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获取成功的资本全集
6719900000131

第131章 果断抓住灵感

有一个在以色列的内坦尼亚城打工的人回国之前,那家单位按照当地犹太人的风俗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那人回国后,把这株沙漠蒲公英送给了他的亲戚,那位亲戚将这株沙漠蒲公英泡在了一瓶酒里。

有一天,几位朋友听说有一瓶来自以色列的补酒,便提出要尝一尝。于是,那瓶泡着一株蒲公英的酒被拿出来了,这时,众人看到一个奇迹:泡在酒里的沙漠蒲公英竟在酒中发芽了,而且在苞芽当中绽开了一朵小花。

大伙儿将酒瓶轮流拿在手中欣赏一番,惊叹之余,每人轮流喝了一杯,赞不绝口。

泡酒的那位后来有点忐忑不安起来,事实上他并不知道沙漠蒲公英能不能泡酒,担心喝了以后会不会中毒,为了找到依据,他上网海搜,终于,他在美国版《读者文摘》的电子版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蒲公英,它们不是按季节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场雨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被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中东地区的居民常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因为把它埋在花盆里,只要浇水,它就开花。以色列人主要把它送给拥有智慧而又贫穷的人。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像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少,但是只要有蒲公英的品性,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敢地抓住,大胆地去做事,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那些喜欢大声抱怨说自己的生活中总是缺乏机会的,往往就是那些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的人。成功者,总是会用一种几乎着了魔的力量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且会为自己创造机会,把每个行动都向目标推近。这就是成功的法则——抓住每一个机遇。

其实,机遇每人都会遇到,有时,当机会来临时,其实很简单。

有两个青年一起到深圳去打工,两人是老乡,又一同应聘进了一家电脑公司。某天,一位青年买了一本杂志,在翻阅这本杂志时,无意间看到一则启示:如果哪位读者能在这本杂志上找出20个错别字,就可以招聘进杂志社编辑部当编辑。

于是,这个青年马上行动起来,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本杂志上的错别字找了出来,然后,寄给了这家杂志社。

他的行为遭到了他同乡的嘲笑:“算了,别瞎忙乎了,你以为管用么,人家说不定只是说说而已。”

两个月后,这个青年进了那家杂志社,并且成了一名真正的编辑。他在工作中得到不少锻炼和提高,两年后,他的户口调进了深圳市。而另一位呢,没有混出什么名堂来,回了老家。

机遇就这么简单,只要它来临时你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它就属于你。很多时候,机会其实就在你身边,可是,你到底错过了什么?很多人都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过头,可是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没有掉在你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么就产在巴拉旺而没有在你经常游泳的海湾?拿破仑就碰得上约瑟芬,而高大英俊的你总没有人垂青?你到底错过了什么?

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观光游览的游客总是要去华盛顿纪念碑看看,因此,纪念碑下总是游人如云。这时,导游会告诉游客:“排队等电梯上纪念碑顶需要等两个小时,如果你愿意爬楼梯,那么一秒钟也不要等。”

“一秒钟也不要等。”所以,聪明睿智的人在走上漫长的楼梯时,他们深知,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一种攀援的状态。

就逻辑来讲,机会应该会找上那些时间充裕的人,但是,事实上,机会却向那些有梦想和实施计划的人显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江西省铜鼓县的一个农民。

这个农民种着几亩薄田,过着一种单调而贫乏的生活,这对于生在偏僻乡村的每一个人来说,别无选择。

这个农民曾梦想着外面的世界,他也想出去创一番事业,于是,有一天,他卷着铺盖卷到城市去了。一段打工生涯破灭了他的梦想,他万分失意而惆怅地回到了偏僻的家乡。

清明节到了,他上山给祖先上坟。下山的时候,他在草丛中发现了一窝野鸡蛋,一数,共有12只。

12只野鸡蛋可以做一盘不错的下酒菜,也可以煮熟填饱肚子。

可是,有一个念头闪电般地掠过他的头脑,在这一闪念之中,他觉得对于他来说,这些野鸡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曾经的梦想就在这12只野鸡蛋中找到了起步的方向。

于是,他把这窝野鸡蛋带回家中进行孵化,结果,有8只破壳而出。接着,他又依靠其中的6只母鸡连续繁殖,一年下来,这些野鸡竟达到了三百多只。一位香港商人看中了这些野鸡,竟开出了2万元的高价,但他没有卖,他在欣喜万分的同时,看到了野鸡潜在的市场,他心里有底了。

于是,他从当地猎户手中大量收购各种活野鸡,对它们进行杂交配种和繁殖,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他的野鸡成了周边地区的抢手货,并且远销到香港、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利润像滚雪球似的扩大,他获利达到了一百多万元。

12只野鸡蛋创造一百多万元的财富,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在那个偏僻的山区,谁都可以拥有12只野鸡蛋,但从野鸡蛋上看到机会的人只有他一个。

捕获机会,见机而动,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失机的原因不外乎在两个环节上,一个是识机,一个是择机。一般来说,机会有两大特点:

一是鲜明的瞬时性,这就是稍纵即逝;二是倾向性,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机会不是横财,赢得储金让你瞬间致富,面临机会则意味着你必须努力。当你调整心态去确认机会,你就会了解:机会通常都需要你开发潜力。很多想成功的人总在迷茫地问:“我怎样才能成功?”“我怎样才能赚到钱?”而商海高手却轻描淡写地说:“遍地都是钱,就看你看得见,还是看不见。”

是啊,成功的机会就在你身边,就看你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告诉人们:“一种成熟的、经过训练的天赋不愁没有用武之地。”但它不能坐等别人给它创造机会。

人的大脑潜意识部分,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出现重大危机和危急情形时,我们能无意识地获得这一潜能,但在其他时候,我们似乎很难获得这一潜能。当我们在突然面临一些重大的危机或身处绝境的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内心和本能深处的某个神秘地方,会出现一种极大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我们以前从未意识到的。潜意识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特质,它相信主人告诉它的每一件事情,并且依计行事。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掘这种力量,方法非常简单,只要用简短的话命令大脑,潜意识就像一个无形的巨人,听从你的调遣。

有一位全美国顶尖的保险业务经理,他推销保险业务有一个绝招,要求所有的业务员每天早上出门工作之前,先站在镜子面前,用5分钟的时间看着自己,并且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今天你就要证明这一点,明天也是如此,一直都是如此。”经由这位业务经理的布置,他手下的每一位业务员的丈夫或妻子,在他们出门工作之前,都以这一段话向他们告别:“你是最棒的,今天你就要证明这一点。”

有一句话可以视为至理名言:掺杂了情感的思想,会构成“磁性”的力量,引出其他类似或相关的思想。

我们可以把被“磁化”了的思想比喻为一颗被植入肥沃土壤的种子,这颗种子茁壮成长,并且一再繁殖。最后的结果是,起初一颗不起眼的种子,滋长出无数颗同类的种子。

有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成功人士的心理后得出结论:“人的内心有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在严酷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的、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

威廉·詹姆斯说:“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这比丧失机遇还要糟,因为它在无形中阻断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一个很常见的事实是,当可能改变命运的灵感在世俗生活中喷发时,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将它窒息,尔后又返回到原来的生活常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在的冲动是人类潜意识通向客观世界的直达快车。

曾一度在好莱坞做事的沃尔特·皮特金办事干练,他之所以身居高位,受益于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立即行动”的习惯。在皮特金一生中,他培养了灵感并信赖它,将灵感当作最可靠的心理顾问。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向他们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他们完全被这个方案迷住了,显然,这个方案很值得考虑,不过,按照惯例他们还要从容考虑,然后讨论,决定如何去做。正当他们在琢磨这个方案的时候,突然,皮特金伸手拿起电话口述向华尔街拍的电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这封传达了皮特金的信念的电报花费了一笔不菲的费用,但很快,一笔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因为这封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这个方案很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或者说至少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一有灵感就立刻付诸了行动。

灵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灵感掌握在上帝手中,上帝是公平的。他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灵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现在,你扪心自问一下:“我有哪些天赋睡着了?”

成功箴言

在你身上的某处,潜伏着成就的种子,这些种子一旦结束冬眠,就会助你跃上你不敢妄想的高峰。当你头脑中沉睡的智慧受到某种奔流而出的琴弦一样的旋律冲击时,潜伏的种子惊蛰而醒,由于天分的引导,直逼你所向往的任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