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1
6735900000007

第7章 稼轩词卷四(1)

满江红

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①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②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樽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③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校勘记

①题,“史帅致道”四卷本甲集作“史致道留守”。

②又还四卷本作“还又”。

③青溪广信书院本原作“清溪”,今依四卷本甲集改。

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①唤取、玉纤横管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③,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④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舞⑤,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⑥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⑦,归时说。

校勘记

①“但”字下四卷本甲集有“平声”二字。

②横管四卷本作“横笛”。

③凉世界四卷本作“浮世界”。

④孤令四卷本作“孤冷”。

⑤长袖舞四卷本作“长袖起”。

⑥但愿四卷本作“若得”。

⑦总成欢王诏校刊本及《宋六十名家词》本均作“总包藏”。

中秋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澈。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蜚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弦与望,从圆缺。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暮春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织①。算年年辜负②,对他寒食。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早已③非畴昔。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沉空碧。

校勘记

①如织四卷本甲集作“如積”。

②辜负四卷本作“孤负”。

③早已四卷本作“已自”。

又①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②,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③,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校勘记

①四卷本乙集有题“暮春”。

②红粉暗随流水去四卷本作“流水暗随红粉去”。

③刺桐花广信书院本原作“拆桐花”,今依四卷本乙集改。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①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②,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作“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②远近四卷本作“近远”。

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①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②貔虎噪,青溪路断鼪鼯③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④,捷书急。三万卷,龙头⑤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霄⑥,浯溪石。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及《花庵词选》均无“帅”字。

②白羽风生四卷本作“白羽风生”,今依四卷本。广信书院本“白羽”作“白虎”。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风生”均为“生风”。

③鼪鼯四卷本及《花庵词选》均作“猩鼯”。

④平冈《花庵词选》作“平岗”。

⑤龙头四卷本作“龙韬”。

⑥到云霄《花庵词选》“到”作“等”。四卷本作“到□云”。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①。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②,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笑尘劳③、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④。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⑤。楼观才成⑥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⑦、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作“江行,和杨济翁韵”。《花庵词选》作“感兴”。

②还记得、梦中行遍四卷本作“是梦里寻常行遍”。

③尘劳四卷本作“尘埃”。

④东南坼四卷本作“东南拆”。

⑤尘迹四卷本及《花庵词选》均作“陈迹”。

⑥才成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都作“才成”。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甫成”。

⑦人间广信书院本、四卷本及《花庵词选》均作“人间”,王诏校刊本、四印斋本改作“人生”。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①、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校勘记

①试把四卷本乙集作“试将”。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①陆。休感慨②,浇醹醁③。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甚当年④、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校勘记

①翻沉四卷本乙集作“番沉”。

②感慨四卷本作“感叹”。

③浇醹醁四卷本作“年华促”。

④其当年四卷本作“叹当年”。

风卷庭梧,黄叶坠、新凉如洗。一笑折、秋英同赏,弄香挼蕊。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拼一襟、寂寞泪弹秋,无人会。今古恨,沉荒垒。悲欢事,随流水。想登楼青鬓,未堪憔悴。极目烟横山数点,孤舟月淡人千里。对婵娟、从此话离愁,金樽里。

题冷泉亭①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谁信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③本吾家,今为客。

校勘记

①题广信书院本无“题”字,今从四卷本甲集标题。

②谁信四卷本作“闻道”。

③风物四卷本作“风月”。又

再用前韵

照影溪梅,怅绝代佳人①独立。便小驻②、雍容千骑,羽觞飞急。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是使君③、文度④旧知名,今方识⑤。高欲卧,云还湿。清可漱,泉长滴⑥。快晚风吹帽⑦,满怀空碧。宝马嘶归红旆动,龙团⑧试水⑨铜瓶泣。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

校勘记

①佳人四卷本甲集为“幽人”。

②便小驻四卷本甲集为“更小驻”。

③使君广信书院本作“史君”,今依四卷本改。

④文度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均同,但王诏校刊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及四印斋本都作“文雅”。

⑤今方识四卷本甲集为“方相识”。

⑥高欲卧……泉水滴四卷本作“清可漱,泉长滴。高欲卧,云还湿”。

⑦吹帽四卷本作“吹赠”。

⑧龙团四卷本甲集作“团龙”。

⑨试水四卷本甲集作“试碾”。

席间和洪景卢舍人,兼司马汉章大监①。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闻道是、一诗曾换②,千金颜色。欲说又休新意思,强啼偷笑真消息。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倾国艳,难再得。还可恨,还堪忆。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问谁家、却有燕归梁,香泥湿。

校勘记

①题中四卷本甲集无“景卢”及“大监”四字。

②曾换四卷本作“曾赐”。

送汤朝美司谏自便归金坛①

瘴雨蛮烟,十年梦、樽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活国②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当日③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作“送汤朝美自便归”。

②活国四卷本作“治国”。

③当日四卷本作“常日”。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②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无“入蜀”二字。

②庐山四卷本作“庐江”。

送信守郑舜举被召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