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6733500000094

第94章 ɡé

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袖手旁观

“袖手旁观”形容置身于外,不参与不过问,对事情采取消极、被动、坐观成败的冷漠态度。出自唐代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唐朝时候,有一位大文学家名叫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人,贞元(唐德宗)时中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来因受到连累,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做司马(官名),最后在去柳州刺史的任上去世。

柳宗元写的文章既雅健而又雄深,发表的议论像风势般奋发而深远,是一位博学而有才能的人。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在柳宗元死后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其中有这样几句:“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善于砍木的人,弄得满头大汗,指破血流;而巧熟的大匠往往拢着双手,站在一旁观看。韩愈对柳中元的文采才华之美,颇为赏识,看到他不被重用,成为一个袖手旁观的巧匠,最终默默无闻地死去,为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说了上面那几句颇有牢骚味的话。一个有学问、有本领的人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事情呀!

隔岸观火——幸灾乐祸。

幸灾乐祸

“幸灾乐祸”是指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别人发生了灾祸,不但不援救,还将它当做是一件高兴的事。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

春秋时,晋国内乱,晋公子夷吾逃奔秦国,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又护送夷吾回国做君王,就是晋惠公。惠公在离开秦国之前曾许诺回国后送给秦国五座城作酬劳,但等到进入晋国国境,他立刻改变主意,不肯交割城池给秦国的使者,秦穆公想到他们的姻亲关系,没有派兵去强夺。后来,晋国又发生两次灾荒,秦国都及时救济。

第二年冬天,秦国也闹灾荒,就派使者到晋国请求买粮,然而晋惠公却不肯答应,还想趁此机会攻打秦国。晋国有个大夫庆郑说:“忘记人家的恩惠是无亲;人家有灾难却幸灾乐祸,是不仁;舍不得把东西给人,是不祥;激怒临国,是不义。四种美德都失掉了,又怎么能保住国家。”而惠公始终不听劝告,还以很不礼貌的态度对待秦国的使者。秦国上下群臣哗然。秦穆公便亲自率大军攻打晋国,晋国大败,惠公也被俘虏。

隔辈的仇家结姻缘——不念旧恶。

隔壁弄琵琶——曾闻不曾见。

隔壁娶媳妇——指望不上。

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况不一样。

隔肚皮估崽——难猜。

隔沟弹花——不沾弦。

隔河作揖——承情不过。

隔口袋买猫儿——瞎估计。

隔门缝看吕洞宾——小看了神仙。

隔门缝看人——把人给瞧扁啦。

隔门缝看戏——见的没有听的多。

隔年蚕作茧——无心(新)思(丝)。

隔年臭虫——瘪子皮。

隔年的大豆——皮儿红。

隔年的核桃——旧时人(仁)。

隔年的皇历——过时了。

隔年的鸡子儿——坏蛋。

隔年的韭菜——脱裤儿了。

隔年的酒——有喝头。

隔年的蘑菇——泡不开。

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了。

隔年的小树长成材——添枝加叶。

隔年的灶爷——老陈货。

隔皮猜瓜——难知好坏。

隔墙丢瓦——不知反正。

隔墙果子分外甜——别人家的好。

隔墙看美女——爱(碍)不着。

隔墙拉车——行不通。

隔墙撂帽子——不对头。

隔墙挑土——填房。

隔山打斑鸠——放枪不得鸟。

隔山打炮——瞎轰一气。

隔山纺线——长沙(纱)。

隔山估羊——难知大小。

隔山买老牛——拿不准。

隔山买羊——不知黑白。

隔天的韭菜——出了头。

隔宿猪头——冷脸。

隔靴挠痒——不着边际。

隔靴挠痒——无济于事。

隔靴挠痒——白抓。

隔靴挠痒——不解决问题。

隔夜的死鱼眼睛——红紫紫的。

隔夜豆角——一肚子气。

隔夜米汤——醒水了。

隔夜油团——见风消。

隔着玻璃接吻——挨不着。

隔着玻璃看戏法——一眼就看穿了。

隔着玻璃亲嘴——多一层。

隔着玻璃向外飞——撞得头青眼肿。

隔着长江扯媚眼——谁理睬你?

隔着窗户纸看太阳——影影绰绰。

隔着河摆手——承情不过。

隔着门缝看人——小瞧人。

隔着门缝瞧包公——小看大人。

隔着墙看相——好歹难分。

隔着筛子瞧人——看散了。

隔着云层望山头——见物(雾)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