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1
6735900000018

第18章 稼轩词卷十

玉楼春

席上赠别上饶黄倅。,雨岩堂名。通判雨,当时民谣。吏垂头,亦渠摄郡时事①。

往年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叹语②。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席上为黄倅赋”。

②叹语四卷本作“笑语”。

效白乐天体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云何相见①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②?

校勘记

①相见四卷本丁集作“相遇”。

②圆饮满四印斋本作“引满”。又

用韵答叶仲洽①

狂歌击碎村醪盏,欲舞还怜衫袖短。心如②溪上钓矶闲,身似③道旁官堠懒。山中有酒提壶劝,好语怜君④堪鲊饭。至今有句落人间,渭水秋风⑤黄叶满。谚云:馋如鹞子,懒如堠子⑥。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作“用韵呈仲洽”。

②心如四卷本作“身如”。

③身似四卷本作“心似”。

④怜君四卷本作“多君”。

⑤秋风四卷本作“西风”。

⑥四卷本无此注。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①

君如九酝台粘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作“用韵答子似”。又

客有游山者,忘携具,而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余时以病不往①。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城南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也应竹里着行厨,已向瓮间②防吏部。

校勘记

①题中“余时以病不往”四卷本乙集作“时余有事不往”。

②瓮间四卷本作“瓮头”。

再和

人间反覆成云雨,凫雁江湖来又去。十千一斗饮中仙,一百八盘天上路。

旧时枫落①吴江句,今日锦囊无着处。看封关外水云侯,剩按山中诗酒部。

校勘记

①枫落四卷本乙集作“枫叶”。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①。

青山不解②乘云去,怕有愚公惊着汝。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着处。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为“用韵答仲洽、国兴、岩叟”。

②不解四卷本作“不会”。

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霎时迎雨障崔嵬,雨过却寻归路处。

侵天翠竹何曾度,遥见屹然星砥柱。今朝不管乱云深,来伴仙翁山下住。

瘦筇倦作登高去,却怕黄花相尔汝。岭头拭目望龙安,更在云烟遮断处。

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谢公直是爱东山,毕竟东山留不住。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三三两两谁家妇①,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校勘记

①妇四卷本丙集作“女”。

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

悠悠莫向文山去,要把襟裾牛马汝。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平生插架昌黎句,不似拾柴东野苦。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鹳鹆舞。

乐令谓卫玠:“人未尝梦捣虀餐铁杵,乘车入鼠穴。”以谓世无是事故也。

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云①有也。戏作数语以明之。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犹未②达。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伯夷饥采西山蕨,何异捣虀餐杵铁。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穿③鼠穴。

校勘记

①题中“犹云”二字四卷本丁集作“犹之”。

②犹未四卷本作“浑未”。

③穿四卷本作“人”。又

隐湖戏作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多方为渴泉寻遍①,何日成阴松种满。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频②鱼鸟倦。

校勘记

①泉寻遍四卷本丁集作“寻泉偏”。

②频频四卷本作“频烦”。

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补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肯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鹊桥仙

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①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贴②在、儿儿额上。

校勘记

①题中“席上”二字四卷本甲集作“席间”。

②长贴四卷本作“长帖”。

和范先之送佑之弟归浮梁①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送佑之归浮梁”。

寿余伯熙察院①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船②沉醉。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贺余察院生日”。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余”均误作“徐”。

②玉船四卷本作“玉尘”。

己酉山行书所见①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②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校勘记

①题中四卷本乙集无“己酉”二字。

②怪石四卷本作“孤石”。

庆岳母八十①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彩衣更着,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大家着意记新词,遇着个、十年②便唱。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为岳母庆八十”。

②十年四卷本作“十字”。又

赠鹭鸶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①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校勘记

①听君四卷本丁集作“任君”。

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西江月

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鲙,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作“渔父词”。

寿范南伯知县①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南伯去岁七月生子②。奠枕楼头③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作“为范南伯寿”。

②四卷本无此注文。

③楼头四卷本作“楼东”。

和杨民瞻赋丹桂韵①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②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赋丹桂”。

②要压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均作“再压”。

癸丑正月四日,自三山被召,经从建安,席上和陈安行舍人韵①。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情怀②,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③依去,沙堤正要④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作“正月四日和建宁陈安行舍人。时被召。”

②情怀四卷本作“时怀”。

③何须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都作“何须”,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都为“何曾”。

④正要四卷本作“只要”。

用韵和李兼济提举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三山作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只有①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九仙②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校勘记

①只有四卷本丁集作“惟有”。

②九仙四卷本作“九江”。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春晚

剩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流莺不肯入西园,去唤画梁飞燕。

木犀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与玲珑,拚却今宵无梦。

寿佑之弟,时新居落成①。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为“寿钱塘弟,正月十六日,时新居成”。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又

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

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镂玉裁冰着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尘侵,却怕灵均独醒。

悠然阁①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耸②高寒。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悭。被公诗笔尽追还,更上层楼一览③。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作“和晋臣登悠然阁”。

②旁耸四卷本作“旁倚”。

③更上层楼广信书院本原作“重上层梯”,今依四卷本改。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①。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②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作“以家事付儿曹示之”。

②百年四卷本作“一身”。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樽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朝中措

醉归寄佑之弟①

篮舆袅袅破重冈,玉笛两红妆。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诗忙。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作“崇福寺道中,归寄佑之弟。”

绿萍池沼絮飞忙,花入蜜脾香。长怪春归何处,谁知个里迷藏。残云剩雨,些儿意思,直恁思量,不是流莺①惊觉,梦中啼损红妆。

校勘记

①流莺四卷本甲集作“莺声”。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为人寿①

年年黄菊滟秋风,更有拒霜红。黄似旧时宫额,红如此日芳容。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儿辈平戎。试酿西江为寿,西江绿水无穷。又

为人寿

年年金蕊滟西风,人与菊花同。霜鬓经春重绿,仙姿不饮长红。焚香度日尽从容,笑语调儿童:一岁一杯为寿,从今更数千锺。

校勘记

①广信书院本原无题,今依四卷本乙集加,下首同。

九日小集,时杨世长将赴南宫①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而今休也②,花残人似③,人老花同。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作“九日小集,世长将赴省”。

②休也四卷本作“休矣”。

③人似广信书院本原作“一似”,今据四卷本改。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柳边飞鞋,露湿①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②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③疏星,浣沙④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校勘记

①露湿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均作“雾湿”。

②窥沙孤影四卷本甲集作“惊窥沙影”。

③明月四卷本作“淡月”。

④浣沙四印斋本作“浣纱”。

村居①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②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③莲蓬。

校勘记

①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甲集均无题,今依《花庵词选》加。

②吴音四卷本作“蛮音”。

③卧剥广信书院本原作“看剥”,今依四卷本甲集改。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又

检校山园,书所见①。

断崖修竹②,竹里藏冰玉。路转③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懒④春迟。

校勘记

①广信书院本无题,今依四卷本甲集加。

②修竹广信书院本原为“松竹”,今依四卷本改。

③路转四卷本作“路绕”。

④娇懒广信书院本作“娇嫩”,今依四卷本改。

为儿铁柱作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木犀①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着叶儿遮了。折来②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作“赋木樨词”。

②折来广信书院本原作“打来”,今依四卷本丁集改。

再赋①

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一枝枕畔开时,罗帏翠幕垂低②。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校勘记

①四卷本丙集无题。

②垂低四卷本作“低垂”。

忆吴江赏木犀①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②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③。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④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作“谢叔良惠木樨”。

②团团四卷本作“团圆”。

③水沉烟冷四卷本作“蔷薇水冷”。

④秋天四卷本作“九天”。

寿信守王道夫①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满酌金杯听劝。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寿道夫”。

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眉里阴功早见。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题上卢桥

清泉①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②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校勘记

①清泉四卷本乙集作“清溪”。

②十里四卷本作“千里”。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剪恨裁愁句好。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呈赵昌甫。时仆以病止酒,昌甫日作诗数篇。末章及之①。

云烟草树,山北山南雨。溪上行人相背去,唯有啼鸦一处。门前万斛春寒,梅花可摧残?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呈赵昌甫”作“呈昌父”。广信书院本无“日”字,今依四卷本补。

书王德由主簿扇

溪回沙浅,红杏都开遍。不知春水暖,犹傍垂杨春岸。片帆千里轻船,行人想见欹眠,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

好事近

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明日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送李复州致一席上和韵①

和泪唱《阳关》,依旧字娇声稳。回首长安何处,怕行人归晚。垂杨折尽只啼鸦,把离愁勾引。却笑远山无数,被行云低损。

校勘记

①四卷本乙集无题。

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①

彩胜斗华灯,平把②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着。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乙集作“元夕立春”。

②平把四卷本作“平地”。

和城中诸友韵

云气上林梢,毕竟非空非色。风景不随人去,到而今留得。老无情味到篇章,诗债怕人索。却笑近来林下,有许多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