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101

第101章 选奴才与选人才治泉

元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说是有位许鲁斋先生曾命牙侩(即中间介绍人)替他雇一名仆役。那位牙侩先生左选右挑,选中了一个能说会道、又懂礼节的人。

许先生一见忙说:“不要不要,我只要一个老实的。”过了几天,牙侩又领来一个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又笨又呆的人,许先生竞痛快地录用了。办事的牙侩很不理解,问他为什么用这样的人。

这位许先生回答得很妙,他说:“骑马要骑上等马,驾牛要驾中等牛,用人就只用下等人。因为,上等马能跑得远,中等牛脾气善良。

下等人听话。倘若用个仆人比我还聪明的话,我岂不是要反过来听他的了?”

许先生是深知“刁奴欺主”的,他选用奴才,就只选大脑简单、四肢发达、只懂得跟着主人屁股后面转的人。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个笑话,是《聊斋志异》里的,说有一个年轻英俊的少爷被一个美貌的狐狸精看上了,狐狸精就嫁给了这个少爷。一天,她看到少爷给仆人的手令中有几个别字,把“花椒”写成“花菽”,“可恨”写成“可浪”,“生姜”写成“生江”。

她很伤心,就在后面写了几句:“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若此,不如为娼。”于是,不辞而别,离开了这个“纵然生得好皮囊,腹中原来草莽”的女婿。

我想这事若是那位先生来处理,一定会说,嫁丈夫只要吃穿有靠就行了,你管他学问不学问呢?

所以,在许先生一类的封建道德家看来,用人就要用俯首听命、亦步亦趋的人,娶妻就要娶三从四德,无才就是德的女人。这些,都是衡量奴才的道德标准。

在我们现今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封建主义的道德标准已受到批判,但仍要警惕封建残余作怪。

在我们任用人员、选拔干部的时候,切不可把“听话”两个字当成首要的德性,使遴选人才的干部标准上,污染上封建主义选奴才的伪道德气味。

【作品赏析】

现代的社会追求的是一种平等、开放、和谐的生活。我们要抛弃许鲁斋先生的选人标准,“骑马要骑上等马,驾牛要驾中等牛,用人就只用下等人”的思想要改变了。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重新定位我们的选人用人标准,最好是既能说会道、又懂礼节,而且老实能干的人。这是《选奴才与选人才》一文给我们的道理。

我们选用人才是要听话的,但我们要正确理解听话的真正意义。听话不是盲目执行,听话不是唯唯诺诺。笔者认为,听话是有选择地对待主人的意愿,正确的坚决执行,不正确的可以和主人提出申诉。至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这个问题就要“人才”和“主人”讨论了,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主人不是许鲁斋先生那种人,是能广开言路的主人。

丈夫怕妻子有文化,怕由此而失去丈夫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这已经是延续很久的事情了。在现在的社会里,很多人认为,只要你有能力,无论是妻子主内还是丈夫主内都是很正常的事了。既然大家都有能力,何不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庭呢。若如《选奴才与选人才》文中所说的狐狸精那样,扔下“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若此,不如为娼”的留言就远走高飞了,那样也是家庭的悲哀啊!家庭应该是丈夫和妻子双方共同付出的。不应计较谁比谁厉害,要比就和别人家庭比看谁家过得好。

从《选奴才与选人才》文中的道理还可以推及很多事情,如朋友选朋友、领导选下级、公司选工人等问题上都可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