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6733500000046

第46章 duì

对镜子鞠躬——自己恭维自己。

对镜子伸拳头——自己吓自己。

对镜子咒人——自己骂自己。

对镜作揖——自我恭维。

对门吹笛——斗气。

对面山上三座庙——妙(庙)妙妙。

对牛弹琴——白费心。

对牛弹琴——不入耳。

对着靶子射箭——有的放矢。

对着城门打哈欠——一气呵成(城)。

一挥而成

“一挥而成”形容文思敏捷,落笔很快。出自《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

南宋大臣文天祥(公元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出生在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文天祥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长得很白净,秀眉大眼,顾盼有神。儿童时期,他见到学宫里供奉着乡人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杨邦乂、胡铨的画像,并且他们的谥号都带一个“忠”字,就很羡慕。他说:“我死后,如果不能被供奉在这里,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那年,他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去赶考,中了进士,在集英殿回答皇帝的策试。当时,宋理宗(赵昀)在位已久,昏庸无能,疏于政事。文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为题,回答皇帝的策问,意在针砭时弊,规劝皇帝。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气呵成。宋理宗亲自选他为第一名。

对着大海发愁——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

面对大海、大洋叹息。比喻面对伟大的事物感到自己渺小,或面对复杂的事情无可奈何。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河伯,又名冯夷,是传说中黄河里的河神。他一直都生活在黄河里,没有去过大海,所以,他总是以为黄河就是天下最大的河流,没有哪个地方的水有黄河里的水那么多。

秋天到了,水流暴涨,无数条小河的水都往黄河里汇集。黄河里的水一直上涨,浩浩荡荡,水面也宽了许多,两岸的景物都模糊了,甚至连对岸放牧的牛马也无法分辨。

于是,河伯得意洋洋,欣然自喜。他以为天下的水都流到自己这儿来了,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于是,他趾高气扬地沿着水流的方向前进,来到了渤海。他抬头向东看去,只见浩翰的大海一望无际,一直到天边也不见尽头。河伯一下子愣住了,这大海可比他的黄河不知要大多少倍!

见此情景,他平时的得意神情消失得一干二净。他远望着渤海的海神,叹息着说:“俗语说:‘听到过上百种道理,就自以为懂得很多,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而且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识和伯夷的节义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开始我还不相信,今天我看到了大海的宽阔无边,我才相信他们的话是有道理的。要是我今天不到您这儿来,亲眼见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那真是太危险啦!我肯定要长久地被那些有见识的人耻笑了!”

河神说:“不能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也不能跟只生活在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它们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我容纳百川,比起江河来不知要大多少,但我不敢自大,因为我知道,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草原上的一棵小草,泰山上的一颗石子,十分渺小的。”

对着镜子擦眼泪——顾影自怜。

对着镜子亲嘴——自己爱自己。

对着镜子说话——自言自语。

对着镜子说漂亮——自夸。

对着镜子作戏——咋好看咋比划。

对着门联发脾气——训练(联)。

对着王八批乌龟——正对号。

对着杏树作揖——败(拜)兴(杏)。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

对中切萝卜——两半分。碓窝里舂夜叉——捣鬼。

碓窝子翻船——石沉大海。

碓窝子做帽戴——顶(担)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