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获取成功的资本全集
6719900000211

第211章 逆向思维的魅力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问题变得轻而易举,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听罢,笑容再次回到了老母亲的脸上。

事物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既可以由因及果,也可以由果及因,具有顺推和反推的交换作用,突破习惯思维定势的束缚,就可以获得认识上的自由。逆向思维要从结果人手,反向思考,步步深入,直到得出正确答案。

综观历史,凡是精于运用逆向思维的人,无不创造了不朽的功绩。例如,“破釜沉舟”,打仗本来要具备良好的交通工具和后勤供应,项羽却采取了逆向思考——砸锅、沉船;韩信“背水列阵”,一反作战常规,自己断掉自己的退路,士气大振,大获全胜;孔明巧设“空城计”,一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常规,以空城对敌,巧用“反弹琵琶”之计而获胜。

在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中,也都是因为运用了逆向思维这一方式,才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现在家庭中普遍使用的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都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然而,在最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可是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又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进行了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又如,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漂来的流冰。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

逆向思维最为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旧思维模式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开创更多的新局面。逆向思维有许多种具体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有利于培养个人的逆向思维习惯:

(1)反转型逆向思维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事物的相反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状态关系等方面作反向思维。

三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人在生病时,体温一般要升高,但那时并没有办法准确地测出体温上升的幅度。于是,医生就请教了当时素有盛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伽利略设计了许多方案,都失败了。

有一次,他给学生上实验课,他边操作边讲解,并向学生提问:“当水温升高时,水为什么会在容器内上升?”

“由于水热胀冷缩的缘故。”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突然,这个回答启示了伽利略,他心中一亮:“反过来,从水的体积的变化,不也就能测出温度的变化了吗?”于是,伽利略制成了世界第一支温度计。

(2)转换型逆向思维

这种方法是指在思考一个问题时,由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受阻,因而转换思考角度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的思维方法。

圆珠笔刚发明的时候,芯里面装的油较多,往往还没用完,小圆珠就被磨坏了,弄得使用者满手都是油,很狼狈。于是,圆珠笔的漏油就成了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人认为是由于钢珠的磨损造成的,因而都在考虑强化钢珠硬度、耐磨性上花费极大精力,但材料上却难以突破。因而很多人断定圆珠笔将被淘汰。就在这时候,日本一位发明家抛弃了改进圆珠材料的做法,改换思路,将笔芯变小,让它少装些油,使油在珠子还没坏之前就用完了。这样,问题解决了,圆珠笔也大行于世。

(3)利用缺点型逆向思维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想方设法扩大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方法。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

成功箴言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有利的时机随时都有可能变为不利的,不利的条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变为有利的机遇。在很多情况下,这一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改变你的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去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