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038

第38章 小狗也有目标毕淑敏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一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本的母体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标。

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目标是终极的代名词,它悬挂在人生的沙海之中,你向着它航行,却永远不会抵达。你的快乐就在这跋涉的过程中流淌,而并非把目标攫为己有。从这个意义上说,钱不具备终极目标的资格。过一阵子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荫凉,也许是化做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有一位女子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

【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杂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哲理性,作者采用因事明理、寓理于事的写法,揭示事物内在道理,给读者以一种深刻的启示及感悟。

文章是由一对夫妇为他们的孩子养一只狗开篇的。当驯狗师问起这只狗的目标是什么时,这对夫妇很意外:“小狗会有什么目标?”然而驯狗师告诉他们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读者看到这里颇有兴趣,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这是设置了悬念。于是,这对夫妇就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一起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训练成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

作者通过这个事例来推论出: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接着,作者由此对一个人的目标进行了议论、分析。有的人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或者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

这一阵子崇尚有钱,就把挣钱当做自己的目标,过一阵子流行美丽,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这些是不明确的,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美丽是可以改变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作者还推敲了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的目标,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是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由确立一个目标开始的。

一个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作者从多方面来谈论目标,阐明了我们是人,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最后,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悟——“确立目标要趁早”来总结全文。

此文用精彩而富有哲理味的故事引起议论,故能引人入胜。

对确立目标这个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说理充分透彻,构思别致,韵味无穷。给人一种深刻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