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106

第106章 真想做个电视里的公民山海夫

看电视时产生的一个迫切的愿望。

人说老百姓生活困苦,缺少精神生活,你看那电视里成排坐的,都是享受精神生活的,都是大型或者小型的文娱晚会,一排排坐着的都不是什么首长,都是老百姓,他们那个欢乐和高兴劲儿都好像忘了自己。

我绝不会怀疑有什么人做什么导演,我真为他们高兴,羡慕他们,当个中国的老百姓真好,真放松。那都是些很热烈的场面,歌星们在台上又唱又跳,台下的老百姓都像旧时的皇帝一样享受这样的歌舞。特别是他们那种看上去发自内心的欢乐,流露在脸上的表情,真有感染力。我一向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外国人活得放松和潇洒,中国人迫于生活的压力,往往活得非常拘谨。

但我看电视里的公民也可以像外国人一样放松,我真的很羡慕做一个电视里的公民。我常常觉得咱们中国人缺少娱乐,缺少玩的内容。这是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我们工作时间长,收入低。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宽松了,还有长假和双休日,就是为了娱乐休闲和旅游的。看长假旅游已经哄闹了好几年了,可我一次也没有出去过。我也下定决心这一生怎么也要见一见黄山,可连本省的泰山也没见过,一是怕花钱,再是还贪那几十块钱的加班费,因为养家糊口,实在觉得钱是好东西。

我不是不想出去,当我节日加班回家打开电视,看到电视里一身轻松的假日旅游的公民,从心里产生羡慕,可息自己舍不得花那份钱。我想还有那些比我条件更差的,月薪三四百块钱的工人,节日恐怕就更舍不得花那个钱了,也会像我—样争取加班的机会。

我还羡慕电视里很多公民,包括那些最普通,平时没人搭理的老百姓,每逢佳节,他们立刻成了香饽饽,领导去看望,电视台去录像,—个个笑逐颜开,困难能否解决咱不说,就冲着这份温暖咱也愿意做个电视里的公民。

哪怕做个最普通的老百姓,困难有人问,你要说民工受骗受歧视,年底领不到工钱,那么我也愿意做个电视里的民工。电视里的民工,他们喜笑颜开地拿到了工钱,置办年货欢欢乐乐地回家过春节。“三农”问题令人头痛,在电视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你看那农民,不但没有被集资、提留难倒,还跳起了扇子舞,扭起了秧歌,一片欢天喜地的气象。

当然了,电视里的公民还享受到许许多多的公民的待遇,所有的服务窗口,都为咱公民服务周到,场面感人。我真想做个电视里的公民。

【作品赏析】

乍一看这个题目,我有点好笑。我们中国人喊民主制都喊了上百年,实现了人民民主专制也有好几十年了,人民早就是国家的公民了,法律上不是说了吗?

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还有谁要“想做一个公民”,还非要上“电视的公民”呢?这不是虚荣吗?可是,看完了文章后,我也想喊“真想做个电视里的公民”了。因为那才叫好啊:平常百姓有娱乐,并且是“都像旧时的皇帝一样享受这样的歌舞”;在假日里一身轻松的假日旅游:佳节有领导来看望慰问,甚至连农民都“没有被集资、提留难倒,还跳起了扇子舞”。

所以我以为,那才叫真正的公民啊!写到这里,回头想一想,心里蛮不是滋味。电视里的那样的公民才是真正的公民,我也认为自己早就是公民,身份证也领了好几年了。

可我就从来没有“电视里的公民”那样的事儿。那我算什么?有位学者说过:“自古以来,中国有顺民,也有暴民,惟没有公民。要么缩起头来做乌龟。要么像李逵那样操起板斧来杀杀杀,所以中国鲜有进步。”

现在,中国进步了,有了公民在电视里,虽然相对中国十三亿人口来说是少了点,可毕竟有了。因此,电视以外的中国人,你们先等等。虽然你们还没有充分享有公民的权利,可也被称为公民几十年了。连能写出《真想做个电视里的公民》这样文章的知识分子山海夫都说:“我一向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外国人活得放松和潇洒,中国人迫于生活压力,往往活得非常拘谨。”还承认是一个错觉,其他民工、农民、下岗工人,你们就不能承认是错觉。或者说成错觉来安慰自己?

想到这里,心里稍有安慰,我还是可以安慰自己的,虽然我知道:把真知当错觉,是一个人的最大悲哀;不再把不公当作不公,是一个社会绝对不公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