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驱逐舰与登陆舰传奇
6710600000022

第22章 英国部族级驱逐舰

概述

英国皇家海军部族级驱逐舰是二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最著名的一级驱逐舰,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对抗其他国家的大型驱逐舰,例如日本的吹雪级。

虽然部族级比以前建造的舰队驱逐舰更大武备更强,但在实际使用时和普通驱逐舰的做法没什么两样。部族级驱逐舰自1938年开始服役,长年奋战在艰苦的第一线。在英国海军中服役的16艘部族级,战争结束时只剩下4艘。

设计与建造

1930年代中,英国海军开始发觉其舰队驱逐舰标准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正在建造或已经服役的新型驱逐舰。日本的特型(吹雪级驱逐舰)驱逐舰,意大利的航海家级,法国的空想级和美国的波特级都拥有更多更强的火炮和鱼雷,在拥有高速的同时排水量达到1750至2500吨。

1934年下半年,新型驱逐舰的设计开始摆上台面,要求拥有更强力的武装以应付水面战斗。英国海军要求新型驱逐舰执行的任务包括:“巡逻,追击,包抄,对驱逐舰中队的近距离支援,与巡洋舰共同执行侦察和护航任务。”

而根据任务制定的设计要求包括:5座双联装低仰角的120毫米炮,良好的通讯和指挥能力,36节的航速;15节航速下要有5500海里的续航力,一座轻型的鱼雷发射管,用于在低能见度和夜间进行攻击,根据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标准排水量为1850吨。

1935年11月,海军部批准了最后的设计方案:部族级驱逐舰总长112.1米,舰宽36.5英尺10.95米,吃水2.7米,标准排水量1959吨,编制舰员190人。

4座双联装27.5毫米炮分别安装在A、B、X、Y炮位,火炮为45倍径27.5毫米,装在MkXIX型炮架上,拥有一个相当好的炮盾,炮塔后部敞开。射速为12发/分,设计上可以对空射击但最高仰角只有40度。

总计备弹2400发,其中400发高炮弹,400发照明弹。原计划中的第五座120毫米炮撤销,取而代之的是一门4联装2磅“砰砰”炮,安置在X炮位甲板的前端,炮弹使用触发式引信,射速为400发/分,备弹14400发,但其较低的初速造成只有1700码的有效射程,而且容易卡弹,由于没有射击指挥仪,所以只能进行人工瞄准,在面对高速飞机作用有限,但至少这种火炮的火力密度还是令人畏惧的,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士气。

另外两座四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装设在船体中部,位于两个烟囱之间,备弹10000发。一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则装在后烟囱后面。

以往英国海军建造的驱逐舰,每一级都造一艘尺寸、排水量较大,装备不同武器的舰只作为驱逐领舰,而部族级取消了这个做法,领舰与其余舰只在尺寸、排水量和武备上无任何差别,仅在舰员编制上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部族级的设计师科尔还考虑到舰艇的外观,他认为一艘漂亮的军舰会提高舰员的自豪感,这是相当难把握的。许多人都认为部族级是二战中最漂亮英国驱逐舰。

舰桥顶部设有标准的驱逐舰型指挥控制塔,仅用作对海、陆火力指挥。同时也装有测距仪,在对海/陆攻击时,测距仪仅仅用作测距,而在对空射击时则同时担负测距和瞄准射击工作。27.5毫米主炮的俯仰、回转和装填已经动力化,指挥控制塔和鱼雷管的回转同样也是动力驱动的。

反潜装备包括了声纳;舰尾一条较短的深弹投放轨,能够容弹三颗;在X炮位甲板有两座深弹抛射器,分别布置在后桅两侧,全舰共计能够装载30颗深弹。

动力装置是三座海军型三锅筒式锅炉,分装在三个锅炉舱中。锅炉舱之后隔着一重防水隔壁的是机舱,两台帕森斯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能够为两轴螺旋桨提供44000马力,使军舰达到计划的36节最高航速,在最恶劣的海况下也能达到32.5节左右。

锅炉压力和一直以来的以往英国海军建造的驱逐舰相同,为300磅/平方英寸。燃油搭载量为520吨,提供的续航力为15节速度航行5700海里。部族级的动力装置相当可靠,能够长时间维持高速行驶,但由于锅炉蒸汽温度和压力较低,和其他国家的新型驱逐舰比起来,其功率和经济性仍然较差。

为此曾有再增加一台发动机的想法,最后考虑到会使军舰全长增加约30英尺而令排水量大幅上升而作罢。最终的设计已经尽可能地满足条约中1850吨的排水量限制。

最初计划的时候是建造7艘部族级驱逐舰,1936年3月10日,即德军开进莱茵兰非武装区后的第三天,英国海军向船厂下单建造7艘部族级,稍后又在计划中增加了9艘,并于6月份向船厂下单。

期间舰首的设计进行了更动,将原来的直线型前倾首改为飞剪型舰首,目的是减少海浪对A炮位的影响。有人提议将其中一座后主炮与4联装2磅炮对调以使2磅炮获得更好的射角,但被驳回。建造过程中重量超过了计划,实际的排水量达到1900吨以上。由于主炮的生产速度跟不上,拖长了建造的时间。

1936年6月9日,最初两艘部族级阿弗利蒂人号和哥萨克人号在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泰恩河的船厂铺下龙骨。所有16艘舰在1938年5月至1939年3月间建成。

1942至1945年间澳大利亚建成了3艘部族级,建造前根据实战的经验而改进了设计。加拿大也订购了8艘改进型部族级,其中4艘于1942至43年间在英国建成,另外4艘于1945至48年间在加拿大本土建成。

战时的改进

1940年的挪威战役中显示出部族级仅有40度仰角的主炮防空能力低下,尤其是在面对俯冲轰炸机时更严重,而轻型防空武器的缺点也全部暴露了出来:四联装12.7毫米机枪实战中非常不可靠,而射程和威力也很小;四联装两磅炮的缺点在于射程太短,而且其射速在对抗高速的单翼机时仍然不足。

根据在挪威战役和敦刻尔克获得的经验,部族级在整修时陆续将X炮位的27.5毫米双联主炮换成双联装100毫米MkXIX型火炮,这种火炮的最大仰角为80度,在远程防空方面证明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武器。

为了给轻型高炮提供更好的射界,后烟囱截短了120毫米,而原来三角桅形式的的后桅则改为一条短短的桅柱。与此同时,新型防空武备开始陆续装上部族级。

1941年开始,在舰桥两翼装上了单管20毫米奥利冈机关炮,稍后舰中部的4联装机枪也为20毫米炮取代,随着战争推移,单装的20毫米炮陆续换成了双联装。战争结束前,流行的40毫米博福斯炮也在部族级上出现了。

当有足够的雷达提供时,部族级也装上了雷达。四艘在战争中幸存的部族级于1944年将三角桅形式的前桅换为格子桅,以1945年的努比亚人为例,装备的雷达包括:装在测距仪顶部285型雷达(用于对空射击)、装在格子桅上的291型雷达(用于对空搜索)和242型雷达(用于敌我识别)。

后方的桅柱顶装上了高频测向仪天线。其他的改动包括在主炮周围加上了一圈600毫米高的护板,以及将深弹抛射器自X炮位甲板下移到上甲板,原来的位置则改为安装20毫米奥利冈机关炮。

至1942年,经过3年的艰苦作战后,各艘部族级驱逐舰在首楼末端处的舰体,即舰体受力最大的地方都出现了裂纹,各舰在进行整修的时候都对这个部位进行了补强。