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6745000000010

第10章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且行且珍惜(2)

每天早上睁开眼,想到工作,便如上刑场般煎熬。本来不够的自信心如同残破的城墙,一丝一丝地裂开,然后轰然倒塌。

更要命的是,接到爸妈的电话,明明心里难受得不行,还要强忍住眼泪说过得很好,因为不忍心看到他们替我担心而彻夜无法入睡;无法向朋友倾诉这乱糟糟的一切,他们各自的事都忙不过来,我也不好意思开口;甚至于哭,都只能默默流下两滴眼泪后,洗把脸又一边看资料一边写方案,因为第二天要给客户提案。

每一秒,脑袋中全是放弃的字眼;每一天,都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

那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松子一样,被生活磕了一道一道伤后,还能揉揉伤疤,继续站起来,再与生活一战到底。

松子的弟弟抱着她的骨灰盒,对儿子说,她的一生,毫无意义。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呢?

不会放肆爱,拼命计较得失,始终把自己圈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中,最后当然也不会受伤,一切安稳平淡如水获得世俗的幸福结局;还是不求回报地付出,受了伤不计前嫌还要百分百地去爱,去追逐,即使最终被生活抛弃,人生惨淡收尾。

我不知道。

正如影片介绍中那句话所说:“不管生活再怎样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这生存本身,足以打动任何人。”

也许,生存本身,生而为人,就是最大的意义。

爱,是不离不弃的陪伴

定居新加坡十余年的姑姑,接到了奶奶打来的国际长途。

奶奶吞吞吐吐地告诉她,前些天遇到姑父那边的亲戚,从他们口中才得知姑父被查出癌症,刚刚结束了第一次化疗。那个年轻的妻子请了护工后,就很少再去医院,据说要和他离婚,出国。

“你看要不要回来去看望看望他,毕竟曾经夫妻一场?”

姑妈有点不耐烦,“妈,他是死是活,我都不想管,我现在在机场,要登机了。”

当年姑父为了这个年轻的姑娘执意要和姑妈离婚,不惜净身出户,甚至连女儿都不认。

这件事,一直是姑妈心中永远不可愈合的伤口。多年过去,伤口已结痂痊愈,可是,那种痛与屈辱,这辈子恐怕都没法忘记。

曾经爱得有多深,心里的伤就有多重。

姑妈和姑父是自由恋爱结婚的。

在长沙读大学期间,姑妈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时认识了姑父。姑父忠厚实诚,细心体贴,懂得照顾人,天天帮姑妈提热水送早餐,风雨无阻,没过多久便赢得美人芳心。

那时,姑妈是大学生,天之骄子,除了三个哥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而姑父初中未毕业,在大学里当保安,家里兄弟姐妹多,常常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奶奶一点都看不上姑父,家里条件不好且不说,还没有文凭。怎么看,宝贝女儿嫁给他都只有吃苦的命。

现在来看,那是白富美配穷屌丝。

姑妈带姑父回家的那天,奶奶开门见山地表示,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也不允许他们之间再交往。爷爷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可是,热恋中的姑妈爱情最大,哪里会把奶奶的话放在心上,当然继续偷偷地和姑父谈恋爱。

毕业后,姑妈被分配到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离家千里万里。姑父辞掉了保安的工作,追随姑妈到了西南,自己开始做小本生意。

一年后,两个人结婚。

奶奶爷爷看到姑父义无反顾跑去那么远照顾姑妈,看得出他对女儿真正的爱。对他们的结合,就没有多说什么。

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姑妈放弃铁饭碗和姑父南下广州经商。

从摆地摊开始,到借款开公司,自己跑客户。到21世纪初期,他们的公司扩展到中国香港、上海和新加坡,三地各有一家分公司,员工超过五百人,广州和新加坡别墅各三套,资产上亿,女儿在国际学校读初中,一年二十多万的学费。

两个人,两双手,两颗共同奋斗的心,最终还是有所成就,称得上圆满。其中也经历过被东南亚皮包公司欺骗破产,到东山再起,事业有起有落,艰辛自然不必说。

姑妈一家每次过年回家,亲戚朋友都不住感叹姑妈是人生赢家,眼光好,曾经一贫如洗的姑父,谁也没想到二十年后事业如此成功。

人生多变,世事难料。

更没想到的是,十多年后的姑父会为了公司里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和结发妻子离婚,就像谁也没想到二十年后的姑父会身患重病,谁也没想到姑妈还能放下往昔恩怨,回来照顾他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真让人悲哀而心酸。

离婚那会儿,姑妈异常冷静,不哭不闹不挽回。

她自己说:“跟他生活十多年,我太了解他的偏执了,他既然心意已决,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与其两人撕破脸,还不如好聚好散。”

这样理智而勇敢的姑妈,让人害怕,让人佩服,却也让人心疼。

后来,两人达成共识和平离婚,家产的三分之二划到了姑妈名下。

此后,姑妈带着女儿定居在新加坡,只是偶尔春节回来看看爷爷奶奶和其他三个哥哥。

听到姑父身患重病的消息,我们都不禁感叹,世上也许真的有报应这回事。

爷爷奶奶心善,还去医院看这个曾经的女婿。化疗后的他,身体瘦弱不堪,说话有气无力,看到爷爷奶奶来,姑父吃惊不已,尤其是当他们身后的姑妈出现时。

十多年再见面,居然是在生死无常的医院,一个好好的人,生命却在一点点消耗,真是物是人非。

刀子嘴豆腐心的姑妈,接到奶奶电话的那天就从新加坡飞回了广州。曾经夫妻十多年,关键时刻,情义不减半分半厘。

那天离开医院时,姑父眼睛湿润地说,看到我这个样子,心里是不是舒坦多了。

“是,但更多的只是希望你好起来。”

“对不起。”姑父偏转头,幽幽地说道。

回家的路上,姑妈无声地流泪。

“看到他躺在病床上毫无生气的可怜样子,心中哪里还有恨与怨,满脑子都希望他好好的,像过去那样生龙活虎,风风火火。”

此后,姑妈开始每天都来医院照顾他的饮食,陪他聊天,推着轮椅带他出去晒太阳。有时护工不在,擦身体,换药,扶他去洗手间都是姑妈。

医生来检查他身体,问姑父每天来照顾他的是不是亲戚?

“他是我前妻,十多年前离婚了,责任在我。唉……现在我这样,也算是报应吧。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希望她能重新做我的老婆,这一世的债没办法还了,只有来生了。”

躲在门口,听到这些话的姑妈,眼泪直流。

第二次化疗后,姑父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后来已经完全认不清人了。

一个月后,姑父平静地走了,临走前还紧紧抓着姑妈的手。

姑父这一生,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光,姑妈陪在身边;生命最后几个月,姑妈陪在身边。一个人生命最美与最后的时刻,身边都是同一个人,本该是最幸福最暖人心的。

可是,这中间一旦有过恩恩与怨怨,是是与非非,不知道究竟该说幸还是不幸。

应该还是幸福的吧。

因为爱,才不离不弃地陪伴。不管或长或短。

轻易得到,也能轻易失去

杭州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城市。

江南水乡,烟雨朦胧,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连惆怅都优雅得赏心悦目,实在是谈情说爱的完美圣地。

可惜在杭州出差半个月,每天被山一样繁重的工作包围,只希望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让我们用就好,哪还有什么心情来游山玩水。所以在杭州的半个月哪里都没去,行程范围在客户公司与酒店间,连西湖都是坐车时远远路过。

回北京的前两天,为了犒赏我们,总监特别请大家去某个私人山庄泡温泉。

阴冷的冬天,山间露天温泉,雾气缭绕,蒙蒙细雨,原生态草棚,好似进入了世外桃源,平日的烦琐,负担,焦虑全都不见影踪。

这样忙里偷闲的享受,才叫人难忘。

泡完温泉,换衣服出来,我和同事忙着拍照,远远地听见有服务员询问是否要做马杀鸡(泰式按摩),听那声音,我愣住了。

我没想到在这里遇见她,我远亲堂姐。

当年那场盛大的奢华婚礼,让多少人艳羡。我依稀还能记得那日她的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可怎会落得如今这般狼狈?

堂姐长得特别漂亮,是我们那儿有名的美人。尤其是穿旗袍时,温婉而有韵致,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美,天下男人尤爱这般娇小可人的人物。

高考没考好,只能读个三本学校。伯伯本来不想让她继续念书,出去打几年工,然后再回来嫁人,这是我们那儿很多没有上大学的女生的人生必经之路。

可堂姐不同意,哭了好几天,看到她这副委屈模样,伯伯他们心软了,三本就三本吧,也是个大学文凭,总还是比没有强。

于是,堂姐去了离家大约四个小时车程的杭州上大学,学酒店管理。

大三的时候,学校安排暑期在上海某个五星级酒店实习。其实就是客房服务员,每日工作无非就是按照规定程序打扫房间,保证客房的清洁与整齐。

有个周末,同学因家里有急事请假,她被领班安排代同学的班,专门负责打扫总统套房。她在走廊里推着打扫的小车,转弯时没注意,一下子就撞到了那位VIP客人,四十岁离过婚的男人却对她一见钟情,然后展开猛烈追求。

没过几个月,堂姐就怀孕了。

大四还未毕业,堂姐直接休学,毕业证也不要了,挺着六个月大的肚子嫁给了这个四十岁的土豪男人。

伯伯当初是坚决不同意堂姐嫁给一个年龄都快赶得上他的男人,还离过婚,传出去多被人笑话呀。可当看到那个男人豪气十足给他们家买房又买车后,还是硬生生地将“不同意”三个字咽下去了。

这个世界,年龄绝对不会是问题,离过婚也不会是问题,钱才是问题。

亲戚们有的艳羡堂姐嫁了个有钱人;有的嫉妒觉得男人对她不过是图一时新鲜;有的人惋惜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还有的人说读书好不如嫁得好。

结婚后,堂姐定居在上海,逢年过节也很少看到她回来。听妈妈说,好像又生了个女儿,儿女双全,幸福美满。

年纪轻轻就毫不费力地轻易得到这种舒适生活,替堂姐开心的同时,我却为她感到隐隐不安,这样容易得到,也可以轻易地失去。不是吗?

后来,我开始忙着上大学,谈恋爱,毕业论文,找工作,已经无心再打探堂姐的消息。

但几年后的今天,看到还在做服务员的堂姐,我真是弄不明白了。

现在的她,不应该在豪宅里安心做少奶奶吗?每天只需化妆,购物,和其他太太们喝喝下午茶,陪老公参加饭局,带小孩出去旅游就好了,怎么会来当服务员?

同事们先走了,我一直在山庄的咖啡厅里等堂姐。

晚上九点,她才姗姗来迟,一脸疲惫。

我开门见山地问,到底怎么回事?

“一年前,我其实就离婚了。他找了个更年轻的90后女生,那女生怀孕后还来找过我,他直接通过律师发来了离婚协议书,孩子抚养权都归他。我不想离婚又能怎么办,他有权有钱,我没有工作,生活费都是他给的,连请律师的钱都没有。也不敢跟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也没脸回去。现在只能打工养活自己。”

听堂姐这么说,我甚至能想象精明强悍的小三和堂姐见面的情景。柔弱,说话声都细如蚊蚋的她又哪里会是小三的对手。

经济文化价值观都不对称的婚姻,离婚也是必然吧。

烟花灿烂一瞬,最终也必归苍凉。

我请假和堂姐一起回了老家。

伯伯伯母一边骂她一边哭,既气愤又心疼她。这么大的事,自己一个人偷偷扛着,多么心酸,那些黑暗的夜晚,又是怎么熬到天明的。

“离婚就离婚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家里还不是永远都为你敞开大门。”

曾经有段时间,看到朋友同学、与我同龄的亲戚不是事业有成,就是家庭幸福,我还每天挤早晚高峰地铁,天天加班,活得特别恐慌,恐慌自己在三十岁时依然一事无成,存款没有多少,职业前景堪忧,也许还没有男朋友。

那个时候,我要怎么办,我会不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话,我要如何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到这些就脑袋发痛,有段时间甚至还得了厌食症,什么都吃不下,两周就瘦了好几斤。朋友看到我状态如此糟糕,就过来和我住,每天陪我按时吃饭,晚上陪我聊天,才开始好转。

“只要你努力,得到的总比你想要的多。”她说。

后来,我把这句话写下来,塞进钱包中。每当我焦虑恐慌时,就拿出来读给自己听。

现在我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也不再东想西想了。

堂姐的事也让我明白,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付出后得到的一切,是不牢固的,像蒲公英,风一吹,就散了,走了。

什么都比不上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获得一切来得让人安心。

你还是你,你也不再是你

叶子回德国法兰克福,在北京转机,离下一趟航班尚有五小时的空白时间。

我在机场见到她,一条紧身黑色长裤,黑色马丁靴,上身是简单的白色T恤,外面随便套了件风衣,齐肩长发,欧美范儿十足,简约而不简单。

眼前的她,哪里会看到过去那个胆怯,自卑,内向的姑娘的影子啊。

在德国待了七年,七年时光的精心打磨与雕琢,好似一块璞玉,已脱胎换骨,浑然天成地散发着独特魅力。

据科学家研究,人体细胞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每三个月替换一次,旧的细胞会死去,新的细胞将重生。全身所有的细胞都替换一遍,所需时间为七年。也就是说,每过七年,我们从生理上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身体,也就成为另外的一个人。

你还是你,你也不再是你。

时光真是不可思议,七年一轮回,七年一次重生。

有些人,经过了那么多个七年,还是不会有任何变化,他们依旧自大,散漫,抱怨,浑浑噩噩,时光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年龄上增加的数字,仅此而已;有些人,短短七年就能焕然重生,在时光的打磨下,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让人欣赏惊叹。

前两年有部特别火的关于初恋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我和朋友排了三个小时队才买到票,电影院全都是情侣,只有我们是闺密。电影结束后,所有人都没离场,我们惋惜遗憾沈佳宜与柯景腾的错过,我们回味自己青涩的初恋,不知道她/他在电影院又是否想起了我们。

那时,我收到一条短信,来自德国,是叶子发来的。

“我刚面试完,申请了AIESEC海外带薪实习的机会。所以,下个月就将去纽约,没时间回国了,这个春节,又没办法见面了。”

我想起了刚刚影片最后弯弯漫画获奖上台领奖的场景,为这个场景搭配的台词是,所以成功的人不是特别有才华的人,而是坚持梦想到最后一刻也不会想要放弃的人。

这句话,再适合叶子不过了。

叶子的那些年,是个短发伴随且特别尴尬的那些年。

不擅长考试,学习再用功、花几倍的时间,成绩还是中等,远远够不上优秀。不会画画,唱歌,写作,跳舞,没有任何特长;长相一般,脸上青春痘没停止过生长;性格超级倔强又古怪,没人喜欢没人追,暗恋班草被同学知道后,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她,好像她是个怪物,嘲笑她没有自知之明。

所以那些年,你追我往,让人留恋回味的青涩朦胧的爱情,都与叶子完全没关系。

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叶子,就像每个班都会有沈佳宜。

因为,红花还需绿叶衬托。

但上帝不会亏欠任何人。

给你苍白贫瘠青春的同时,你是否又能发现他的用心良苦,你是否在那苍白中寻找到了另一种可能的蛛丝马迹?

那些尴尬的岁月中,叶子愈发沉默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