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073

第73章 狠心的父亲曾颖

遗失的背影

和所有到报社来投诉并相信报社能为他们解决困难的人一样,农民陈显富的眼睛里闪着游移的光,这使得他的整个人显得空空的,总让人感觉他的灵魂仿佛一只风筝那样在他身后不远不近地飘着。

半个月前的一天,他那原本不富裕但还算太平的家突然发生巨大变故,他和妻子在田里忙活,丢下五岁的儿子在家玩。

对于农家的孩子来说,这本是极平常的事,而且儿子从一岁到五岁,也都是这么一路玩过来的。

但就在这一天,可怕的事发生了,五岁的儿子已经开始爱看小人书了,这个爱好使陈显富夫妇兴奋快乐过,但今天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悲伤,孩子点着煤油灯在床上看书,煤油灯倒了,浇了煤油的被子眨眼之间燃起熊熊大火,和蚊帐一道将孩子包住,等火光和浓烟被田里的陈显富发现时,他那脆嫩可爱的儿子已变成为了灶膛里的山芋。

从家里到乡卫生院,平常一小时的路程陈显富只花了十八分钟,他的脸上流满泪,他的身上流满汗,他的手上沾满了他亲生儿子被火煎出来的油。

从乡卫生院转院到县医院用了一个半小时,县医院急诊室的医生们等财务部的通知用了两个小时,最后,在确切知道陈显富的老婆怀揣着的沾满谷屑和泥土的五千元人民币不是假币之后,抢救行动开始。

对于一个三度烧伤创面达百分之九十八的病人来说,五千元的医药费等于是给河马嘴里喂了一颗花生米。

钱很快用完了,医院财务人员开始催陈显富想办法,因为在此之前医院遇上类似的情况也不少,往往医完之后病人没钱给,一年下来要造成十万的损失,因而,医院加强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财务人员和医护人员没一个敢自作主张。

陈显富于是又四处借钱,当他把平生懂得的不多的几句好话和笑脸赔尽之后,他又得到了四千元,这使他的儿子的医疗又顺利地进行了一个星期。

一星期眨眼就过了,能卖的能借的办法都想绝了,有好心的医务人员告诉他,让他去找报社。于是他平生第一次踏进报社的大门。

按道理讲,报社对这类新闻是欢迎的,因为这又不是惹祸的负面报道,又可以表现出一点点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读者的同情,但无奈版面上换肾抽脊髓移植肝的求助事件太多了,因而,当陈显富的儿子那张烤鸭一样的照片发表出来时,反响平平,只有零星的几个捐赠电话,报社为了使这个事不冷场,由自己拿出五千元,用红纸封了,在病房里组织一场捐赠仪式,让陈显富的老婆对着镜头哭了半个小时……

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陈显富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招了。看着五千多元像冰块放在烤箱里从大到小最终消失,陈显富感到恐慌和绝望,在失眠了两夜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抱着儿子回家。有好心的人发现病孩失踪,又给报社打电话。这事比求助更有新闻性,于是报社派记者追踪。当记者驱车追至陈显富家里时,他们看到了一脸愁容的陈显富夫妇,却没有发现他的儿子。之后又一天,有人在城南加油站背后发现一具小孩的尸体,小孩全身烧伤,样子很恐怖。

全城电视广播和报纸又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陈显富身上。公安局开始展开调查。一场“亲情和冷漠”的讨论在社会上展开,陈显富作为恶父的典型,频繁出现在各个媒体上。

我曾经亲自参与陈显富为主角的一次谈话节目,这档节目是让主人公在节目中流泪并惹得观众流泪的为卖点的,那天陈显富显得很木讷,并没有如主持人和导播之愿流下眼泪,他只是很机械的说:“那天,抱他去赶车,所有人都说臭,不准我上,最后只得走路回家,可日头太毒,为了给孩子医病,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实在走不动了,就把孩子放在加油站的后面……”

节目制片人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说这小子说到这里还不流一滴眼泪,真是太不像话了,呆会儿给路费时,少给他五十。

【作品赏析】

他需要很多钱,来医治三度烧伤创面达百分之九十八的儿子,但是他一生只有五千元的积蓄和千辛万苦借来的四千元;他把最后的希望投向报社,等待好心人的捐助,可是只有零星的几个捐赠电话和用眼泪换来的报社为了不冷场拿出的五千元;他渴望社会多点人情味,可是医院的财务人员和医务人员没人肯伸出援助之手。诚然,他抛弃儿子的行为应该是有悖人性的,但是,他愿意这样做吗?他用尽一切办法,最后还是绝望了。他是爱得艰难,爱得无奈。

没有理由去怀疑这样的父爱到底有多真,有多沉重;没有理由去责怪这个父亲的内心,因为他比谁更有痛苦的深切。也许,在这个似乎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的社会上,不应该造就这样那样的悲凉,然而,这个世界真的太沉重了,沉重得已无法再让一点点阳光洒向人间,因为,这个世界早已冰冻。我想,天底下像那位“狠心的父亲”那样的苦人家已是太多了,只是,抛弃儿子是因为“父亲”的“狠心”,更是因为社会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