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方的槐
6751100000019

第19章 隆冬时节瓜乡行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天气贼冷贼冷。

我怀揣着平堡乡反季节甜瓜营销新闻发布会彤红彤红的请柬,驱车去平堡乡。平堡古名平滩堡,位于黄河乌金峡口,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有名的瓜乡。

汽车在靖北公路上颠簸着,一路上我心里直嘀咕,冰天雪地的,平堡何来的甜瓜?莫不是弄错了季节?抑或是其他什么新闻发布会吧。心里想着,车过了平堡吊桥。在平堡乡党委书记魏振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片滩地,一望无垠的塑料大棚,鳞次栉比,直铺上了南边山影朦胧的堡子山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充满了温馨和韵味。一道道新打的日光温室围墙漫漫朗朗,一绺绺稻草编织的温室草帘错落有序地摆排在大棚顶上。道路两边,一个个农人笑逐颜开,正在往货车上装放甜瓜,一箱箱装潢精美,玲珑亮丽,刚刚注册的商标亮亮堂堂,光彩夺目。几个运销商指手画脚地掂量着轻重,掂量着自己这一趟的梦想。进得棚来,温暖如春,一片葱郁,青枝绿叶,瓜圆颗匀,枝蔓搭架上吊,一颗颗碗口大的甜瓜挂在架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溢翠滴绿,瓜香氳氤,满室芳醇,令人心醉。

“啊!真甜!”同行的记者们耐不住甜蜜的诱惑,品尝着主人刚切的甜瓜,禁不住啧啧称赞。细细品上一口,那甜丝丝、凉幽幽的浸润,使人感到无比芬芳。我们一边品味着、一边听着平堡乡科技副乡长陈国均如数家珍般的介绍:

平堡乡反季节甜瓜起初只有3个棚,经过试验,含糖量高,均在14%~18%之间,价格不菲,效益可观。今年乡上瞄准市场,瞄准销售,科学管理,规模栽培,在县上的引导支持下,县农行一次性贷款350万,扶持全乡种植大棚1000余个,1100多亩,种植伊丽莎白、台农2号、川园、劳郎、状元、锡龙8号西瓜、金星5号西瓜、蜜世界、新世纪、蒙娜丽莎、枫叶二号、西薄洛托等20多个品种。从11月下旬开始陆续上市,年产量可达140万斤。销售价每斤在5元到10元之间。一个棚的收入少者1.5万多元,多者2~3万元。农民们摘着甜瓜,心里充满了蜜意,脸上洋溢着甜蜜。

说起平堡甜瓜的种植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科学技术的大普及。现在平堡人种植的模式主要是二代和三代日光温室,在生产技术上实行组装配套,综合管理,全面引进配方施肥、营养钵育苗、高垄栽培、垄间覆草、二氧化碳施肥、滴水灌溉、张挂反光膜、自动卷帘等十多种技术。其特点是反季节,纯天然,无污染,糖量高,品质优良,美观艳丽,细腻清爽,香甜可口。真正是天然奉献,超值享受。已销往兰州、银川、北京、广州、新疆等地……

听着陈副乡长的介绍,我们争相在大棚中拥翠拍照,抱瓜留影,置身其中,春意盎然,笑声阵阵。勃勃生机,多多萦怀,诗情画意,启动心扉。一首《冬日访瓜乡》涌上心头:

冬曰驱车访瓜乡,劳朗台农醇味芳。

大棚蔬菜争奇艳,科技花开硕果香。

(原载1999年12月10日《白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