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6733500000024

第24章 diàn

电灯照雪——明明白白。

电话线断了——不通。

电脑工作——神机妙算。

电梯失灵——不上不下。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电影里的夫妻——假的。

电影里面放电视——戏中有戏。

电影里面谈恋爱——假情假意。

电子计算机算帐——不用恼(脑)。

电子显微镜——明察秋毫。明察秋毫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原意比喻只能看到小处,不能看到大处。现在一般表示人很精明,对很小的事情也能察看得清清楚楚。出自春秋·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齐宣王很关心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称霸的目的的,于是就问孟子,而孟子却与他说道德统一天下的问题,齐宣王问:“那需要怎样的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百姓的生活安定了,天下才能统一。这是什么力量都抵御不了的。”

“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吗?”

“可以。”

“你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对齐宣王说:“你不忍心杀一条发抖的牛,而下令用一只羊来代替。这样的善心就足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您吝啬,而我知道您是不忍心。不过,百姓说您吝啬,您也不必奇怪,他们怎么能体会到你的真正用心是出于仁爱呢?其实从怜悯无罪被屠宰的牲畜来说,杀一头牛和杀一只羊,又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又说:“有人向大王报告说,‘我力大无比,可举起3000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能把秋天鸟兽新长的绒毛的末梢看得清清楚楚,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草。’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

“当然不能相信。”齐宣王马上回答说。

“您的好心使禽兽沾光,而不能使百姓得到实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没见到一车柴草,是没有用眼睛去看的缘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愿施恩惠的缘故。所以,您不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您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

店里的撑柜——伤(商)人。垫着被褥睡大觉——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

垫高3枕头睡大觉。比喻身心安逸,无所忧虑。出自汉·刘向《战国策·魏策》。

冯谖是春秋时齐国相国孟尝君的门下。有一次孟尝君派他到薛地去讨债,他到达薛地后,不仅不讨债,反而把借契全烧掉了,并在薛地设宴招待欠债之人,以此说明孟尝君是很好的主人,他不在乎这些钱,所以借钱给大家,主要是帮助大家能过好的生活,故没钱的人就不需还钱。这样,薛地的人民大为高兴,对孟尝君非常感激。

当齐王解除了孟尝君相国的职务后,他便前往薛地闲居,受到薛地人民热烈的欢迎。这时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三窟,只能免除一死。现在你才有一窟,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的睡觉,我再替你筑两窟。”于是他去游说梁惠王,说是若能请到孟尝君治理国事,定能国富兵强,梁惠王被说动了,便用重金去请孟尝君,请了三次,冯谖都叫他不要去,这事给齐王知道了,怕孟尝君为梁国所用,急忙用更隆重的礼节再请他做相国。冯谖又劝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先王传下的祭器,放在薛地,建立宗庙,以保证薛地的安全,当宗庙建成时,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窟已经建成,你可以‘高枕为乐’了。”

“高枕为乐”后来演化为“高枕无忧”的成语。

靛缸里打滚——脱不了白。

靛青洗澡——落得一身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