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获取成功的资本全集
6719900000157

第157章 未能及时清除的错误账户

尼克·里森出生在伦敦郊区的一个贫困的水泥匠家庭,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勤勉考进了巴林银行,他是从2000个应聘者中被选中的唯一的一个人,后被委任为新加坡期货与期权交易部总经理,这是里森梦寐以求的角色。而恰恰正是巴林银行的这个决定,拉开了它走向灭亡的序幕。

幸运的里森刚刚上任不久,就赶上了商业界的一场风暴,大阪市场对期货交易员进行了严格限定,要求交易员在交易时必须缴纳比以前要高得多的保证金,而利息归大阪当局所有,与此同时,还对最低佣金做了相应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交易员将交易转移到了新加坡,使刚刚把工作步入正轨的里森的日成交量从3000次迅猛增加到2万次。随着交易量的不断增大,交易的错误自然也在所难免,有人错把“卖出”手势看成是买进;有人会在错误的价位上购进合同;有人在本该购进6月的期货时,却错误地购进了4月的期货。如果错误已经发生,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银行把该项错误转入一个专门为这些错误的归属所设置的“错误账户”中。原来巴林银行有一个叫“99905”的“错误账户”,但是不愿意添“麻烦”的巴林银行总部,却要求里森另设一个“错误账户”来记录那些比较小的错误,并由里森他们自行处理就可以了。于是,里森请他的助手开设了一个“88888”的“错误账户”。但在里森设立了“错误账户”不久,伦敦的巴林银行总部电话告诉里森,把所有的错误直接报告给总部,这样“88888”账户被弃之一旁,但它并没有在电脑里被删除,它作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而继续保留着,给日后里森玩弄大量造假的危险游戏创造了条件。

1992年7月,一个叫金·王的交易员把客户要求买进的20口日经期货合约,误以为卖出20口,为了矫正这个错误,必须买回40口合约,若按当日的收盘计算,损失达2万英镑,还得向伦敦总部报告。为了掩盖这个失误,里森决定启用那个“88888”的“错误账户”来承接40口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但情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没过几天,日经指数一路攀升至200点,使2万英镑的损失增到了6万英镑,里森对如此可能导致的后果十分清楚,只好将这一错误继续隐瞒。

无独有偶,正当里森为这一失误而深感苦恼的时候,里森的好友,也是里森认为最棒的交易员之一的乔治犯了一个最令人头痛的错误。被离婚折磨得焦头烂额的乔治,把里森示意叫他卖出的100份9月份期货,误以为是全部买进,这项业务涉及金额高达800万英镑。乔治犯了一个重大而低级的错误,为暂时回避这些问题只有求助于那个“错误账户”。

里森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了大量的跨式部位交易,把从交易中赚取的期权利金,用来抵消部分损失。那些日子他的运气的确不错,到了1993年下半年,他已将账面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然而,刚刚走出风险的里森,并没有从风险中获取教训,而是又走向了更大的风险。他争取了日经市场上一个叫小波尼弗伊的最大的客户。当时市场价格每天都有一千多点的涨幅,而清算记录的电脑却故障频繁,只有靠人工进行交易记录,一天下来,里森发现就损失了近170万美元。而倒霉的里森并没有遏止住继续亏损的势头,到了1994年7月“88888”账户的损失已经达到了5000万英镑。

面对这巨大的损失,里森却表现出一种麻木的从容,他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继续着他的冒险把戏,并渴望挽回败局引导市场。然而,上苍并没有打算助他一臂之力。

1995年1月18日,日本的那场大地震,造成东京日经指数的大幅下跌,使在这之前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的里森再受重创。但是,极端自负的里森,在大地震之后变着法儿继续大幅增仓,到了后来甚至每天以1000万英镑的巨额买进期货,交易量愈大,其损失就愈惨重。1995年2月23日,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到6万余口合约;他给巴林银行带来的损失已达到了86000万英镑,而实际上巴林银行全部的股份资金也不过47000万英镑。

自知无力回天的里森,于1995年2月17日畏罪潜逃。一个具有二百多年历史、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业绩的巴林银行,由于没有及时清除一个“错误账户”,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使自己的命运迅速终结。

成功箴言

要成就大事,就要重视细节。有时候人们的失败,不是因为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在一切条件都完备的情况下,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就在于一个不经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