上喷了些香水,之后又很仔细地擦了擦皮鞋,迈步出门朝电梯走去。

大概是将近下午4点钟的时候,发发走进了颐和园的南门,之后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来到了西堤上。吸引他把相机的镜头盖打开,去认真从取景框中构图的,是一颗倒伏在昆明湖湖面上的柳树。这棵柳树造型很好,很入镜。它的根,一如一个老人手背上的血脉,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凹凸起伏,做了坚韧状,就一根一根地盘踞在了岸边的泥土里。它的干,一如一个女人的腰肢,平滑柔韧、柔情温润、风情万种,做了倒伏状,就紧贴着湖面,任凭一层一层涟漪不怀好意地打过来,对它的肌体去抚摸和揉搓。大概是把昆明湖当了镜子,它的枝叶,就从水面上抬起头来,瞄了眉毛、画了眼线、涂了胭脂,之后便左照右照对这湖里的倒影不住地瞧,不住地看。角度不错,光线也柔得正好,端着相机的发发感觉树根的地方还空旷了一点,在等待有人经过加以点缀的时候,恰巧有几个姑娘跑到了他的跟前,问他能不能帮着拍一张合影,发发非常高兴说没问题。拍完合影后,他请姑娘们再帮他一个忙。按照发发的要求,几个姑娘来到了树根的附近,又按照他的手势,散开了,开始游戏。姑娘们红的黄的衣裳立即叫画面生动了起来。然而,就在他按下快门的一瞬,他忽然发现,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女人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画面当中。

那个白衣女人就是小霞。

两个人是在太阳用一抹晚霞跟大地告别的时候同时站在豳风亭上的。小霞见发发手里拿着很专业的相机,就让他给自己拍一张照片,背景要晚霞,要豳风亭。拍完照片后,对着漫天的晚霞小霞说自己每天都要来这里看晚霞。发发问为什么?小霞说不为什么,就是想看。发发问这样是不是显得有点伤感?小霞说没觉得,就是觉得晚霞跟人生一样短暂、绚烂,转瞬即逝,因此她天天都要来看它、送它、感悟它。

两人意犹未尽地谈论着晚霞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先在离他俩不远的地方唱起了那首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于是,发发和小霞不由得也跟着唱了起来: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心中能不欢笑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万岁朋友

友谊万岁

举杯痛饮

同声歌颂

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

在故乡的青山上

……

正唱得投入,大卫忽然把电话打到了发发的手机上,手机的响声让他们两个人的歌声戛然而止。

大卫在电话了问发发,今晚的事你没忘吧?

发发看了看小霞,忙说没忘没忘,给小小补数学。

大卫说现在还差十分钟6点,你出门了吗?

发发有些心虚,说没,没,啊,出来了,出来了。

大卫显然对发发的回答表示怀疑,问,已经出来了?你现在到哪儿了?

在麦当劳里待了一天,李晨曦和方芳仍然意犹未尽。李晨曦见方芳的手背上有一道带血的划痕,就把她的手攥在自己的手心里问怎么回事。方芳就势就把身子靠在了李晨曦的身子上,说做饭的时候不小心给划了。李晨曦便用嘴在划痕上吹了口气,问痛不痛?方芳没说话,把头一歪,倚在了李晨曦的肩膀上。

侧过头去想用自己的下巴在方芳的脸上蹭一下,可刚一转动脑袋,李晨曦忽听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那边安静一些,咱们就坐那儿吧。且越琢磨他越觉得这声音像是自己二女儿蕊蕊的,于是李晨曦赶紧抬起头来向门口张望。

不远处,蕊蕊正和一个男人并肩站在一起,并正拿眼睛十分惊讶地盯着他。

盯着靠在自己身上的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