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6750600000024

第24章 巴尔扎克的小说

《高老头》

这篇小说犀利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由于贫富差别过于悬殊,人们与物欲的诱惑做着苦苦的斗争,但是总是陷在欲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人生两条路,不是糊里糊涂地服从,就是反抗;不是靠天才,就是靠腐败。清白诚实是一无用处的。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败。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的腥臭,道德家永远改变不了他。你要有种,就扬着脸一直往前冲,可得跟妒忌、毁谤、庸俗斗争,跟所有的人斗争。

——在互联网时代,对人心的妒忌、毁谤和庸俗,人们深有体会。社会的气氛就是如此的腥臭,不必畏惧,不必理睬,只管去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与高雅。

不管人家把上流社会说得怎么坏,你总相信就是!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美好的灵魂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待久的。伟大的感情,怎么能跟一个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沆瀣一气呢。

——人们宁愿相信猥琐和丑恶,也不愿意相信崇高和美好,因为人心大多是猥琐、狭小和浅薄的。

高老头临终的话:

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她们看着我就像看着钱一样。人生并不美。

——人生所面临的丑恶、俗气是大量的,而能遇到的美好和崇高是稀少的。这是每个人不得不直面的惨淡现实。

人生的三个面目:

服从,斗争,反抗。服从吗?受不了;反抗吗?做不到;斗争吗?没有把握。

——由此得出的结论只有:人生是痛苦和丑恶的。但是,人生的快乐和美好永远是人们的追求。幸运的人能追求到比较多的快乐和美好;不幸的人只能活在痛苦和挣扎之中。

《贝姨》

巴尔扎克笔下的贝姨是一个妒忌、仇恨、复仇的化身,但是她最终没有能够破坏高尚的人的幸福。小说揭示了社会人心的险恶,人们之间丑恶的利害关系,人们对世界荒谬的看法,好人的痛苦,金钱的万能,人们生活的空虚和享乐哲学的有害。

凡很有教养的行为不检的人,总比正人君子可爱得多,因为自己有罪过要救赎,先求人家宽容,对人的缺点毫不在意,使人觉得是好人。正人君子虽也有和蔼可亲者,总以为德行本身已经够美了,无需再费心讨好别人。

——自知有缺点的人才会对他人宽容、谦逊;自以为完美的人对人难免苛刻,求全责备。

温柔与服从是女人最有力的武器。把高尚的情操推之极端,其结果与邪恶的结果一样。

——还要女人怎么样,都已经温柔与服从了,对男人来说还是不够好。

世界上最狡猾的还是天真。

——假装天真可以避开不愿想的事和不愿做的事。

(巴尔扎克论艺术:)天才,这个瘸腿的女神,比正直之神与运命之神走得更慢。劳心的工作,在智慧的领域内追奔逐鹿是人类最大努力之一。艺术家不能因创作生活的磨难而灰心,还得把这些磨难制成生动的杰作。是雕塑吧,要能和所有的眼睛说话;是文学吧,跟所有的智慧交谈;是绘画吧,唤起所有的回忆;是音乐吧,打动所有的心。要达到这些目标,便全靠制作的苦功。这种创作习惯,可以叫做不知疲倦的母爱,脑力方面的母性,是极难养成而极易丧失的。灵感,是天才的女神,她警觉地飞过,是一场累人的工作。这种可怕的劳作。一个诗人说:“我拿到工作就绝望,离开工作又难受。”如果艺术家在火山口内不像地层崩陷而被埋的矿工一般工作,如果他面对困难呆着出神,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克服,作品就无法完成,只能搁着腐烂。他看到所有的困难,教自己心灰意懒。灵感,那点子创造狂,一看到这个萎靡不振的情人,便溜之大吉。雕塑和戏剧一样,是一切艺术中最难而又最容易的,只消把一个模特依样画葫芦地捏下来,便可成为一件作品,但是要给它一颗灵魂,把一个男人或女人造成一个典型,那简直和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上的灵火一样困难。

——大师的经验之谈。文学要跟所有的智慧交谈。看来,巴尔扎克不相信天才,只相信努力工作。记得有一种说法,所谓天才是一分灵感和九十九分的努力。但是,那句话是在说,如果没有那一分灵感,九十九分的努力都是徒劳。

爱情是理性的放纵,是伟大心灵的享受,阳性的严肃的享受;肉欲是街头巷尾出卖的庸俗猥琐的享受。

——爱情是如此高尚美好,肉欲是如此庸俗猥琐。对人的肉欲这种人为地贬低似乎有点偏激。

《邦斯舅舅》

小说写一位法庭厅长的穷舅舅邦斯因在别人家吃白食而被冷待,又因被误解而遭冤屈至死。为了抢夺他收藏的遗产,人们蜂拥而来,攫利而去,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小说与《贝姨》是姊妹篇,写的都是穷亲戚的故事,深刻揭露了社会人心的险恶,批判了金钱拜物教之下的世人丑态。

你们之中凡是没法再喝到欢乐的美酒的人,不妨想法去搅上一个收藏的瘾,那时你即使没有整个儿的幸福,至少能得些零星的喜悦。

——欢乐的美酒应当是指爱情吧。爱情是人生屈指可数的几项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此外,还应当有创造,尤其是创造出美的作品。

世界上哪有人喜欢他挣饭吃的本行的?职业有如婚姻,久而久之,大家只觉得它有弊无利。

——谋生的事业正好是自己兴趣所在的人是最幸福的,而这样的人是稀少的。艺术家也许是唯一这样的行当。

真正的朋友在精神方面的感应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他们能体会到朋友的悲伤,猜到悲伤的原因,老在心里牵挂着。

——如果不是心有灵犀,如果没有牵挂,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贫穷这位圣明的后母把两个青年管教好了,她教他们懂得节省,懂得人生,懂得世故。

——富有的成长环境使人不懂得节制,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人生。

一般人夸张失恋的悲剧,其实心灵的需要爱情并非真正的需要,因为没有人爱我们,我们可以爱上帝,他是不吝施舍的。

——这个论调够惊世骇俗,但是对治疗失恋的精神创伤是有用的。

平凡而刻板的生活,久而久之对一个最冒险的人也免不了有影响。人总是适应自己的境遇的,早晚会忍受生活的平庸。

——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忍受平庸的生活,出类拔萃的人从来都很少见,他们的生活是寻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邦斯:人生的确没意思,经理们讨价还价,国王们横征暴敛,部长们操纵投机,有钱人嗜钱如命……

——真是眼前一片黑暗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没什么意思,只能苦中作乐。

《搅水女人》

真与伪、善与恶的对立是小说的主题。

一个大艺术家等于一个国王,比国王还强:先是他更快乐,无拘无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过活;其次他能支配一个幻想世界。

——随心所欲地生活,国王可以做到,但是支配一个幻想世界,国王都做不到。志趣比一切人为的阻力都强。所谓志趣是上帝的召唤,只有上帝看重的人才会有志趣。

——人有某种志趣是其生活的动力,是其成功的动力,是其快乐的源泉。跟上帝倒不一定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